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兆书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皮瓣
  • 3篇皮瓣修复
  • 3篇外科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手术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拇指
  • 2篇脑损伤
  • 2篇脊柱
  • 1篇岛状
  • 1篇岛状肌皮瓣
  • 1篇钉棒系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EGF
  • 1篇血肿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滑脱

机构

  • 13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欧阳兆书
  • 8篇林云东
  • 6篇李孝生
  • 4篇邓人富
  • 4篇黄斌
  • 3篇李永斌
  • 3篇罗忠平
  • 2篇刘清云
  • 2篇刘青云
  • 2篇李欣
  • 2篇陈家玉
  • 1篇黄文英
  • 1篇周强
  • 1篇尹晓华
  • 1篇谢艳
  • 1篇曹锡文
  • 1篇陈鹏
  • 1篇林捷
  • 1篇刘址忠
  • 1篇胡伟文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郴州医学高等...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拇短缺损的皮瓣修复31例
2009年
目的探讨拇短缺损皮瓣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拇短缺损患者采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观察成活效果。结果本组31例中3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成活率达到了96.8%。结论总之。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比较拇短缺损疗效可靠,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欧阳兆书
关键词:拇指组织缺损皮瓣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
2008年
目的探讨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4月-2007年8月对伴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一期或分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固定手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5~27个月,以Sunnybrook分级判定脊髓功能,平均提高3.7分。结论伴有结构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患者,颈髓前后方同时有压迫和椎间不稳,需进行前后路联合减压和颈椎稳定性重建。
李永斌周强林云东刘青云欧阳兆书
关键词:脊髓损伤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56例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后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56例术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致脑疝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均在80%以上。术后56例中9例死亡;3~6个月随防39例,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8例,Ⅳ级6例,Ⅴ级3例;8例失去联系。结论对脑出血出现脑疝的患者应该尽早手术挽救生命,缩短脑组织受压时间,后期采取积极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近期远期预后及生活能力。
罗忠平林云东李孝生欧阳兆书黄斌邓人富李永斌刘清云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手术
应用外展岛状肌皮瓣修复跟骨外露创面
2004年
胡伟文曹锡文欧阳兆书
52例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脊柱结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脊柱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h,平均出血850mL。全部伤口均能一期愈合,术后2周即可起床活动,180d后可见椎板或椎间植骨轮廓不清,病灶处骨缺损已基本消失。伴有神经受损者中,2例Franke1分级从B级恢复到D级,其余50例均恢复到E级。术后所有患者后凸畸形都得到矫正。结论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彻底病灶清除、植骨、坚强的内固定可使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并有利于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林云东林捷欧阳兆书刘清云李永斌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疗效
颅脑损伤后血清EGF和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88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即刻、1天、3天、7天、14天血清中EGF、CRP的含量。结果存活组:颅脑损伤后EGF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伤情越重,EGF浓度越低。CRP的变化与之正好相反,且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774,P〈0.01);死亡组:在一般死亡病例(生存时限2~14天)中,两者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反应迟滞;在特殊死亡病例(生存时限小于2天)中,两者快速升高而后急速下降直至死亡。结论EGF、CRP浓度与颅脑损伤密切相关,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另外,死亡组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暗示肝脏功能的异常是颅脑损伤后死亡的一个原因。
尹晓华陈亮欧阳兆书
关键词:颅脑损伤表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
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的构建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穿刺损伤组,每组10只。脑穿刺损伤组大鼠麻醉后,微型钻钻孔、将针刺入颅内,经顶叶皮层插入脑组织中4 mm,伤及皮层,刺入位置为中线旁开3 mm,额状缝前3 mm,留针2 min,并用X线侧位片和正位片检查刺入位置和深度后退出。正常对照组仅开颅,不致伤。Wistar大鼠脑穿刺后,消毒断头取大鼠皮层细胞原代培养,经纯化后星形细胞传代培养,取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进行GFPA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鉴定细胞形态,观察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OD值、数密度值。结果经原代及传代培养,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细胞,其特点为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胞质较丰富,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偏于胞体一侧,细胞突起较多较长,符合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FAP阳性细胞为97%,脑穿刺损伤组原代培养细胞数量增多,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密度分别为73.41±6.53和51.37±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穿刺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41±0.34和1.37±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穿刺损伤并局部注药大鼠模型可以观察穿刺损伤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为在细胞水平研究创伤性脑损伤提供了平台。
李孝生刘址忠陈鹏谢艳黄文英陈家玉林云东欧阳兆书
关键词:局部注药原代培养胶质细胞
一种脊柱创伤外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创伤外固定装置,两个安装架与连接组件连接,四个转轴与两个安装架连接,两个安装套与四个转轴连接,两个紧固机构与两个安装套连接,四个第一紧定柱与两个安装架连接,四个卡紧板与四个...
欧阳兆书彭林艳汤明唐世斌
文献传递
显微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 探讨显微技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使用显微技术治疗4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依据Simpson分级标准,16例Ⅰ级切除(32.65%),25例Ⅱ级切除(51.02%),3例Ⅲ级切除(6.12%),5例Ⅳ级切除(10.21%),无手术死亡.术后3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4年,1例复发,均无并发症.结论 使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影像学检查,提高了肿瘤全切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罗忠平林云东黄斌欧阳兆书邓人富李孝生
关键词:脑膜瘤外科学脑膜肿瘤外科学显微外科手术上矢状窦外科学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与防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方法及防治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均行CT扫描和影像学检查复查头颅进行早期诊断,对29例梗死灶直径5mm^4cm的患者行保守治疗,20例梗死灶直径4~6cm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出院6个月后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结果较好,两种疗法患者的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确诊后应依据诊断的脑梗死情况选取合适的治疗手段。
罗忠平林云东黄斌邓人富李孝生欧阳兆书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