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光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三聚氰胺
  • 2篇氰胺
  • 2篇疗效
  • 2篇奶粉
  • 2篇儿童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检测
  • 1篇血压
  • 1篇亚急性
  • 1篇亚急性坏死性...
  • 1篇咽峡炎
  • 1篇婴儿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6篇王晓光
  • 3篇李春
  • 3篇潘家华
  • 2篇吕勇
  • 2篇徐友和
  • 2篇李晓红
  • 2篇潘家骅
  • 2篇廖承琳
  • 1篇李倩
  • 1篇黄向阳
  • 1篇陈名武
  • 1篇何金根
  • 1篇倪陈
  • 1篇刘红军
  • 1篇潘瑞
  • 1篇袁奇
  • 1篇徐健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早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重症早期的疗效。方法将46例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表现的患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均给予巴韦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炎琥宁,10 mg/kg.d,静脉滴注,疗程5 d,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温、皮疹、精神、易惊抖动)好转恢复时间等。结果 2组患儿均临床痊愈,治疗过程中无进展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病例;治疗组较对照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精神好转、惊跳抖动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重症早期可使患儿热程缩短,皮疹消退较快,但对改善重症预后无明显正面影响。
潘瑞陈名武潘家华王晓光刘红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小儿
血糖检测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血糖检测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测定其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并分别与同期125例手足口病患儿和60例健康儿童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重症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轻症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也明显高于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监测对评估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倩潘家华何金根徐友和王晓光
关键词:血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评估小儿
成功救治出生50天婴儿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急性肾衰竭报告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儿急性肾衰竭临床救治经验。方法报告1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儿急性肾衰竭临床救治过程,包括:婴儿急性肾衰竭的内科保守治疗、腹膜透析、经膀胱肾盂输尿管置管术,多尿期经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液体疗法等。结果内科保守治疗2天疗效不佳;腹膜透析后2h血钾恢复正常,但对无尿、酸中毒、氮质血症改善不明显;经膀胱肾盂输尿管置管术后,即刻解除梗阻,尿量增多;多尿期经PICC补液,可容易调整补液速度,维持液体出入平衡。结论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儿急性肾衰h,内科保守治疗疗效不佳;腹膜透析恢复血钾效果明显;微创经膀胱肾盂输尿管置管术对解除梗阻、迅速恢复肾功能效果确切;经PICC在多尿期补液是维持液体平衡的重要措施。
廖承琳潘家骅吕勇王晓光李晓红李春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三聚氰胺婴儿
问题奶粉导致小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诊疗策略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服用问题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特点,总结筛查及治疗经验,从中获得对突发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疾病的临床治疗对策,为今后及早发现并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2008年9月14至2008年10月10日我院接诊的服用"问题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筛查的9882例的回顾性分析,对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加以总结。结果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224例,其中无症状的174例,轻症的42例,重症8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停止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无症状者和轻症病例门诊治疗,嘱多喝水,口服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重症病例入院后采用对症保守治疗,合并急性肾衰竭的纠正高血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必要时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结论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患儿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及时采取对策,预后大多良好。
廖承琳潘家骅吕勇李春王晓光徐友和倪陈李晓红
关键词:肾结石三聚氰胺小儿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后血压变化及对左室功能改进的检测及评价。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行PDA介入治疗术6例,平均年龄3.8岁,PDA肺动脉端直径〈2.0 mm1例,直径≥2.0 mm5例,均选用AGA公司Amplatzer PDA封堵器,所有患儿术前,术后24 h,1月,3月随访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包括有无残余分流、肺动脉端分支血流速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等)。结果 6例患儿PDA介入治疗后即刻血压较术前升高4例,但术后1~3 d均可恢复正常;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LVEDD、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EF、FS较术前略有下降,术后1月超声检查残余分流消失,EF、FS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PDA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但术后易导致的血压波动,产生高血压,部分患儿可能会导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超声心动图对PDA患儿术前及术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晓光潘家华徐健黄向阳袁奇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高血压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8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方法:对8例SNL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例儿童SNL临床表现均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8例中曾有4例误诊,误诊率50.0%,需与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结论: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王晓光李春
关键词: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