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琦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源水
  • 3篇水源
  • 3篇水源水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预处理
  • 2篇填料
  • 2篇微污染
  • 2篇微污染水
  • 2篇微污染水源
  • 2篇微污染水源水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水
  • 2篇污染水源
  • 2篇污染水源水
  • 2篇物量
  • 2篇PCR-DG...
  • 2篇称重
  • 2篇称重法
  • 1篇氮磷
  • 1篇氮磷营养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袁琦
  • 4篇谢冰
  • 3篇崔玉雪
  • 2篇唐媛
  • 1篇崔璐璐
  • 1篇吕宝一
  • 1篇陈庆强
  • 1篇彭青
  • 1篇王文婷
  • 1篇黄智婷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源水生物预处理中填料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探讨被引量:11
2009年
对生物膜生物量进行准确测定,有助于从微生物的角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对工艺进行技术改进。对某水源水预处理反应器中的填料(泡沫粒子和管状填料)上生物膜中的生物量,同时采用称重法、平板菌落计数法(HPC法)及脂磷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得生物量的差异较大,对于同种填料上的生物量以重量法反映的生物量最多,但其中VSS的含量难以准确测定,脂磷法次之,HPC法由于培养方法的限制,仅能反映部分可培养的微生物,故其生物量最少。三种方法对两种填料测定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泡沫粒子的生物量比管状填料的生物量多。
崔玉雪袁琦唐媛谢冰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生物量称重法
青草沙水库蓄水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调查青草沙水库蓄水及运行初期水质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和PCR-DGGE(变性梯度胶凝胶电泳)技术对水库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来水进入水库后,氮磷浓度显著降低,水质明显改善;来水和水库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春夏季来水明显多于库内,秋冬季少于库内,悬浮于水中的微生物等有机体可通过沉降作用部分进入到底泥中,导致库尾底泥有机质含量增加;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库中细菌群落结构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度最高,秋季较低;水库运行初期水样和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的相似度可以达到62%,这与来自水中微生物的沉降有关;来水及库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与α、β-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um、Rheinheimera、Prochlorococcus、Synechococcus和海洋宏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预示着水库存在藻类规模生长和海水入侵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的运行管理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彭青谢冰袁琦黄智婷崔璐璐王文婷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PCR-DGGE细菌群落结构氮磷营养盐
水源水生物预处理中填料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在微污染水源水的生物膜法预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大多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在填料或颗粒表面,其活性生物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因此对生物量进行准确测定,有助于从微生物的角度提高运行效率和对工艺进行技术改进。本研究对...
崔玉雪袁琦唐媛谢冰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称重法
文献传递
上海水源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飞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淀山湖作为上海的饮用水源保护地之一,近年来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水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青草沙水源地的开发为上海提供了优质的新水源,但其也存在...
袁琦
关键词:水源水体微生物群落PCR-DGGEQRT-PCR
文献传递
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话机制研究
随着国内外对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对教育质量的重视,教师学习共同体也随之兴起。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及教师集体专业发展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
袁琦
关键词: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
崇明东滩潮间带硫酸盐还原菌及有机质含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崇明东滩湿地不同潮滩和不同高程的土壤采样,进行了MPN法微生物计数、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测定,计算了SO42-和Cl-浓度的摩尔比,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状况、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以及植物根际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高程潮滩同一深度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按大小排序为:中潮滩>高潮滩>光滩.同一潮滩不同深度的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均显示为51~52 cm>21~22 cm>81~82 cm,说明东滩湿地51~52 cm的土壤深度是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主要层位,与存在较好的适于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条件有关.不同深度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呈现高潮滩>中潮滩>光滩的趋势.从21~51 cm处,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但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却大幅增加,说明硫酸盐还原菌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进行了还原反应.所有土壤样品的SO42-/Cl-摩尔比值均<0.05,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十分活跃地进行着硫酸盐还原作用.芦苇根际中硫酸盐还原菌含量是最高的,说明东滩湿地芦苇的根际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藨草根际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相对非根际环境较低,说明不同的根际效应对于东滩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袁琦崔玉雪陈庆强吕宝一谢冰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有机质根际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