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莉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MAPK激酶表达与活性研究
- 王效民闫峰潘超黄小进马全明殷莉波
- 肝癌是世界范围高发恶性肿瘤,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化疗是重要方法之一,但效果较差。多药耐药(MDR)细胞的存在是肝癌化疗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较满意地解决肝癌细胞MDR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该课题组首次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化疗药物
- TLR4的表达与急性胆道梗阻时内毒素致小鼠肝脏损伤的关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梗阻时内毒素损伤小鼠肝脏的机制及其与TLR4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C57BL/10J(WT)小鼠4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n=21)、内毒素处理组1(LPS1组,n=21),C57BL/10ScnJ(TLR4-/-)小鼠21只,为内毒素处理组2(LPS2组)。3组均行胆总管结扎术,LPS1、LPS2组小鼠于胆总管内注射LPS(8ng/μL,10ng/g体重),NS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6、12、24h采集标本,RT-PCR检测肝脏组织TLR4mRNA的表达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TBIL、DBIL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的水平。病理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脏NF-κB的表达。结果 LPS1组与NS组比较肝脏组织TLR4mRNA在6h时表达已有升高,于24h达高峰,ALT、TBIL各时点均明显升高(P<0.01),TNF-α、IL-6表达亦增高(P<0.01),LPS1病理损伤程度较NS组重,免疫组化显示术后24小时NF-κB在LPS1组可见肝细胞明显的核表达。LPS2组与LPS1组比较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病理损伤减轻,24h时肝细胞NF-κB核表达较少。结论在急性胆道梗阻时LPS可以加重肝脏组织损伤和机体炎症反应,可能与TLR4的表达增高及NF-κB的表达有关。阻断LPS-TLR4信号通路可以减轻LPS引起的机体损伤。
- 李敏殷莉波刘平果赵文秀王效民尹震宇高翔
- 关键词:胆道梗阻LPSTOLL-LIKE
- 人腹膜间皮细胞的改良分离及其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腹膜间皮细胞作为腹膜的重要组分,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参与抗炎、免疫调节、腹膜纤维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获得优质、均一的腹膜间皮细胞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目的:拟建立改良的人腹膜间皮细胞消化培养法。方法:0.1%胶原酶Ⅰ消化腹部大网膜组织,去除红细胞后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观察培养液对间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多角形,汇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培养细胞的纯度达90%以上;生长良好,迅速,可传代至四五代。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见细胞表面大量的微绒毛,免疫荧光显示角蛋白、波形蛋白抗原阳性,白细胞CD45、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阴性;所有被鉴定特征均符合间皮细胞的特点。结果提示胶原酶Ⅰ消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重复性高的分离腹膜间皮细胞的方法。
- 殷莉波赵文秀尹震宇王效民
- 关键词:腹膜间皮细胞细胞培养
- 靶向逆转肝癌多药耐药
- 闫峰王效民潘超马全明殷莉波
- 肝癌是世界范围高发恶性肿瘤,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化疗是重要方法之一,但效果较差。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细胞的存在是肝癌化疗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较满意地解决肝癌细胞MDR问题已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肿瘤药物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被引量:6
- 2010年
- 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等中胚层细胞,同时也可以向其他胚层分化,证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分化潜能干细胞。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方法: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腹部皮下脂肪,0.075%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进行流式细胞、细胞周期、免疫荧光等检测,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多功能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获得形态较均一的长梭形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良好,有明显的指数生长期,体外能长期培养存活,并保持不分化状态;流式检测细胞高表达CD105、CD90,低表达CD34、CD45;多数细胞周期检测G0/G1期占80%以上。能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实验分离获得的细胞是具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为深入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打下基础。
- 殷莉波赵文秀尹震宇杨中萌张琼王效民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向肝系细胞分化被引量:1
- 2009年
- 殷莉波王效民
- 关键词:肝系细胞分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动物肝脏细胞替代治疗肝功能障碍疾病终末期
-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以往通常采用全脾脏切除治疗。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和脾脏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发现脾脏在免疫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临床需求发明了多种保脾手术,如脾脏缝合修补术、部分脾脏切除术、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脾动脉栓塞术等。
- 程宇殷莉波倪沂江周照杨建纲刘俊翁立新
- 关键词:脾破裂小儿
- 间苯三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Phlo)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Phlo组、IR+磷酸缓冲盐(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组4组,每组10只。Sham组仅分离暴露门静脉,不夹闭。另3组建立小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70%)。利用小鼠正常巨噬细胞系RAW264.7,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建立体外模型。通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水平和组织病理学评价肝脏损伤,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内IL-1β和TNF-α的m RNA水平变化,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和TNF-α的水平由ELISA检测,RAW264.7细胞内p-p65蛋白表达情况经Western blot进行测定。结果 :IR+Phlo组小鼠肝损伤情况明显低于IR组与IR+PBS组(P<0.01),肝内IL-1β和TNF-α的m RNA水平均降低(P<0.05)。体外试验证实间苯三酚与RAW264.7共培养时,可减少其分泌的IL-1β和TNF-α(P<0.05),细胞中NF-κB的活性也明显下降。结论:间苯三酚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部分是通过间苯三酚抑制巨噬细胞内NF-κB的活性实现。
- 吴建波杨建纲殷莉波倪沂江周照程宇李圆
-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间苯三酚RAW264.7NF-ΚB
- 体内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研究其在体内外向类肝样细胞转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皮下脂肪,贴壁分选去除造血细胞的方法获得较纯的干细胞.通过对形态观察、表面分子鉴定、透射电镜内部结构扫描以及成脂、成骨定向诱导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用EGF、FGF、OSM、HGF、TSA细胞因子体外诱导hADSCs向肝样细胞分化.尾静脉输注hADSCs至急性肝损伤裸鼠,观察hADSCs在裸鼠肝脏内定植、向肝样细胞分化情况,以及hADSCs对裸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分离获得的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低表达CD34、CD45,高表达CD73、CD90、CD105,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诱导细胞表现出肝样细胞形态,表达AFP、alb,并且和肝细胞一样具有吸脂性.体内诱导:移植细胞在裸鼠体内生存、分布,并且细胞表达人alb,细胞体积较裸鼠肝脏细胞大,形态不均一,与人肝脏细胞形态有差异.同时研究发现hADSCs可改善急性肝损伤裸鼠肝功能,降低转氨酶.结论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内外向肝样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具有肝细胞样生物学性状.hADSCs对裸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殷莉波赵文秀尹震宇杨中萌张琼王效民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