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成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热导率
  • 4篇纳米
  • 3篇多孔
  • 3篇多孔材料
  • 3篇孔材料
  • 3篇传热
  • 2篇对流传热
  • 2篇气凝胶
  • 2篇强化传热
  • 2篇纳米多孔
  • 2篇纳米多孔材料
  • 2篇隔热
  • 2篇隔热材料
  • 2篇场协同
  • 2篇场协同原理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电渗
  • 1篇多孔结构
  • 1篇有效热导率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作者

  • 8篇毕成
  • 7篇唐桂华
  • 2篇陶文铨
  • 2篇赵越
  • 1篇傅博
  • 1篇王斐斐
  • 1篇李俊宁
  • 1篇胡子君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纳米超级隔热材料热导率研究
毕成赵越唐桂华
主动冷却通道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毕成
关键词:主动冷却对流传热强化传热场协同原理
纳米多孔材料有效热导率数值研究
2013年
通过数值方法对多种三维有序结构多孔材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气相、固相导热过程进行耦合求解,获得了不同结构的材料的有效热导率,所获得的有效热导率在材料密度低于170 kg/m时,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建立了多孔材料吸附水蒸气的耦合传热模型,研究了水蒸气的吸附量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效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含湿率增加1%,会使其有效热导率增加,其增幅约为材料固相热导率的2%。
毕成唐桂华胡子君李俊宁
关键词:气凝胶有效热导率含湿率
微酒窝通道与圆柱面凹槽通道对流传热强化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结合对流传热场协同原理分析了微酒窝通道、圆柱面凹槽通道及低肋通道强化传热特点,研究发现酒窝与圆柱面凹槽强化传热主要原因为:1)增加近壁区流体扰动,促进酒窝或凹槽内部流体与主流之间的传热;2)酒窝与凹槽均可扩展传热面积,进而提高总传热量。与低肋通道相比,酒窝与圆柱面凹槽仅对其附近流体的流动产生影响,而对主流流体的流动影响较小,进而阻力增加较少。提出传热量单元性能参数PEC_A作为评价指标,酒窝通道综合性能参数略高于圆柱面凹槽通道,而远高于低肋通道。
毕成唐桂华陶文铨
关键词:对流传热场协同原理强化传热
纳米超级隔热材料热导率研究
<正>针对氧化物和碳化物气凝胶,重点对气凝胶复杂的多孔结构与热导率的关系展开研究,分别研究材料内部的气体导热,固体导热以及辐射传热,并结合微纳米传热理论与经典传热理论揭示纳米超级隔热材料传热机理,为超级隔热材料的热设计提...
毕成赵越唐桂华
文献传递
微尺度电渗混合强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应用统一的格子-Boltzmann模型对微尺度平板均匀通道、壁面粗糙元通道、壁面非均匀非对称电势分布以及壁面非均匀对称电势分布四类通道中电渗驱动流的外加电场分布、溶液电势分布、流场以及混合物浓度在同一框架内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表明:与平板均匀通道相比,三类强化通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电渗混合,但是由于流动阻力增加,混合时间的延长对混合强化的作用不可忽略。所研究的三类强化通道中,壁面布置粗糙元通道能够在增加混合时间较小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混合强度。
唐桂华王斐斐毕成陶文铨
关键词:微尺度电渗格子-BOLTZMANN方法
多孔材料气凝胶气固耦合传热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多孔材料气凝胶内气体与固体之间的耦合传热对其隔热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气凝胶微观结构,建立了气凝胶内气固耦合传热模型,并获得了分析解。所提出的模型与文献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耦合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已有的耦合传热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耦合传热模型具有计算简单且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
毕成唐桂华
关键词:气凝胶热导率
纳米多孔结构单晶硅热电薄膜声子热导率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降低多孔热电薄膜的热导率来提升其热电转换效率,基于离散坐标法和松弛时间近似模型求解声子Boltzmann输运方程,对单晶硅纳米多孔热电薄膜声子热导率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多孔硅薄膜厚度、孔隙率、边界镜面率和声子散射边界面积对其热导率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孔隙率、多孔薄膜厚度对薄膜各向异性导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及薄膜厚度的减小,热导率逐渐降低;当孔隙率增加到64%,且硅薄膜厚度减小到块材料硅声子平均自由程的1/10时,与块材料热导率相比,薄膜热导率至少下降两个数量级。通过分析多孔薄膜中的热流分布特性,提出了优化设计薄膜多孔结构的方法,为设计低热导率高效热电薄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毕成毕成唐桂华
关键词:热电薄膜纳米多孔材料单晶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