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术后
  • 8篇细胞
  • 8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5篇胆管
  • 4篇切除
  • 4篇肝细胞
  • 4篇肝脏
  • 3篇胆红素
  • 3篇血管
  • 3篇引流
  • 3篇手术
  • 3篇细胞癌
  • 3篇消融
  • 3篇疗效
  • 3篇结石
  • 3篇红素
  • 3篇肥胖
  • 3篇肥胖症
  • 3篇腹部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解放军第30...
  • 2篇军事科学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军区
  • 1篇解放军第三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王瑞官
  • 15篇邹一平
  • 14篇李为民
  • 13篇郑方
  • 12篇刘浩润
  • 12篇李虎城
  • 6篇杜继东
  • 6篇黄辉
  • 6篇吴田田
  • 5篇黄辉
  • 3篇赵洪强
  • 3篇许长涛
  • 3篇江兆涛
  • 2篇张维
  • 2篇杨广顺
  • 2篇刘航
  • 1篇杜国盛
  • 1篇崔洪涛
  • 1篇崔洪涛
  • 1篇陈维国

传媒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15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为1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束带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25~49岁,平均(37.0±7.12)岁。束带向食管滑动1例,减重失败后患者要求取出束带1例,束带腐蚀胃壁造成胃瘘1例,束带向胃体滑动造成梗阻9例,需要妊娠3例。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0±9.23)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日晚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天可进流食,术后住院3~5 d,平均(4.0±0.8)d,术后第7天拆线。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5.0±5.18)个月。患者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结论:腹腔镜胃束带术是可逆性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可行、安全。
王瑞官李为民郑方刘浩润吴田田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病例报告
白细胞介素-37在人HepG2细胞中的表达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人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在炎症因子刺激下,HepG2细胞中IL-37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人HepG2细胞,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细胞,分别于刺激24h、48h、72h后提取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总蛋白,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细胞中IL-37-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在LPS刺激细胞72h后,运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IL-37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RT-PCR结果证明HepG2中存在IL-37-mRNA的表达,且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IL-37-mRNA表达增多,0h(无刺激)、24h、48h、72h灰度值分别为0.10±0.008、0.14±0.014、0.22±0.010、0.28±0.01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中存在IL-37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趋势与IL-37mRNA表达趋势相同,即随着刺激时间延长,HepG2中IL-37蛋白表达增多,由24h、48h、72h分别为0.54±0.16、0.87±0.04、1.51±0.18;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IL-37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结论]人HepG2细胞中存在IL-37表达,炎症因子刺激后,IL-37mRNA及IL-37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升高,趋势相同;IL-37在HepG2细胞质内和细胞核内均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
刘航李为民刘浩润赵洪强王瑞官龙婷
关键词:脂多糖
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真性脾囊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伴随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9—9异常升高的真性脾囊肿罕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治疗的3例伴随CA125、CA19—9升高的真性脾囊肿行腹腔镜开窗术治疗的资料报告如下。
郑方邹一平崔洪涛戴新李为民李虎城王瑞官刘浩润江兆涛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CA125
血清睾酮高水平对早期肝细胞癌不伴血管浸润行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
2008年
血清睾酮高水平对早期肝细胞癌(HCC)行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需要全面阐述。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血清高睾酮对早期肝细胞癌不伴血管浸润行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肿瘤复发风险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选取1995年8月至1999年3月间的42例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TNM分期Ⅰ或Ⅱ期不伴有血管浸润。测定术前血清睾酮浓度。将人组病人分为两组,
Lin MCWu CCCheng SB王瑞官邹一平
关键词:早期肝细胞癌血清睾酮男性病人远期预后血管浸润TNM分期
脾脏巨大囊肿伴肿瘤标记物升高一例报道
2010年
王瑞官李虎城邹一平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巨大囊肿上腹部胀痛脾脏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
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8例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行LAGB治疗,监测术后1、3、6、9个月体质量变化,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结果8例患者术后体质量均减轻,术后9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由术前(38.7±7.5)kg/m^2降至(30.5±4.3)kg/m^2;6、9个月血糖水平明显下降,4例降至正常;9个月3例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改为口服降糖药物,4例停用降糖药物,1例注射胰岛素但减量。结论LAGB能有效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良好。
邹一平李为民黄辉郑方李虎城杜继东刘浩润王瑞官
关键词:肥胖症2型糖尿病腹腔镜
应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 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肝胆外科腔镜中心收治的15例病态肥胖症伴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LAGB治疗,术后1、3、6、12和24个月监测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同时检测术后1、3、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术前术后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体重均明显减轻,术后12、24个月体重指数由术前的(41±7)kg/m2分别降至(31±6)、(28±5)kg/m2(t值分别为2.104、3.862,P<0.05和P<0.01);术后6、12、24个月空腹血糖水平由术前(11.2±1.4)mmol/L分别降至(7.5±1.3)、(6.2±1.4)和(5.9±1.4)mmol/L(t值分别为2.044、2.416和2.473,P<0.05),餐后2 h血糖由术前(16.58±1.67)mmol/L分别降至(10.1±2.1)、(7.7±2.6)和(7.4±2.3)mmol/L(t值分别为2.062、3.073和3.084,P<0.05);术后6、12个月糖化血清蛋白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亦明显降低;术后24个月,8例患者停用任何药物治疗.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其伴发的2型糖尿病.
邹一平江兆涛郑方黄辉李为民李虎城杜继东刘浩润王瑞官
关键词:肥胖症腹腔镜2型糖尿病
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0例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对10例LC术后胆漏病人行ERCP、ENBD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人均成功实施ERCP检查,进一步证实为胆漏。其中肝总管漏4例、右肝管漏2例、胆囊管残端漏4例。胆管内结石3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所有病人均放置鼻胆管,平均手术时间40(30~60)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天复查血尿淀粉酶无明显异常,术后第2天病人可进流食。10例全部治愈,平均愈合时间为9(7~10)d。结论 ERCP、ENBD治疗LC术后胆漏安全、有效,可作为处理术后胆漏的首选方法。
王瑞官李为民郑方刘浩润吴田田刘航吕家辉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术胆漏
核纤层蛋白B1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调控肝癌细胞生长被引量:1
2023年
核纤层蛋白B1(nuclear lamina protein B1,LMNB1)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中,通过敲低LMNB1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siRNA在肝癌细胞中敲低LMNB1,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效果,使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TRAP)检测其端粒酶活性变化。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其端粒长度变化。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其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稳定敲低LMNB1的HepG2细胞,检测其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变化,采用SA-β-gal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及对肿瘤后续的组化染色,SA-β-gal衰老染色,端粒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其对成瘤性的影响。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寻找LMNB1在临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病人生存期的关系。HepG2和Hep3B中敲低LMNB1后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和裸鼠成瘤实验证明稳定敲低LMNB1后端粒酶活性降低的同时端粒长度缩短,细胞发生衰老,此外细胞成瘤性降低,Ki-67表达降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LMNB1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且与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相关。LMNB1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其有望成为评估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指标和精准治疗的靶点。
王瑞官陈思孙志佳王诗昆王杰王杰李江波
关键词:肝癌端粒酶端粒
通过腹膜后腔镜方法来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2008年
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中,通过经腹膜后腔镜的方法来切除坏死组织以达到对病人最低程度的创伤正受到关注。然而,没有病例对照研究足以证明这种技术比开腹手术有利。该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明坏死性胰腺炎病人使用经腹膜后腔镜的方法来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和开腹手术两种方法的对比。2001年至2005年之间,84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15例使用腹腔镜通过左侧腹部小切口进入腹膜后清除坏死组织;
van Santvoot HCBesselink MGBollen TL王瑞官
关键词:坏死性胰腺炎病例对照研究腹膜后腔镜坏死组织开腹手术腹部小切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