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琴
- 作品数:46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在乳腺不可扪及肿块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B超定位引导下mammotome切除乳腺不可扪及肿物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B超高频探头,对37位女性40个临床检查触不及的乳腺肿物作术前体表定位,按定位对40个肿物行麦默通切除术。结果:40个肿物皆被准确切除,病理结果为导管内癌3例,多发性乳头状瘤3例,非典型增生10例,纤维瘤8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伴瘤样增生结节13例,正常乳腺组织3例。结论:B超引导麦默通对不可扪及阴性乳腺肿物切除准确,方便,美观,可用于乳腺体表不可扪及肿块早诊断和治疗。
- 李文仿欧琴王耕王明华
- 关键词:乳腺肿物麦默通
- 温州地方株HPV16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温州地方株HPV16 L1基因结构特点,分析其结构蛋白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于L1基因工程疫苗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HPV16型L1基因特异性引物,从宫颈癌组织标本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鉴定,PCR产物直接测序;进一步用Vector NTI 8.0和DNAStar软件分析HPV16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情况。结果:测定的序列与标准基因序列(NC 001526)比较,温州地区宫颈癌感染的HPV16型L1基因同源性为99.1%~99.8%,分别形成8种突变模式,其中3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翻译的氨基酸也相应发生变化,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与标准株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温州地方株HPV16 L1核酸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 陈俊董海艳朱珊丽欧琴张丽芳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基因多态性
- 羧肽酶A4调控三阴性乳腺癌干性及上皮-间质转换的机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羧肽酶A4(CPA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手术切除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TNBC早期患者168例,同期非TNBC共40例,同期乳腺包块切除后诊断乳腺增生组织20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BC组织中CPA4,干性相关蛋白醛脱氢酶1、NANOG,上皮-间质转换(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表达。分析168例TNBC中CPA4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敲除MDA-MB-231细胞中CPA4(siCPA4),观察对细胞克隆形成、细胞成球、侵袭及迁移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TNBC组织中CPA4表达率57.14%,明显高于非TNBC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9,P=0.025),TNBC中CPA4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50,P=0.002)。TNBC中CPA4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脉管浸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A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9.4%,CPA4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8,P=0.009)。CPA4阳性组Ki-67为84.4%,而CPA4阴性组Ki-67为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34)。168例TNBC中CPA4表达与患者ALDH1(χ^(2)=1.575,P=0.209)无关,但与NANOG(χ^(2)=4.205,P=0.040)、E-cadherin(χ^(2)=11.764,P=0.001)、Vimentin(χ^(2)=4.797,P=0.029)、EGFR(χ^(2)=4.057,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CPA4抑制TNBC克隆形成,细胞成球,迁移与侵袭,抑制ALDH-1、NANOG、vimentin表达,促进E-cadherin表达。结论CPA4在TNBC干性进展及EMT转换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CPA4可能是反应TNBC侵袭、转移表型的重要治疗靶点。
- 李映东王铁延欧琴章书铭李文仿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干性
- 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6b和11型感染情况,分析其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变化,为基因工程重组L1蛋白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6b和11型L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31份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组织标本进行PCR扩增,并各取7份阳性PCR产物直接测序,用软件分析HPV6b和11型L1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特性。结果:31份标本中,HPV6b和11型阳性率分别为35.5%和45.2%。与标准基因序列比较,HPV6b和11型L1基因分别形成5和6种突变模式,同源性分别为99.8%~99.9%和99.7%~99.9%。HPV6b型L1基因中仅1处碱基突变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异(S→P),但其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上无明显变化;HPV11型L1基因的碱基突变均为无义突变,所编码氨基酸与标准株完全一致。结论:HPV6b和11型是温州地区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型别;HPV6b和11型L1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 欧琴石朝辉朱珊丽张丽芳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L1基因
- 肿瘤相关抗原CEA的B细胞表位预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B细胞表位,为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CEA的完整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基础,采用Hopp&Woods的亲水性方案,Emini表面可及性方案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辅以CEA的二级结构及其柔性区域分析,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结果预测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CEA的N端第150 ̄160、168 ̄172、207 ̄211、332 ̄338、372 ̄377、467 ̄472、485 ̄490、507 ̄516、580 ̄584区段。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CEA的B细胞表位,可进一步用于CEA相关肿瘤治疗性表位疫苗的分子设计和研究。
- 王鹏飞欧琴朱珊丽朱冠保张丽芳
- 关键词:癌胚抗原B细胞表位
- EB病毒LMP2 B细胞表位融合蛋白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
- 目的:对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LMP2)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对其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及其在鼻咽癌(NPC)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方法:以EBV标准株(B95.8)LMP2的...
- 欧琴张丽芳朱珊丽王鹏飞陈韶钟晓芝李文姝
-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2B细胞表位预测融合蛋白免疫特征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物学科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 2019年
- 当今的社会是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基本的教学,他们需要需要的学科的专有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同样,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推进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学科素养,在解决生物问题的时候能够变得得心应手。
- 欧琴
- 关键词:学科素养生物教学
- 西多福韦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抗病毒药西多福韦(CDV)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分析CDV和阳性对照药顺铂(DDP)对HeLa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利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Giemsa染色技术,观察CDV和DDP导致HeLa细胞凋亡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CDV和DDP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结果 MTT法和细胞集落实验结果显示CDV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CDV和DDP使HeLa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并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CDV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CDV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另一策略。
- 吴五洲徐祥欧琴李蓓丁娜娜李明远杨靖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ELA细胞西多福韦细胞凋亡
- 黄芩对肺炎克雷伯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黄芩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抗菌机制,为寻找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黄芩药液,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试管法测定黄芩液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细菌生长曲线和生物膜形成情况评价黄芩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黄芩液作用后,取培养液上清进行电导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分析其对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细菌沉淀荧光法进行核酸DNA和RNA含量及SDS-PAGE蛋白谱带定量分析;提取DNA拓扑异构酶,进行相关生物学活性测定,分析其对细菌合成的影响。结果黄芩液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2±2.2)mg/ml和(64±3.6)mg/ml。不同浓度黄芩液均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长和细胞生物膜形成,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黄芩液作用24h后肺炎克雷伯菌菌体蛋白、DNA和RNA减少。黄芩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活性,且呈浓度依赖。结论黄芩可通过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抑制其生长,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和抑制细菌DNA拓扑异构酶活性,进而抑制细菌核酸和蛋白合成,发挥抑制细菌繁殖和侵袭作用。
- 殷姿欧宜文李蓓杨靖欧琴
- 关键词:黄芩肺炎克雷伯菌DNA拓扑异构酶
- 如何抓好课堂教学
- 2013年
- 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认为,搞好高中生物课的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以下策略:
- 欧琴
-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高中生物课学习动机心理基础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