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娟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46例。联合治疗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单纯药物组单纯给予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4、8、12周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评分逐渐降低,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12周的SCL-90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评分逐渐降低,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杨宏亮王美娟冯志强张昌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舍曲林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 2007年
- 王德林王美娟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疗效观察
- 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疗效.方法 将30 例服用利培酮或氯丙嗪治疗而导致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阿立哌唑替代治疗,比较换药前后月经及催乳素(PRL)变化情况.
- 王美娟刘博
-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29
- 1998年
-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其作用机理。以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20例对照研究,采用PANSS、ESRS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的疗效,而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利培酮甚至更优于氯氮平,且安全性相对高。
- 王美娟杨海东王欢付禹惠
- 关键词:利培酮氯氮平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
- 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3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疗效。方法将30例服用利培酮或氯丙嗪治疗而导致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阿立哌唑替代治疗,比较换药前后月经及催乳素(PRL)变化情况。结果换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后,PRL水平显著下降,月经恢复正常。结论阿立哌唑可用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高催乳素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月经恢复。
- 王美娟刘博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组按照是否有暴力史及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的评分进行区分,有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研究组,无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对照组,总共80例刚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液中的TT3、TT4(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探讨两组的MOAS分、PANSS因子分的数据并与TT3、TT4的血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61±0.38)nmol/L的数据,研究组TT3(2.21±0.25)nmol/L的数据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TT3与认知因子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TT4方面,对照组(91.05±9.93)nmol/L与研究组TT4(79.06±10.02)nmol/L相比也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研究组的TT4水平分析发现,与MOAS的言语攻击因子分也呈现相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财物攻击因子分也是呈一定的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TT3与PANSS的焦虑抑郁因子分却是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TT4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
- 杨宏亮王美娟张述杰赵路平李莉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甲状腺激素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被引量:94
- 1998年
-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Ⅳ及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3例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30.9±8.6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为4.8±1.2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及8周分别评定PANSS及CGI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及8周评定ESRS量表。结果 利培酮总有效率为74.6%,显效率为17.4%。PANSS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利培酮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利培酮较安全,常见副反应有锥外系副反应(22.5%~15.0%)及失眠(21.6%),而窦性心动过速、ALT(或AST)升高、焦虑、流涎、头昏、头痛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安全性高。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 顾牛范李华芳宋立升侯也之王秀玲刘平舒良白京生张艳萍赵靖平陈晓刚陈进张心保张磊李鸣刘连忠王铭黄雄文启琴王美娟王欢周茹英
-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3受体基因(DRD3)第一外显子第9密码子A→G单核苷酸置换多态性(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94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鉴定。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DRD3多态性分布频率、精神分裂症早发组与非早发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并与其他国家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差异,早发组与非早发组亦未发现明显差异,而该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巴西、英国人群有明显差异。结论:研究人群中未发现DRD3基因Ser9Gly多态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关联。
- 杨焕王秀珍金魁和王美娟王德林黄永进秦和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巴胺D3受体
- 垂体微腺瘤所致精神障碍1例
- 2005年
- 赵路平王美娟
-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
-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5
- 2001年
- 目的:验证圣·约翰草提取物(neurostan,路优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氟西汀对照、多中心的方法,以单相仰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轻中度抑郁发作的抑郁症患者为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路优泰组68例,予路优泰300mg,tid,氟西汀安慰剂,qd;氟西汀组67例,予氟西汀20 mg,qd,路优泰安慰剂,tid。治疗时间均为 6wk。疗效评定采用HAMD(17项)及HAMA量表。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路优泰组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为83.8%,氟西汀组的有效率为85.0%,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组常见不良反应均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路优泰组口干的发生率(17.6%)显著低于氟西汀组(35.8%)。结论:路优泰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 顾牛范李华芳舒良张鸿燕翁正马崔王美娟
- 关键词:路优泰氟西汀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