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建英

作品数:64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细胞
  • 36篇白血
  • 36篇白血病
  • 32篇急性
  • 17篇基因
  • 11篇髓系
  • 11篇突变
  • 11篇淋巴
  • 11篇病患
  • 10篇早幼粒细胞
  • 10篇早幼粒细胞白...
  • 10篇粒细胞
  • 10篇粒细胞白血病
  • 10篇基因突变
  • 10篇急性早幼粒
  • 10篇急性早幼粒细...
  • 10篇急性早幼粒细...
  • 9篇造血
  • 9篇淋巴细胞
  • 9篇急性髓系

机构

  • 51篇苏州大学
  • 16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淮安市淮安医...

作者

  • 64篇梁建英
  • 27篇吴德沛
  • 21篇薛永权
  • 21篇陈苏宁
  • 19篇孙爱宁
  • 17篇岑建农
  • 17篇潘金兰
  • 16篇陈子兴
  • 15篇朱明清
  • 14篇张宏
  • 14篇仇惠英
  • 14篇刘丹丹
  • 11篇傅晋翔
  • 9篇常伟荣
  • 9篇刘跃均
  • 8篇冯宇峰
  • 8篇朱子玲
  • 7篇孙兰云
  • 7篇马勤芬
  • 7篇薛梦星

传媒

  • 12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江苏医药
  • 7篇中国血液流变...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11次中国...
  • 2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第一次全国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1篇199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LT3突变,FLT3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FLT3基因长度突变(FLT3-LM)及FLT3受体在初诊AML患者中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5例初诊AML患者FLT3-LM,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分析其中68例FLT3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AML患者中FLT3-LM阳性率为15.8%;FLT3-LM+存在于AML-M1(3/18),M2(4/24),M3(2/17),M5(5/25),M6(1/4)亚型中(P>0.05);22例ALL和10例正常对照中均未检测到FLT3-LM阳性;FLT3-LM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组和伴t(15;17)核型异常患者中突变率分别为23.0%(10/52例)和16.7%(2/12例),较其他核型组突变率4.3%(1/23例)高,但无统计学差异;FLT3-LM组与非突变组在年龄,性别,诱导缓解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FLT3-LM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高,骨髓原始细胞高(P<0.05)。AML患者FLT3表达水平为(11.48%±14.87%),高于10例正常对照组水平(1.10%±0.31%)(P<0.05);FLT3表达水平在12例FLT3-LM+组为(5.86%±6.85%),低于56例非突变组(14.14%±16.25%)(P<0.05);临床资料显示,诱导治疗后缓解组的FLT3表达水平为(5.52%±2.67%),低于非缓解组FLT3表达水平(25.53%±22.60%)(P<0.05)。结论FLT3长度突变是AML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突变;突变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外周血高白细胞,骨髓高原始细胞;FLT3受体在AML患者单个核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FLT3受体高表达与低诱导缓解率有关。FLT3突变与FLT3受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白血病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
杨莉吴小津吴德沛梁建英常伟荣朱子玲冯宇锋
关键词:内部串联重复急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常见白血病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种常见白血病基因突变是否协同参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机制,探讨这些突变与APL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收集了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84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各个基因的突变情况及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表明,84例APL患者中合并突变的患者51例(60.7%),其中FLT3-ITD突变发生率最高,达到27.4%(23/84);其次,WT1突变12例,FLT3-TKD突变9例,TET2突变7例,N-RAS突变5例,ASXL1突变4例,EZH2突变2例,MLL-PTD、IDH1及CBL各突变1例;而JAK1、DNMT3、c-Kit、NPM1、IDH2、RUNX1、JAK2(V617F)等常见白血病相关基因未发现突变。结合临床资料,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较高,N-RAS突变阳性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低,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FLT3-ITD突变或N-RAS突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较无相关突变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15;17)易位(69/84)患者与附加其他染色体异常(13/84)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FLT3-ITD突变是APL患者常见的分子突变类型,其与N-RAS突变均为AP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APL中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不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尹佳孙爱宁田孝鹏田竑王蓉娴杨贞王秀丽吴德沛仇惠英潘金兰岑建农梁建英陈苏宁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NA突变分析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1997年
曹祥山梁建英张宏邹正辉虞斐
关键词:白血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检测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NPM1与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 NPM1基因与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发生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86例成人(15~73岁,中位年龄48.4岁)AML 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我单位门诊和住院初诊病例,其中正常核型 AML50例;
颜灵芝杨莉陈苏宁吴小津梁建英冯宇峰薛永权何军岑建农潘金兰吴亚芳常伟荣朱子玲吴德沛
关键词:基因突变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初诊病例异常核型突变发生
集落培养及细胞因子检测在AA与MDS-R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2002年
目的 提高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 (MDS RA)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例AA及 16例MDS RA患者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体外集落培养(CFU GM及CFU C)及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 (IL 3、IL 6、IL 2、IL 8、γ IFN及TNF α)的检测。结果 AA及MDS RA患者CFU GM及CFU C集落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AA患者CFU C集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MDS RA患者CFU GM及CFU C集簇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A与MDS RA相比较 ,CFU GM及CFU C集落和集簇数均较低。AA及MDS RA患者血浆中IL 3及IL 6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AA患者IL 2、IL 8、γ IFN、TNF α及MDS RA患者TNF 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MDS RA患者IL 2及IL 8低于AA组。结论 AA及MDS RA患者骨髓MNC的CFU GM及CFU C集落及集簇数量以及血浆中某些细胞因子含量存在差异 ,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梁建英张宏孙兰云傅晋翔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贫血集落培养细胞因子AA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13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0年来诊治的513例APL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治疗前血象、疗效及随访等临床特征和APL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实验室资料。结果APL中位发病年龄为33岁,男女比例为1.21:1。初诊中位白细胞数为4.3×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异常早幼粒细胞检出率为85.8%;免疫表型与除APL外急性髓系白血病相比较,CD117、CD34、HLA-DR、CD7、CD14及CD19的表达率低(P〈0.01)。CD2、CD33及MPO表达则高于其他急性髓系白血病组(P〈0.01)。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显示t(15;17)特异性染色体异常者占91.7%,其中t(15;17)标准易位占75.9%,t(15;17)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占15.8%,正常核型占7.5%,简单易位及复杂易位分别占0.4%。PML/RARα基因检出率为99.6%。AP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84.7%,DIC发生率13.4%。长期随访患者中,持续CR占75.9%,5年生存率为30.7%。CD34、CD2表达及细胞遗传学类型未缓解及CR二组无区别(P〉0.05)。未缓解组中位白细胞数高于CR组(P〈0.01)。结论MICM综合分析对APL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外周血高白细胞数患者CR率低。
梁建英吴德沛刘跃均马勤芬贡静霞朱明清薛永权陈子兴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细胞遗传学
p210BCR—ABL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双表达的髓系白血病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4年
BCR-ABL和CBFβ-MYH11两种融合基因同时表达的髓系白血病患者较少见,该种病例由Mecucci等1988年首次报道,迄今文献累计报道40余例,国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2004至2012年于我院就诊的髓系白血病患者,发现3例患者同时表达p210BCR—ABL和CBFl3-MYH11融合基因,其中1例已经报道,我们对另2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报告,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江凤王元元岑建农陈子兴梁建英刘丹丹朱明清潘金兰戴兰薛永权陈苏宁
关键词:BCR-ABL髓系白血病文献复习融合基因白血病患者
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报道新发现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分析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将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A组),与随机挑选同期发现的伴其他克隆性染色体改变的BAL(B组)和伴t(8;21)(q22;q22)的M2b(C组)病例对照,对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结果: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特点如下:①无显著男女性别差异;②发病年龄较轻;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④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为粒细胞白血病,且原始细胞显著增多;⑤免疫表型均为B淋巴系和髓系共表达的BAL,CD34表达阳性,且为高表达;⑥染色体改变除t(8;21)(q22;q22)易位外,亦常见性染色体缺失,与(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AML-M2b的特点相符;亦出现复杂染色体改变,符合BAL的特点。⑦对兼顾髓系和淋巴系的联合治疗方案反应较好,与B组的BAL类似,1例单用AML方案(MA)治疗者NR,后死亡。结论:报道新发现的一组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提示此类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克隆起源可能较早。
何广胜周玲吴德沛薛永权朱明清梁建英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马骁王秀丽
关键词:染色体缺失免疫表型分型
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酪氨酸激酶突变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TK)相关基因c—Kit、FLT3、JAK2V617F突变在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法结合碱基测序,检测58例CBF—AML患者[其中30例为伴t(8;21)异常,28例为伴inv(16)异常]初诊时c—Kit、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和FLT3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的点突变发生情况;JAK2V617F突变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随访观察各种突变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58例CBF—AML患者中19例出现c-Kit错义突变,其中包括6例8号外显子突变(mutKIT8)和13例17号外显子突变(mutKIT17)。mutKIT8在伴inv(16)患者中更多见。2例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FLT3-ITD+),7例(12.1%)患者FLT3-TKD突变阳性(FLT3-TKD+)。58例初治CBF—AML患者均未检出JAK2V617F。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突变的累计发生率达46.6%(58例中27例),仅有1例患者同时发生2种错义突变(FLT3-TKD+和mutKIT8)。和c—Kit基因野生型患者相比,mutKIT17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明显升高(分别为31岁和55岁,P=0.003)。c—Kit突变导致患者总生存(OS)率及持续完全缓解(CCa)率降低(P=0.053和P=0.048);其中存在mutKIT17的患者OS率及CCR率降低更为明显(P=0.005和P=0.013)。FLT3-TKD突变对CBF—AML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在CBF—AML中RTK突变常见,但同属一类的两种基因突变极少存在于同一患者。在CBF—AML中c—Kit基因突变发生频繁;JAK2V617F突变罕见。c—Kit突变患者,尤其是rout-KIT17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增高、易复发、预后差。
乔曼李渭阳孙爱宁陈苏宁梁建英丁子轩冯宇峰吴德沛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激酶类DNA突变分析
酪氨酸激酶突变在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分析
<正>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cyrosine kinases,TKs)相关基因c-Kit、FLT3、JAK2突变在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ore binding factor acute myeloidleu...
乔曼孙爱宁李渭阳陈苏宁梁建英丁子轩冯宇峰吴德沛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