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丽亚
-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且全部治愈。结论:阴道的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最常用有效方法,动脉介入栓塞治疗、MTX静脉治疗和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在临床中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祁丽亚
-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
- 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曼月乐和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随机分成曼月乐组和孕激素组,分别予曼月乐和孕激素治疗。随访观察并比较刮宫组织病理检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曼月乐组总有效率91.66%显著高于孕激素组75.00%(P<0.05);曼月乐组总满意度93.75%高于孕激素组75.00(P<0.0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环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能有效抑制,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祁丽亚
- 关键词:曼月乐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
- 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对宫颈HPV感染28例
- 2013年
- 目的研究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有效方法,以阻止发展为宫颈癌。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8例宫颈HPV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中医组9例)、B组(西医组9例)与C组(中西医结合组10例)三组。结果比较三组治疗后HPV阴转情况:三组间HPV阴转率表现均差异性显著,中西医结合组HPV阴转率明显优于中医组与西医组,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三组治疗后3个月创面愈合情况。中医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55.5%,90%。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医组、西医组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宫颈HPV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祁丽亚
- 关键词:宫颈糜烂宫颈癌中西医结合宫颈HPV感染
- 补佳乐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宫腔粘连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有宫腔操作史(人流或取环),临床症状为闭经或月经量减少伴有周期性腹痛、继发不孕等均经宫腔检查证实有宫腔粘连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经宫腔粘连分解术+置入宫内节育器3个月,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3个月后,86.67%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取环后月经正常;对照组经宫腔粘连分解术+置入宫内节育器3个月后,60.00%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取环后月经正常。结论:在宫腔分离宫腔粘连后宫内放置节育器,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 袁涛王清祁丽亚
- 关键词:宫腔粘连戊酸雌二醇安宫黄体酮
- 一种防堵塞腹腔镜吸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堵塞腹腔镜吸引装置,结构与现有腹腔镜吸引装置类似,包括控制阀、连接基座和吸引管,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功能接头,控制阀前端设置连接基座,连接基座前端连接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前端设置有过滤套管,吸引管内壁设置...
- 吴晓梅祁丽亚欧阳荻妹肖肖李雯徐卫
- 文献传递
- 针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实施宫颈环切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实施宫颈环切术与实施常规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对比,进而分析探讨宫颈环切术对CI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随机抽取的60名经检查患有CIN且只进行局部切除手术,没有进行宫颈环切术的女性作为对照组;以同科室同时间段内随机选取的另60名同样患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且实施了宫颈环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病患的病例资料及对方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宫颈环切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1.31±5.60)ml、创口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6.10±4.90)天,治愈率为96.00%,复发率仅为2.00%,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7.22±6.30)ml,创口愈合时间平均为(53.60±5.10)天,治愈率为93.00%,复发率为3.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切术对治疗CIN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明显效果。
- 祁丽亚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环切术疗效
- 老年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91例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分为炎症或者正常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及宫颈癌或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比较三组就诊者的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和老年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91例老年妇女中HPV感染者共计412例(46.24%);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阴道镜检测宫颈病变患者368例,病变率为41.3%。炎症或正常组为579例,其中HPV感染者145例(25.04%),宫颈癌或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127例,感染110例(86.61%);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185例,感染140例,感染率为75.67%;三组比较,两组宫颈病变患者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宫颈鳞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感染HPV-H率为92.3%,宫颈鳞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炎症或者正常组的HPV双重与多重感染率分别为:45.40%、28.34%和12.26%,正常或炎症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结论老年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二重或多重感染的概率亦增加。
- 祁丽亚
- 关键词:宫颈病变
- 宫颈炎病原学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研究云南省育龄妇女宫颈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653例确诊宫颈炎的育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炎的发病率(24.2%)居生殖道感染首位;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检查中,单一病原体感染率为50.2%,2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率为37.4%,3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率6.9%,单一病原体单纯感染与多病原体复合感染所引起的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炎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染病原体增多,宫颈炎症程度加重,慢性宫颈炎与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相关;年龄、流产史为慢性宫颈炎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慢性宫颈炎危险增加,有流产史患者患慢性宫颈炎几率增大,文化程度为慢性宫颈炎的保护性因子,随文化程度的升高,患慢性宫颈炎几率下降。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普查和普及相关知识对宫颈炎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诊断、规范的治疗为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措施。
- 祁丽亚
- 关键词:宫颈炎病原学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