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下管状胃切除术和可调节胃绑带术对肥胖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管状胃切除术(LSG)和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LAGB)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肥胖患者的减肥效果以及对于伴随肥胖而产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改善情况,探讨何种方式具有优势.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知网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2012年8月17日公开发表的关于LSG和LAGB的文献,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术方式后6个月和12个月患者体重的减轻程度以及对T2DM的改善情况,通过选择计算相对危险度(95% CI)作为效应尺度指标来评估这两种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11篇关于腹腔镜下管状胃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可调节胃绑带术的比较的研究符合要求,共计1 00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LAGB,6个月的平均的促进体重减轻(EWL)(年)百分比是33.9%,12个月的EWL(年)百分比是37.8%.对于LSG,6个月的平均EWL为50.6%,而12个月的EWL则达到了51.8%.68例T2DM患者中有42例(61.8%)在经过LAGB手术后病情得到改善或治愈,80例行LSG的T2DM患者中有66例(82.5%)得到改善或治愈.结论 相对于LAGB,LSG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在改善病态肥胖和T2DM上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 王森李萍汤东陈杰孙晓芳王道荣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下腹部辅助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下腹部辅助纵切口(简称纵切口)与耻骨上辅助横切口(简称横切口)两种切口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有术后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腹部辅助切口方式分成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术后采用复查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6年5月。采用SPSS 19.0软件,术中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数据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93例患者纳入了本次研究,纵切口组42例,横切口组5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长度为(4.4±0.8)cm,纵切口长度为(4.9±0.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横切口组在24 h和72 h低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4.3%,横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耻骨上横切口在减少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下腹部纵切口,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王杰汤东王伟黄玉琴熊清泉王森王道荣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 食管空肠反π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反盯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首先游离胃,清扫淋巴结,然后行空肠侧侧吻合,再行食管空肠反盯吻合完成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空肠侧侧吻合方式、中转开腹情况、手术时间、反耵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2)术后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进食情况、吻合口通畅情况、胃肠道梗阻、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牙±s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反订吻合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术期死亡患者;5例空肠侧侧吻合借助取标本小切口在体外手工缝合完成,1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1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7±12)min,食管空肠反盯吻合时间为(37±5)min,术中出血量为(735±18)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2)枚/例。(2)术后情况:18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6±0.5)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3±0.4)d,术后恢复饮水时间为(2.5±0.5)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5±1.5)d。1例患者术后3d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行引流术和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18例患者恢复流质饮食后常规行口服水溶性造影剂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均通畅且无造影剂渗漏后出院。18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11)d。(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8例患者中
- 黄玉琴汤东王伟王森熊清泉王杰崇杨周怀成王道荣
-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2
- 2017年
- 外科手术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最为关键,胃癌根治术应遵循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两大原则。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重视手术安全性、提高生存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是胃肠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胃癌手术,手术并发症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这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难题。本文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防治策略加以探讨。
- 黄玉琴王森王道荣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安全性术后生活质量胃癌手术外科医师
- 结直肠吻合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结直肠吻合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探讨何种造口方式更具有优势。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比较回肠造口与结肠造口的研究和相关文献。通过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合并及比较两者并发症,选择计算相对危险度(95%CI)作为效应尺度指标来评估这两种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5篇随机对照研究和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计1687例患者。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回肠造口组发生造口脱垂(相对危险度0.15,95%CI:0.04~0.48,P=0.001)的风险较小,非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回肠造口组发生造口脱垂(相对危险度0.26,95%C10.10~0.67,P:0.005)和由造口回纳引起切口感染(相对危险度0.28,95%CI0.15~0.52,P〈0.0001)的风险较小。对于其他并发症如吻合口瘘、造口旁疝、由造口回纳引起的肠梗阻及造口周围皮炎等,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预防性造口方式各有利弊,相对于结肠造口而言,更支持回肠造口。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何种方式更具优势。因此,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高质量的研究需要被开展以进一步论证。
- 陈杰王道荣汤东李清国鱼海峰王森
- 关键词:回肠造口结肠造口结直肠外科META分析
-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切除术或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结果。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是否有进食后不适,术后1个月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吻合口狭窄、闭塞处再通或裂开情况),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残胃及吻合口情况,是否发生胃肠道梗阻。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牙x±s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3例胃癌患者均成功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其中18例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性切除术,5例为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2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65.9±11.6)min,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时间为(18.2±2.2)min,术中出血量为(48±6)mL。其中5例全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72.0±8.5)min,腹腔镜下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时间为(26.6±1.5)min,术中出血量为(46±4)mL。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吻合线出血,分别予缝扎止血、钛夹夹闭止血。(2)术后情况:23例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2±0.4)d,恢复饮水时间为(2.7±0.4)d,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3.5±0.4)d,下床活动时间为(2.7±0.3)d,术后住院时间为(10.6±1.4)d。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2/23),其中1例患者为切El感染,1例患者为术
- 黄玉琴王森汤东蒋学通王杰王道荣
- 关键词: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