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天津市媒介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调查研究
- 丁建清田永琴董杰李力王秀英杨东靖于凌琪
- 该研究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津市不同地理环境鼠种调查;鼠类体表螨类出血热病原分离;鼠肺荧光抗体检测;出血热病原分离及鉴定。通过几年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携带出血热病毒的媒介生物优势种群年代发生了改变;从媒介生物鼠类及该鼠体...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分离
- 天津市流行性出血热五年监测结果
- 1989年
-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EHF)首发于1970年,从1980年以来疫区逐年扩大,病例日益增多。截止1988年底全市已有16个区、县有病例报告,9年间共发生48例,死亡1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068/10万,病死率为27.1%。还对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阳性率仅为0.097%,证明本市人群抗体水平很低,存在着流行的可能,应引起高度重视。对宿主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褐家鼠是主要鼠种,占总捕获数的的40.12%,且带病毒率最高为3.56%,可以认为该鼠是我市 EHF 的主要传染源。作者建议在全市应加强灭鼠防病工作的宣传,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
- 胡国治郭全宝王秀英王丽华郝连义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 天津市1995~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疫情监测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将天津市1995~1999年的HFRS人间疫情流行病学资料复核汇总后分析,结果显示1995年以来HFRS发病呈明显上升态势,城乡结合部发病增加明显,春季3~5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0~50岁的青壮年占发病率的78.5%。5年中本市共483人发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07/10万,病死率为6.21%,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07%。
- 李力苏旭王秀英李菲张之伦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人间疫情流行病学
- 天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分型研究
- 1998年
-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天津市已流行二十余年。近年发病水平又呈急剧上升趋势,已成为本市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 孟昭英王秀英李菲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分型预防接种
- 天津市部分地区儿童急性咽结合膜热病毒病因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急性咽结合膜热(Acute Pharyngo Conjunctival Fever)是病毒引起的眼结合膜和咽炎的急性传染病,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腺病毒3、7、8和14型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我们对1987年秋在天津市部分地区小学生中流行的急性咽结合膜热进行了病原学研究,从患儿中分离鉴定出19株3型腺病毒和14株4型腺病毒,通过临床和血清学研究确定了所分离的3、4型腺病毒为本次流行的病因。
- 胡国治肖明华罗云秋张之伦王秀英王丽华张丽娜刘肇杰朱远林宋光新孙双双绒玉玲刘祖义
- 关键词:咽结合膜热病因腺病毒儿童
- 天津市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重点人群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确认天津市2005年感染(隐性或显性)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的重点人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本次选定的EHF“重点人群”包括:废品收购人员、疫点周围人群、食品加工人员和农民;并设研究人员为对照组。根据2004年疫点周围人群初步监测结果(EHF病毒IgG抗体阳性率0.72%)确定本次每类人群的样本量≥140人份(至少查出1例阳性者)。采集各类人群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血清中的EHF病毒特异性IgG抗体,通过!2检验分析。结果从546例“重点人群”中检出IgG抗体阳性14例,隐性感染率为2.56%,其中废品收购人员高达7.50%,与对照组(研究人员)隐性感染率(0.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73,P<0.05),农民、食品加工和疫点周围人群和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44,P>0.05);“重点人群”中隐性感染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废品收购人员是天津市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点人群;疫点周围人群、食品加工人员和农民属一般人群。
- 单爱兰阴杰莹吕杰王秀英李力杨东靖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隐性感染率
- 天津市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被引量:2
- 1999年
- 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方案的要求及我市的实际情况,HFRS已被列入天津市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1998年全市针对鼠间感染和人群发病情况做了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疫情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各区县基层医疗机构报告,基层防病...
- 王秀英苏旭李菲孟昭英赵淑敏张之伦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天津市首次发现实验室型出血热暴发流行的调查
- 1992年
- 由家、野鼠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天津地区曾散在发生。而由实验动物引起的EHF暴发流行尚未见报道。1989年10月~1990年7月在本市A、B、C三所科研单位的非EHF实验室,先后发生了EHF暴发流行。
- 胡国治王秀英王丽华韩才中庞作章郝连义刘祖义丛波泉
- 关键词:出血热
- 人用纯化狂犬疫苗的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动物致伤患者接种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后血清抗体阳转率 ,为狂犬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 4 80 6例动物致伤患者 ,按常规 5针法全程接种人用纯化狂犬疫苗 5支后 ,间隔 7~ 10天采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1FA)进行血清免后抗体检测。结果 :抗体阳转率为 :99.0 6 % ,男性阳转率为 :98.78% ,女性阳转率为 :99.32 %。呈女性高于男性的分布 ,(χ2 =3.77,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10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转率最高 ,达10 0 % ,4 0岁年龄组最低 ,为 98.84 %。抗体阳转率在不同性别的年龄分布与总人群的年龄分布一致 ,年龄组间的抗体阳转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10 ,p <0 .0 5。 结论 :提示人用纯化Vero狂犬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源性和较高的保护率。在较为经济的条件下 ,对狂犬病暴露的相关人群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
- 崔维琪孙淑苍杨艳丽王秀英
- 关键词:免疫血清抗体阳转率免疫接种
- 天津市媒介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调查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搞清天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在媒介生物种群中的带毒情况,为防制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2月~2004年8月对天津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媒介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研究工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鼠肺检测,阳性鼠肺用Vero-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捕集媒介动物鼠类450只,鼠种抗体总阳性率为3.55%.其中秋季阳性率为5.75%,春季阳性率为3.83%,夏季为0.98%.对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的16只鼠类采用VeroE6细胞进行了病原分离研究,分离出病毒8株,分离成功率为50%,其中从褐家鼠中分离出病毒4株,社鼠2株,小家鼠2株;从鼠体捕集到2批螨类72只,采用Vero-E6细胞培养分离出病毒1株.结论天津市目前主要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出血热疫区,可能存在多型别出血热病毒,出血热防制工作重点应放在春秋两季,同时要进一步探讨螨类与出血热的关系.
- 董杰丁建清田永琴李力王秀英杨东靖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感染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