杨一铎
-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英语世界中的鲁迅研究
-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人,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比肩。虽然国内对鲁迅的研究如火如荼,几乎渗透到了研究所能至的方方面面,但国内学界对国外鲁迅研究的状况仍然较为陌生。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国外,特别是英语世界中的鲁...
- 杨一铎
- 关键词:英语世界现代文学英文译本历史地位
- 历史在《一九四二》中的游离
- 2013年
- 影片《一九四二》在构成第二条情节线的几个基本的历史关节点上,冯小刚抛开史实,选择更能突出矛盾的一种叙述,对国民党政权媚俗丑化,而对日本侵略者反常描摹,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通过浓的政治色彩的渲染,迎合普通民众对于国民党的一般认识;另一方面则借日军形象挑战观众民族情感的接受底线,并以此为噱头,引发争论以达到提高票房的目的。
- 禹秀玲杨一铎
- 关键词:艺术史实票房
- “女性”的在场 “女人”的缺席——《白鹿原》女性形象解读被引量:11
- 2014年
- 父权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区分为屈从、反抗及疯狂等三类。但由于其心理及人格结构的差异,"女性"和"女人"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白鹿原》虽然涉及到了45位女性形象,却因陈忠实不能超越其文化背景、男性视角,最终造成作品在场的大都沦为屈从、依附于父权制而丧失由自然人属性决定的人格结构中的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而缺席的恰是与以心理及人格结构独立而完整为标志的"女人"的这个概念相称的人物形象。
- 杨一铎
- 关键词:女性女人女性形象父权制
- 论中国文论“科学化”的双重困境
- 2011年
- 中国学术界对西方文论的接受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后达到顶峰。“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今五花八门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数千年来建立的各种体系我们统统都拿来了。”人们服膺于西方文论的“科学性、逻辑性、体系性”,于是以各种心态对中国文论进行局部或全面的、“科学化”的改造、论证和解读。
- 余泽梅杨一铎
- 关键词:中国文论新文化运动时期后现代主义西方文论中国学术界
- 全面分众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前景展望被引量:10
- 2013年
- 近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站的发展在将来会进入一个全面分众化的时代,并将由此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杨一铎黄文
- 关键词:新媒体分众化社交媒体
- 论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及其救赎之途被引量:1
- 2011年
- 因为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文化基础,中、西文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规则、话语和意义生成方式。但同为旨在把握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探求文艺奥秘的一种途径,二者只有是否适用而无先进与落后之别。但是,五四运动截断了中国传统文论之"根",致使中国文论最终走向西方化,而西方化后中国文论也最终导致中国文论话语的丧失。为改变中国学术界"古与今文论的断裂、中与西文论的隔膜",我们主张中国文论的中国化或曰语境化,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语境化及西方化的中国现代文论的中国语境化。
- 杨一铎
-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论话语西方化语境化
- 网络舆论场下主流政治舆论网络传播的演化机制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网络舆论场的形成涉及物理与心理两种不同的时空环境,它以社会场为外因、以心理场为内因、以新媒介场为表征。心理场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促成主流政治舆论形成的内在的决定作用,而社会场则作为外因,对新媒介场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当此三"场"交汇,网络舆论场又以社会舆论场的形态,呈现为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交互与分野。但又由于党的宣传思想、执政理念和国家意识形态与传统道德、价值判断以及受众的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于是在议程设置等手段的运用以及意见领袖的推动下,主流政治舆论在网络的形成与传播最终得以完成。
- 禹秀玲杨一铎
-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网络传播
- 文学特征论:形式、文笔与诗法——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之比较
- 2010年
-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和对文学诸特征的研究,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形式的强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二者不乏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二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 杨一铎
- 关键词:形式主义中国古代文论诗法
- 从文学特征论看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之异同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及对文学诸特征的研究中,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不乏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对以往文学理论的反动和纠偏;都是通过对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艺术形式的强调和对诗歌技法的探讨,来达到对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诉求;并都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时代及文化的差异,俄国形式主义非常明确地表现出对具有科学性文学理论的追求,并同现代语言学理论关系紧密;相反,对文体划分的重视及对诗歌声律也即音乐性的强调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两大特点。
- 杨一铎
-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中国古代文论文学特征文笔诗法
- MTI翻译实践报告刍议--兼论开题报告的撰写
- 在指导MTI研究生毕业论文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专硕学位论文时仍存在以下问题:学术论文与实践报告不分、纠结是否运用理论、应用哪种语言撰写、基本框架混乱、完成字数弹性过大等。对此,我们认为要厘清关于翻译实...
- 杨一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