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玉蓉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茂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儿
  • 1篇单胞菌
  • 1篇对口支援
  • 1篇新生儿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杂音
  • 1篇诊疗
  • 1篇诊疗体会
  • 1篇震后
  • 1篇症状
  • 1篇支援
  • 1篇治疗小儿
  • 1篇三凹征
  • 1篇上肢
  • 1篇上肢疼痛
  • 1篇水样腹泻
  • 1篇特殊症状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机构

  • 4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大英县人民医...
  • 1篇茂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篇罗玉蓉
  • 3篇谢晓丽
  • 1篇杨灵军
  • 1篇代作林
  • 1篇向梅
  • 1篇胡长江
  • 1篇张砺
  • 1篇程默

传媒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分泌剂治疗小儿水样腹泻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抗分泌剂消旋卡多曲颗粒(杜拉宝)治疗小儿水样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秋冬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杜拉宝,对照组予思密达,两组均给予液体疗法,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治疗5d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对小儿水样腹泻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向梅谢晓丽程默罗玉蓉
关键词:水样腹泻消旋卡多曲
“5·12”震后茂县城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蛲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小型住肠线虫,国内各地感染较为普遍,以幼儿机构的儿童感染率最高。被感染者大多无特殊症状出现,易被人们忽视。为了解“5·12”震后极重灾区儿童蛲虫感染的情况以及板房区与非板房区儿童感染情况,我院利用2009年2月至8月在茂县进行震后对口支援的机会,于2009年5月至7月对城区12岁以下儿童648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胡长江杨灵军代作林罗玉蓉
关键词:城区儿童蛲虫感染特殊症状被感染者对口支援
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特点,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8月到2008年7月收治新生儿肺炎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选择培养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者做药敏及临床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率达100%,对近几年在新生儿较少用的或不用的氨基糖甙类,环丙沙星敏感率为85%~100%,而对常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不敏感,对头孢他啶敏感率>70%,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近年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有上升趋势,病死率极高,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罗玉蓉张砺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铜绿假单胞菌
不典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诊疗体会
2005年
罗玉蓉谢晓丽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体会浅表淋巴结肿大左上肢疼痛三凹征无杂音
50例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标本进行粪便培养,其中阳性50例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50例阳性病例,致病菌占52%,条件致病菌占16%,菌群失调占3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低,分别为56.00%、66.67%、63.64%,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结论:三代头孢可作为小儿细菌性肠炎首选用药,>6岁患儿,可考虑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
罗玉蓉谢晓丽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肠炎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