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惠东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梯度离心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2篇细胞培养
  • 2篇离心
  • 2篇密度梯度离心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英文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真皮
  • 1篇真皮成纤维细...
  • 1篇正常人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 1篇皮肤损伤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王惠东
  • 4篇邓辰亮
  • 3篇杨松林
  • 2篇茅广宇
  • 2篇赵喜彬
  • 2篇史毅
  • 2篇丁志
  • 2篇郑江红
  • 2篇刘庆阳
  • 1篇吴娟娟
  • 1篇张世新
  • 1篇宋楠
  • 1篇邓智明
  • 1篇葛岚

传媒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目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分离法。目的: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学实验,于2007-10/2008-03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月龄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6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与原代培养,1.073kg/L的Percoll分离液。方法:实验采用Percol分离液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结合贴壁分离筛选法来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经贴壁培养及反复换液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取第3,5,7,9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采用CD44及CD34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鉴定培养的干细胞。CD44染色呈阳性,CD34染色呈阴性,说明所提取、纯化的细胞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增殖传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均匀分布生长,形态比原代培养的细胞更均匀,细胞生长旺盛、增殖迅速,胞核明显,核仁清晰,核浆比例大,细胞形态均匀,平行排列呈螺旋状或漩涡状,传代至第5代时无明显变化。随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均表达CD44,不表达CD34。结论:在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刘庆阳史毅王惠东邓辰亮
关键词:细胞培养
NF-1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人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中NF-1(nulear factor 1)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来研究该基因在瘢痕疙瘩中发生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了3例正常皮肤标本和3例瘢痕疙瘩标本,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种组织中NF-1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正常皮肤组和瘢痕疙瘩组中NF-1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正常皮肤组中NF-1的表达量是瘢痕疙瘩组的35倍。结论:NF-1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疙瘩的发生相关,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惠东郑江红邓辰亮宋楠吴娟娟张世新丁志茅广宇葛岚赵喜彬杨松林
关键词:瘢痕疙瘩转录因子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MC)分泌过度和降解减少导致胶原等成分异常沉积所致的病理状态。黄种人和黑种人发病率较高,达4%~16%。近年来研究表明,基因的改变在创伤修复和瘢痕形成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Satish等用Affymetrix U133a基因芯片检测瘢痕疙瘩中FB,
王惠东杨松林
关键词:致病相关基因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基因芯片检测皮肤损伤病理状态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鉴定的方法。方法骨髓穿刺法抽取新西兰白兔髂骨骨髓5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MSC并进行体外扩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计数细胞数目,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E染色光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D44及CD34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鉴定培养的干细胞。结果成功建立了兔MSC体外分离及培养扩增的方法。生长动力学分析发现,传代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其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生长旺盛。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均表达CD44,不表达CD34。结论在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刘庆阳史毅王惠东邓辰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梯度离心细胞培养
AcSDKP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的影响。方法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后,给予不同浓度AcSDKP(10-7mol/L、10-8mol/L、10-9mol/L、10-10mol/L、10-11mol/L)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WST-8法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TGF-β1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其中10-10mol/LAcSDKP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10-7mol/L、10-8mol/L、10-9mol/L、10-10mol/LAcSDKP对TGF-β1mRNA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各浓度组间的抑制作用无差异;10-8mol/L、10-9mol/L、10-10mol/LAcSDKP可使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1显著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cSDKP能够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GF-β1的生成,有望成为病理性瘢痕防治的新方法。
邓智明赵喜彬郑江红邓辰亮丁志茅广宇王惠东杨松林
关键词:真皮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