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菊红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糖尿
  • 18篇糖尿病
  • 7篇血管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人脐静脉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4篇高糖
  • 4篇SIRT1
  • 4篇病变
  • 3篇大血管
  • 3篇人脐静脉血管
  • 3篇肾脏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糖尿病肾脏

机构

  • 2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新疆和田地区...
  • 1篇天津第一干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杨菊红
  • 10篇冯凭
  • 7篇王楠
  • 6篇常宝成
  • 6篇王靖宇
  • 5篇单春艳
  • 3篇李冰
  • 3篇张佼佼
  • 3篇李京艳
  • 2篇张云良
  • 2篇郑妙艳
  • 2篇马莹
  • 2篇程波
  • 2篇陈莉明
  • 2篇孔岩
  • 2篇王新允
  • 2篇张浩
  • 1篇常柏
  • 1篇朱丛中
  • 1篇刘婷

传媒

  • 7篇国际内分泌代...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药房
  • 1篇The Ch...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同步检测尿液标志物建立的糖尿病肾脏病预警模型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基于尿液悬浮芯片同步检测尿液标志物建立的糖尿病肾脏病预警模型,以维生素D结合蛋白、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肾损伤分子1四种尿液生物标志物建立的糖尿病肾脏病预测模型,Y=0.14×VDBP+...
常宝成杨菊红陈莉明王靖宇高忠爱沈小芳孟铖王紫颜靳小芳解金兰孙笑月关诗琳郭振红钟菲菲张欣欣李欣然
白藜芦醇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白藜芦醇属于一种酚类植物抗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和自由基廓清剂。近期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的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分泌等有关。白藜芦醇的上述作用可能与其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有关,也可能还有其他非SIRTI依赖机制。因此,对白藜芦醇改善糖尿病作用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研究新型降糖药物开辟新的方向。
杨菊红王楠冯凭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尿病SIRT1氧化应激胰岛素敏感性
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研究和107例青年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第一部分 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粘附分子E钙粘蛋白及Ⅷ因子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MMPs及其抑制剂在肺癌转移和浸润中的相关作...
杨菊红
关键词: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钙粘蛋白
文献传递
心脏脂肪变性与肥胖相关性心脏病被引量:6
2007年
肥胖病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传统观点认为,在肥胖患者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脂代谢异常导致的心脏重构是患者易发展为冠状动脉性疾病和心力衰竭的原因。但最近研究发现,脂肪在心脏沉积可以直接损伤心脏,影响左室重建,导致扩张型心肌病。对肥胖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心肌中脂质过度沉积可导致左室肥厚和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通过基因治疗或药物干预降低心脏的脂质沉积,可以预防肥胖相关性心脏病的发生。临床研究也提示,心肌的脂质含量可以作为肥胖患者心脏病的生物指标,并且可以成为治疗的靶点。但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杨菊红冯凭
关键词:肥胖病扩张型心肌病脂毒性脂肪变性心脏
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变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岳晓丹常宝成王靖宇杨菊红常柏郑妙燕单春艳
美国糖尿病协会2020年《糖尿病诊疗指南》更新内容介绍被引量:6
2020年
2019年12月21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Diabetes Care杂志官网发布了2020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该诊疗指南自1989年第1版发布以来,历经20余次更新,已成为指导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权威临床实践指南之一.指南分为16个章节,本文将对其中部分更新内容进行介绍.1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更新点:(1)是否应将成人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称为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仍存在争论.
解金兰石珍珍杨菊红
关键词:临床实践指南糖尿病管理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疗指南
SIRT1对高糖处理内皮细胞胰岛素刺激的NO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T1对高糖处理内皮细胞胰岛素诱导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以1μmol/L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预处理24小时后,以33.3 mm...
杨菊红王楠李京艳张佼佼冯凭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高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文献传递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现状和未来20年发展趋势——2009年IDF第4版《糖尿病图集》最新数据被引量:14
2009年
2009年10月18—2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0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会议中发布了第4版《糖尿病图集》。IDF希望通过《糖尿病图集》向全球医生、科学家、卫生经济学家、政府部门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有关糖尿病流行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最新数据。IDF的《糖尿病图集》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及世界经济论坛采用作为数据来源。
杨菊红
关键词: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图集循证医学
高胰岛素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β-羟丁酸供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高胰岛素对低糖环境下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利用β-羟丁酸(BHB)供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无糖及低糖环境下,用不同浓度BHB(0、0.5、1.0、2.0、4.0、8.0 mmol/L)干预HK2细胞24 h,检测BHB对HK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在不同时间(0、6、12、24、48 h)下,检测2.0 mmol/L BHB对HK2细胞三磷酸腺苷(ATP)产生的影响。将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低糖(LG)组、BHB干预(LG+BHB)组和高胰岛素(LG+BHB+HI)组,检测HK2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抗凋亡基因Bcl2 mRNA、细胞凋亡数量、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线粒体数量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5、50 ng/ml)干预HK2细胞,检测Na+偶联单羧酸转运蛋白1(SMC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无糖环境下,与0 mmol/L BHB组相比,2.0 mmol/L BHB组HK2细胞增殖能力增加(P<0.05);在低糖环境下,与0 mmol/L BHB组相比,2.0 mmol/L BHB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2.0 mmol/L BHB干预0 h组相比,2.0 mmol/L BHB干预24 h组HK2细胞ATP产生明显增加(P<0.05)。与NC组相比,LG组HK2细胞Bax mRNA表达、细胞凋亡数量、DRP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Bcl2 mRNA表达水平、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LG组相比,LG+BHB组HK2细胞Bax mRNA、细胞凋亡数量、DRP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Bcl2 mRNA表达、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与LG+BHB组相比,LG+BHB+HI组HK2细胞Bax mRNA、细胞凋亡数量和DRP1 mRNA表达均增加(P<0.05),Bcl2 mRNA、细胞回吸收白蛋白、ATP产生、PGC1α、Mfn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5 ng/ml胰岛素干预组相比,50 ng/ml胰岛素组细胞SMCT1蛋白及mRNA表
解金兰常宝成郭振红王靖宇高忠爱钟菲菲杨菊红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Β-羟丁酸线粒体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可溶性CD36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全世界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估算有1.93亿患者未确诊为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近几年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对糖尿病早期的干预、检测以及预后的评估成为近几年热门研究方向。通常会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或HbA1c浓度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来确诊,HbA1c可在糖尿病诊断、与平均血糖的关系、与糖尿病并发症危险性的关系及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儿童(<18岁)、孕妇或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如贫血)患者并不能依赖HbA1c诊断,因此需另寻一种生物标记物。CD36作为研究最广泛的清道夫受体之一,并非普遍表达,但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类型中,包括造血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乳腺和眼睛中的特化上皮细胞、味蕾细胞、肠细胞和胰岛素反应细胞(如脂肪细胞)以及心脏和骨骼肌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肠道对脂肪吸收、脂肪组织中的脂质储存、心脏和骨骼肌的脂质利用以及糖代谢紊乱,且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率相关。血清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sCD36)作为CD36非细胞结合循环形式,能够反映组织CD36表达程度,首次在一小部分受试者中被描述为与代谢综合征相关,随后的实验表明外周血sCD36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王声翰杨菊红郑妙艳孔岩王珊珊单春艳
关键词:2型糖尿病CD36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