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诚
- 作品数:58 被引量:39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甘肃省各数字测震台下方地壳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甘肃省数字台网的资料,应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对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oho面的深度都在50 km左右,甘南的Moho面深度普遍大于河西;地壳可以分为两层,20 km为其分界面。上地壳普遍存在低速层,其成因不是岩石熔融所致,而是其它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因素所致。另外各台站下方地表盖层的速度也存在很大差异。
- 安张辉吕子岚杜学彬谭大诚陈军营
-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
- 地电仪工作可靠性和抗干扰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自动化的地电观测仪器在观测过程中 ,因受干扰有时会造成死机或复位等现象 ,使观测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导致仪器不能可靠运行的原因中 ,电源的干扰和强电磁场的干扰是很重要的因素 .增强仪器电源部分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在电路中采用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能较明显地增强仪器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
- 谭大诚苏明达张世中侯远文宋宝昌
- 关键词:可靠性死机复位
-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地电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甘肃省平凉台、四川省成都台和云南省元谋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了分析研究.为增强对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还对平凉、成都和元谋地电场观测台站在正常时段变化情况,与地震发生前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成都地电场观测台站在芦山Ms7.0和汶川Ms8.0地震前的变化情况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①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能够对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有效处理,处理结果简单直观;②在芦山地震前1~2个月地电场时频图出现能量增强现象,出现变化的周期范围约为90~1400 h,能量最小变化幅度有3个数量级,最大变化幅度达到6个数量级;③通过上述三个地电场观测结果的对比,以及成都地电场观测结果的类比方式,大大提高了分析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讨论部分,对地电场观测中能够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性,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 安张辉杜学彬范莹莹刘君谭大诚崔腾发陈军营王建军
-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地电场
- 芦山M_S7.0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甘肃地区部分台站地电场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应用2013年芦山MS7.0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周围的平凉等3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平凉台记录到显著的地电场异常变化。2利用最大熵谱估计方法计算平凉、松山、古丰台在芦山地震以及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观测数据,得到在上述两次地震前均发生地电场功率谱密度(特别是低于4×10-3 Hz频段的成分)增大的现象,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部分测向谱密度增大现象消失。3距离震源区越近,地震发生前后功率谱密度异常变化越明显,长短极距相关性越差,初步分析认为此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在震源孕育、发生过程中,台站所在位置地下介质形变激发宏观电磁辐射造成的。
- 范莹莹杜学彬谭大诚安张辉刘君王建军
- 地震电性变化及其物理机理初步讨论被引量:9
- 2004年
- 依据典型震例中的视电性异常变化,介绍了视电性变化各向异性与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的关系,讨论了电性变化的物理机理。结果表明,视电性变化与饱水裂隙电阻率ρf、固架电阻率ρ0和裂隙率v有关,与DD模式预言的震源区扩容阶段电阻率变化过程,岩(土)标本加载过程中视电阻率变化相吻合,地震电性变化主要是由于孕震晚期阶段震源区及附近扩容裂隙快速发展、导电通道串通、导电流体活跃而引起的。我国地震地电阻率观测确实检测到了这一变化。
- 马占虎杜学彬谭大诚陈军营赵洁叶青
- 关键词:地电阻率
- 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被引量:53
- 2014年
- 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机理方面,ESP和ET能够具有部分相同的机理过程.2008—2013年,在南北地震带附近13个代表性场地,多数ESP不具有清晰的年变波形,其稳定性也受区域、场地、方位、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地区,ESP较平稳的持续升降、快速跃变、突跳等现象常见,同一主断裂带附近或局部区域内,这些大幅变化的趋势转折点多具有时间同步或准同步性,同一时段数据稳定性可能类似,但形态变化存在场地因素而不具相关性.ESP较平稳期间,应用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计算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位α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在其剧烈变化期间的α常会明显变化.以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逐日计算α值,可能揭示场地裂隙、裂隙水渗流、主压应力的逐日变化信息,进而可解析ESP、ET宏观变化的微观机理过程.
- 谭大诚赵家骝刘小凤范莹莹刘君陈军营
- 关键词:自然电场
- 基于地电场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两种计算方法及意义
- <正>地电场是重要的地震前兆物理场,其观测数据包含了自然电场、大地电场和干扰成分。自然电场源于地下介质的物理、化学过程,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地电场则来源于空间电流和潮汐力,较稳定的日变形态主要表现出TGF-A、TGF-...
- 谭大诚杨立明席继楼
- 文献传递
- 芦山Ms7.0地震前邻区自然电场的变化特征
- <正>在芦山震中周边500km范围内,地电场台站、主要断裂带的分布见图1a。在绘制图1b的数据曲线中,对短时、不确定、明显有干扰等的大幅度突跳数据删除,以显示出ESP的变化趋势。图1b给出了成都、汉王与甘孜ESP的中短期...
- 谭大诚席继楼王建军陈军营
- 文献传递
- 同场地多方位多极距地电场相关特性被引量:6
- 2020年
- 针对5个典型地震震中周边的50余个场地记录到的地电场数据展开分析,计算了各场地不同方位之间的地电场相关系数δxy或同方位不同极距之间的地电场相关系数δxx,以此表征场地地电场变化的复杂性。结果显示:地震活动平静期间这些场地的地电场相关系数δxy和δxx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强地震孕育发生期间震中附近多数场地的δxy和δxx会出现明显下降,且这种现象具有方向性、时间准同步性,并随着震中距的增加而逐步消失。从机理上推断,δxy和δxx的下降反映了震中附近局部场地地电场变化的非均匀性。
- 王玮铭谭大诚
- 关键词:地电场
- 星载电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012年
- 给出一种新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HHT方法,并把该方法首次应用于星载电场数据处理中.以2004年9月15日菲律宾6.0级地震前两天(13日)DEMETER卫星经过震中区域上空所记录到的数据为例,对ULF频段的电场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相应的HHT时频图谱.另外,还利用DEMETER卫星中心网站提供的SWAN软件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小波变换时频图谱,通过比较发现,虽然两种方法对异常信号出现的位置时刻的描述有相同的能力,但HHT方法在异常信号的细节描述上更为清晰,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安张辉元丽华范滢滢刘君谭大诚陈军营郑国磊
- 关键词:DEMETER卫星HHT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