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肇伉

作品数:525 被引量:2,05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2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0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9篇手术
  • 216篇心脏
  • 171篇外科
  • 160篇先天性
  • 159篇动脉
  • 142篇先天性心脏
  • 137篇先天性心脏病
  • 135篇先天
  • 121篇心脏病
  • 105篇外科手术
  • 100篇小儿
  • 88篇缺损
  • 71篇肺动脉
  • 68篇心脏外科
  • 64篇术后
  • 61篇外科治疗
  • 59篇外循环
  • 59篇间隔缺损
  • 58篇体外循环
  • 54篇室间隔缺损

机构

  • 30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9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市儿童医...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25篇苏肇伉
  • 327篇丁文祥
  • 278篇徐志伟
  • 159篇刘锦纷
  • 89篇史珍英
  • 88篇郑景浩
  • 55篇朱德明
  • 54篇陈玲
  • 53篇张海波
  • 53篇祝忠群
  • 52篇徐卓明
  • 44篇张海波
  • 43篇曹鼎方
  • 35篇王顺民
  • 30篇严勤
  • 27篇陈恩
  • 25篇黄惠民
  • 24篇陈惠文
  • 20篇白凯
  • 19篇蔡及明

传媒

  • 121篇中华胸心血管...
  • 65篇中国胸心血管...
  • 46篇中华小儿外科...
  • 3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2篇上海医学
  • 2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4篇中华医学会首...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第八届华东六...
  • 9篇上海实验动物...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体外循环...
  • 5篇第七届全国小...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国外医学(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22篇2011
  • 16篇2010
  • 21篇2009
  • 22篇2008
  • 54篇2007
  • 30篇2006
  • 56篇2005
  • 37篇2004
  • 40篇2003
  • 30篇2002
  • 34篇2001
  • 12篇2000
  • 20篇1999
  • 24篇1998
  • 19篇1997
5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Nuss手术纠治小儿不对称型漏斗胸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纠治不对称型小儿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我院共施行漏斗胸Nuss手术纠治53例,其中17例为不对称型,男13例,女4例。最小年龄2岁5个月,最大14岁,平均8.9岁。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根据患儿畸形情况,设计个性化钢板形状,并对Nuss手术进行改良。结果1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失血少于15ml。1例患儿术后胸片显示少量气胸,1例患儿术后胸腔积血,1例患儿术后胸腔积液,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d。13例获得对称性纠正效果,4例术后单侧稍扁平,畸形矫正满意。结论对不对称型漏斗胸采用个性化钢板弯制技术进行Nuss手术,能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
鲁亚南刘锦纷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漏斗胸胸腔镜检查
左肺逆循环伴双向腔肺吻合术的动物模型建立
2003年
为临床提供实验手术基础,以期拓宽复杂先心的手术适应症,建立了左肺逆循环与双向腔肺吻合术相结合的动物模型,将犬左心耳与左肺动脉远心端吻合;桥接管道连接左肺动脉近心端与左肺静脉;将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实现左肺逆循环与双向腔肺吻合。6头实验犬均存活3d以上,彩超及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吻合口血流通畅,上腔静脉回流血及左肺逆行血流行进良好。结果提示,左肺逆循环伴双向腔肺吻合手术切实可行,且可进一步向全腔肺吻合术过渡;本实验为今后拓展复杂先心合并过高肺动脉压力患儿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提供了实验基础。
张海波陈会文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动物模型肺动脉高压心脏病
个体化手术应用于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治疗仍是当前心血管外科的难题,国际同行予以高度关注。我国在治疗 CCHD 的数量和质量尚与国际儿科心脏中心仍有较大的差距。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我们提出了“个...
苏肇伉徐志伟刘锦纷祝忠群
文献传递
20年来《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在胸心外科学术报道中的成绩与不足
2000年
苏肇伉
关键词:胸心外科
Taussig-Bing畸形合并大动脉侧侧位的外科治疗
2008年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一期治疗Taussig-Bing畸形合并大动脉侧侧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0年5月~2007年9月手术治疗26例(手术年龄3.1±2.2个月)Taussig-Bing畸形合并大动脉侧侧位患者,其中合并主动脉弓病变13例。25例患者采用动脉转位术(arterialswitchoperation,ASO),1例采用Kawashima手术治疗。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矫治方法主要是切除缩窄段后,将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行端端吻合,或与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果住院死亡3例(11.5%,3/26)。2005年6月以后连续手术治疗的15例Taussig-Bing畸形伴大动脉侧侧位,无住院死亡。随访21例,随访时间1~5年;患者生长发育均明显改善,心脏较术前缩小,肺血明显减少。2例患者因肺动脉瓣上狭窄而再次行手术修补。结论Taussig-Bing畸形合并大动脉侧侧位的病理解剖比较复杂,必须根据不同的解剖条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降低手术死亡率。
王顺民徐志伟刘锦纷严勤张海波郑景浩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右心室双出口
小婴儿一期矫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和右室双出口伴有严重主动脉弓畸形
严勤徐志伟刘锦纷史珍英朱德明苏肇伉丁文祥
小儿先天性肺腺瘤样畸形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肺腺瘤样畸形(CPAM)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手术的13例CPAM临床资料,男6例,女7例,手术年龄50d至13岁.多数患儿有临床症状,经胸部X线和CT检查确诊.3例小于2个月者急诊手术,其余患儿择期手术.术式有单肺叶切除10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2例,囊肿剥离术1例.病理示Ⅰ型8例,Ⅱ型和Ⅲ型各2例,Ⅳ型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出现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保守治疗,1例在胸腔镜下瘘口缝合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9.7 d,平均随访12.3个月,2例肺叶+不规则肺段切除者活动量轻度受限,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胎儿超声是CPAM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胸部CT检查对产后诊断有高度特异性.
白凯苏肇伉张儒舫张海波郑景浩谢业伟
关键词:外科手术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附242例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道1981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纠治嬰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脉动脉高压(室缺肺高压)242例,年龄2.5月~3岁,平均24.78±9.66月,体重4.5~15kg,平均10.46±2.02kg。手术死亡9例,死亡率3.72%,作者提出了室缺肺高压的手术指征及影响手术成功的因素,包括氧合器的选择,深低温停循环的转流技术应用,手术修补方法和术后肺高压的处理。
徐志伟丁文祥苏肇伉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纠正型大动脉错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总结治疗纠正型大动脉错位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  1990年 1月~ 1998年12月 ,手术治疗纠正型大动脉错位 (C TGA) 31例 (占同期手术 0 .6 % )。男性 2 1例 ,女性 10例。手术年龄 2~ 9岁 (平均 5 .2 8± 1.76岁 ) ,体重 7~ 2 2 .5kg(平均 15 .96± 3.78kg)。其中伴左室流出道梗阻2 7例 ,肺动脉高压 4例。 2 4例做双心室修补术 ,其中 12例经形态左心室切口修补室缺 ,死亡 3例 ;12例经形态右心室切口修补室缺 ,死亡 1例。Fontan纠治手术 5例 ,死亡 1例。双向腔肺动脉吻合术 2例 ,无死亡。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率 16.1%。长期随访的疗效不理想 ,主要形态右心室不能长期耐受体循环压力 ,易发生三尖瓣反流。结论 C TGA伴肺动脉高压 ,必须在 1岁以内早期手术。目前双心室手术方法的远期结果尚不理想 ,应以解剖纠治方法为好。
徐志伟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大血管错位室间隔缺损心脏传导阻滞外科手术
右室双出口手术方案的优化
2004年
右室双出口(DORV)在东方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其复杂的病理解剖,治疗中往往不能以一种手术方法来解决,本项目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和追踪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提出不同类型DORV手术适应证选择的优化意见和治疗结果。项目性能指标包括:①DORV手术方案的判别与分析;②DORV心室内隧道修补(IVR)适应证与手术方法优化;③DORV室间隔缺损远离大动脉开口的根治手术方法与适应证优化;
徐志伟王顺民苏肇伉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手术方案适应证心室根治手术IVR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