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利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估,医务人员关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14年1~7月送检中心静脉导管120例,对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样本尖端细菌培养无菌生长为93例,尖端细菌培养阳性为27例,阳性率为22.5%。结论由于ICU患者的病种及病情的特殊性,通过研究患者的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成为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高危因素,通过规范的操作和日常维护观察、集束化管理、缩短置管时间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 王俊莉王健刘书花祁晓芳申利娟王帅王玲张雪梅
-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高危因素
- 动脉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 2014年
- 晚期产后大出血( LPH)又称继发性产后大出血,即在分娩结束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晚期产后大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外科治疗并发症多,使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动脉栓塞技术发展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史欣刘书花申利娟
- 关键词: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周围血管介入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刘书花杨峰王健史欣王俊莉王芳申利娟焦清海张文忠杜菲王帅
- 课题通过对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月经恢复时间观察,进一步阐述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通过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探讨周围血管介入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院急救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自行到医院抢救,观察组为院前急救干预。结果观察组抢救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0%VS86.21%,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28%VS 68.97%,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促使其满意度显著提升,降低其死亡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
- 史华珍张海芳申利娟程志霞靳文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梗患者院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院前急救诊断为急性心梗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心梗延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猝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考虑急性心梗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可以使猝死率和心梗延展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吴楠史华珍申利娟程志霞
- 关键词:急性心梗院前阿司匹林疗效
- 一例重症肉毒毒素中毒患者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保健意识提高,肉毒毒素中毒成为现在临床罕见的病例,尤其重症病例,肉毒素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牛羊的粪便中,亦可附于蔬菜、水果谷物中,最易受污染的是火腿、腊肠等食品。在缺氧的情况下细菌可大量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人食入含毒素的食品,即可发生中毒,成人致死量0.01mg,死亡率25%~40%。该院急诊科于7月收入一例重症肉毒素中毒患者,患者病情危重凶险,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已治愈出院,在此,把重症肉毒素中毒患者护理经验和体会于同行分享。
- 王俊莉王健申利娟焦清海
- 关键词:肉毒素护理中毒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分析与预防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我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62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发生与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无相关性(P〉0.05),而患者来源科别、导管留置时间、固定方式、穿刺部位及患者年龄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外科来源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缝线固定、非锁骨下置管、年龄偏高等因素可能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依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王健焦清海王俊莉葛海江张雪梅申利娟马兰王帅王芳
-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