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荟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展望被引量:3
- 2001年
- 概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结构性能特征,讨论了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航空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 张利蒋荟
- 关键词:纳米材料航空工程
- 飞参过载数据预处理及其步骤优化
- 2011年
- 针对计算机程序编写质量欠佳可能对用于飞机结构疲劳寿命评定的飞参过载数据预处理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有必要合理安排预处理步骤。预处理内容包括去除剧烈噪声、去除非峰非谷值、系统零点漂移修正、机体质量变化影响修正、去除首尾和中间平直段无效数据等,通过分析各步骤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步骤执行顺序的要求,并给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并保持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 蒋荟
- 关键词:过载预处理
- 预腐蚀后拉伸超载对LC4CS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预腐蚀后进行单次拉伸超载疲劳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腐蚀与超载对LC4CS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保持超载比不变,试件疲劳寿命将随预腐蚀年限增加而线性降低,且分散性逐年增大;在低超载比时,预腐蚀对疲劳寿命的亏损作用与超载对疲劳寿命的增益作用相互抵消;在超载比较大时,超载迟滞效应对疲劳寿命的增益作用明显。
- 蒋荟杨晓华
- 关键词:预腐蚀超载
- 空中环境谱编制中的假设检验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依据空测环境数据通过模糊聚类分析确定空中环境谱区域划分中,提出了对分类的各类数据总体分布齐次性检验加以判别和归类的方法。通过对典型应用实例中3种检验方法(t分布假设检验、秩和检验、斯米尔诺夫检验)检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使用秩和检验与斯米尔诺夫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空中环境谱模糊聚类分析的假设检验,使空中环境谱的区域划分更为科学合理。
- 蒋荟杨晓华祝华远
- 关键词:飞机结构损伤
- 对飞机抢救现场的组织指挥
- 飞机遇险后的抢救工作情况复杂、时间紧迫、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其指挥协同具有较大难度.法规对抢救指挥做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是对于救援现场的具体事项不能面面俱到,实际工作中存在指挥关系不清、预案实用性不强、战术单一、手段缺乏...
- 蒋荟郭治平
- 关键词:组织指挥
- 飞机重心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飞机疲劳研究中的过载谱低载截除目前尚局限于经验方法,截除标准以循环幅值标准和循环数量标准两种形式并存,两种标准的截除水平也不统一。为此,根据重复载荷源发生规律和飞参记录特征,提出了过载谱低载截除水平确定的"定界找点"方法,给出两种标准相结合的工程应用方案,对基于经验的传统截除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索。结合某型直升机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在置信度0.95下的最佳截除水平点为129次/飞行小时,对应的循环幅值标准为0.0823 g。
- 蒋荟
- 基于飞参数据的过载谱损伤g-S对照算法
- 2010年
- 将名义应力法应用于过载谱的损伤计算,已有的算法要求条件较多,损伤值偏大。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理论基础,充分利用疲劳界的成果积累,提出估算过载谱损伤的g-S对照算法。直接采用已知★N曲线,在过载与应力、应力与寿命、寿命与损伤各变量间依次建立关联,使用Miner理论估算谱损伤,结果符合通常的损伤值概念。试验表明用g-S对照法估算过载谱损伤误差较小,与实际损伤相关性较强,在各种谱型下表现稳定,优于同类算法。
- 蒋荟
- 预腐蚀后LC4CS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单次拉伸超载实验研究
- 对LC4CS平板试件进行加速预腐蚀,然后做单次拉伸超载疲劳试验,考察腐蚀与超载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超载比一定,试件疲劳寿命随预腐蚀程度线性降低,分散性增大;低超载比情况下,预腐蚀使疲劳寿命随超载比的增加而...
- 蒋荟孙波
- 关键词:预腐蚀
- 文献传递
- “问答式”课堂组织模式在任职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 2015年
- 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将提问作为补充手段,难以实时掌握学习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全面深度互动。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利用生长任职教育学员基础厚实的特点,将问与答的交流形式贯穿于课堂全过程,设置课堂环节,采用下行、上行、平行三种问答方式,辅以合理的课件,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学员积极性,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任职教育思想。
- 蒋荟王文周志刚王新华
- 关键词:课堂组织互动
- 实时雨流计数法的“三变程”计数原则被引量:15
- 2008年
- 讨论载荷历程计数中的变程计数原则、雨流截断原则、峰谷值比较原则等主要计数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雨流计数的"三变程"计数原则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并指出与其他原则相比该原则所具有的优势。
- 蒋荟杨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