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丽景

作品数:45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癫痫
  • 8篇戊四氮
  • 7篇信号
  • 7篇海马
  • 6篇蛋白
  • 6篇细胞
  • 6篇激酶
  • 5篇癫痫大鼠
  • 4篇调节激酶
  • 4篇信号调节
  • 4篇学习记忆
  • 4篇症状
  • 4篇癫痫持续状态
  • 4篇细胞生成素
  • 4篇空间学习记忆
  • 4篇活化
  • 4篇灌注
  • 4篇红细胞生成
  • 4篇红细胞生成素
  • 3篇动脉

机构

  • 40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石家庄医学高...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保定市儿童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贾丽景
  • 19篇王维平
  • 14篇甄军丽
  • 9篇李周平
  • 8篇安立伟
  • 6篇张学谦
  • 5篇刘瑞春
  • 5篇李彬
  • 5篇周毅
  • 4篇王珊
  • 4篇苏旭东
  • 4篇于江华
  • 3篇王亮
  • 3篇曲珍珍
  • 3篇李震中
  • 3篇台立稳
  • 3篇谢涛
  • 3篇王智
  • 3篇司沛沛
  • 2篇李世平

传媒

  • 13篇脑与神经疾病...
  • 7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选择素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随着溶栓技术的发展,缺血组织血流恢复导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粘附分子(abhesion molecule)特别是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也参与了该炎症反应的早期阶段,尤其是P选择(P-selection)在介导白细胞的附壁滚动中有重要作用,是这一系列反应的始动因素,所以P选择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一定作用.现就P选择素的基础结构及其在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贾丽景李彬哈志远
关键词:P选择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小板活化
miR-146a通过JAK/STAT3通路调控神经炎症反应在癫痫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46a通过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通路调控神经炎症反应在癫痫小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 antagomir组(海马体注射NC antagomir)及miR-146a antagomir组(海马体注射miR-146a antagomir)。腹腔注射30 mg/kg海人藻酸(KA)建立癫痫模型。记录各组行为学变化观察癫痫发作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6a沉默效率;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病理变化;应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各组氧化应激指标;Western印迹检测炎症因子及JAK/STAT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iR-146a表达、MDA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p-JAK/JAK及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OD、GSH水平明显降低,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明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46a antagomir组平均癫痫发作评分明显降低,首次癫痫发作的痫样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完全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miR-146a表达、MDA水平、IL-1β、IL-6、TNF-α、p-JAK/JAK及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OD、GSH水平明显升高,海马CA3区存活神经元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沉默miR-146a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癫痫小鼠症状。
司沛沛周晓辉贾丽景薛岩
关键词:癫痫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为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选择适当浓度双氧水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的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TaxineB、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7,10-Diacetyl-2’-deoxyl-taxine A干预过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改变,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发现氧化应激模型细胞活力明显减低,应用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后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核形态改变明显减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7-Deacetyl-taxineB、5-Cinnamoyloxy-taxinB可以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减轻细胞核损伤,提高细胞活力。
段瑞生董玫王维平刘娜贾丽景甄军丽黄晓
关键词:神经保护作用氧化应激过氧化氢氧自由基
尼莫地平对戊四氮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戊四氮点燃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部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ERK1/2)的变化规律及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7~8周龄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35只、持续癫痫发作组(SE) 40只和尼莫地平干预组(NIM) 40只,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的方法制作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尼莫地平组大鼠在腹腔注射戊四氮前15 min给予尼莫地平腹腔注射(2.5mg/kg),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海马部位ERK的变化规律.结果 尼莫地平干预后,大鼠癫痫发作程度减轻,发作持续时间缩短.SE组大鼠海马部位p-ERK1/2表达存在动态变化.尼莫地平组大鼠海马部位P-ERK表达较癫痫组明显升高(3.26±0.95,2.56 ±0.82,P<0.05).结论 L型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够减轻戊四氮点燃大鼠的癫痫发作程度,其抗癫痫作用可能与海马部位ERK信号通路有关.
贾丽景李世平谢涛甄军丽李周平王维平
关键词:戊四氮尼莫地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巴曲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14天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
台立稳贾丽景王惠娟霍颖浩周毅
关键词: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巴曲酶急性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纤维蛋白原含量延长疗程
TRPV4在海人藻酸介导的小鼠癫痫模型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辣椒素受体4型(TRPV4)在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E)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实验利用腹腔注射海人藻酸(KA)建立小鼠SE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KA组、HC-0670475 mg·kg^(-1)组、HC-06704710 mg·kg^(-1)组、HC-06704720 mg·kg^(-1)组及Vehicle组;依据Racine行为分级法记录小鼠癫痫发作程度,同时记录小鼠达到SE的潜伏期、各组小鼠SE发生率及小鼠存活率;利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海马组织中TRPV4表达水平;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MDA、SOD和GSH含量。结果观察到SE后6 h小鼠海马区TRPV4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在24 h达到高峰;预先应用TRPV4拮抗剂HC-067047延长了诱发小鼠SE的潜伏期(P<0.05),减少SE的发病率(P<0.05),增加小鼠的存活率(P<0.05);此外,证实了SE可以引起海马区MDA含量增加,SOD、GSH活性降低(<0.05),而HC-067047预处理可以降低MDA含量,增加SOD、GSH活性(P<0.05)。结果TRPV4可能通过增加海马区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小鼠癫痫持续状态。
司沛沛毛卓峰曲珍珍王维平谢涛甄军丽张文琳吴建坤崔华伟贾丽景
关键词:TRPV4癫痫氧化应激海人藻酸海马
美金刚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ERKl/2mRNA的影响
王维平贾丽景李周平甄军丽安立伟
长程居家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发作性睡病日间嗜睡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一种可以定量评估发作性睡病日间嗜睡严重程度的监测方法并验证其效果。方法收集2021至202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相关信息,整理患者记录的睡眠日志,所有患者均采用便携式多导睡眠记录仪进行长程居家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睡眠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发作时长。结果发作性睡病患者三项睡眠量表评估分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监测数据结果与睡眠日志在发作次数、发作时长方面结果一致。用药前后、停药后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发作次数均多于睡眠日志记录,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的发作时长长于睡眠日志记录。结论长程居家多导睡眠监测可作为定量评估发作性睡病日间嗜睡的方法,评估发作性睡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提供更加客观的睡眠数据。
杨静贾丽景毛卓锋李鑫李建华杜风萍李震中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日间嗜睡多导睡眠监测
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神经综合征的影像特征
2025年
目的分析一组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诊断为抗GAD6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基线及随访头部磁共振影像特征。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7例,发病年龄在28~72岁之间。临床综合征包括边缘叶脑炎(LE)、颞叶癫痫(TLE)或癫痫发作(n=12,80%)、僵人综合征(SPS)(n=1,6.67%)、小脑性共济失调(CA)(n=2,13.3%)。影像学表现:15例患者中14例(93.3%)初次就诊即存在脑萎缩,仅1例青年患者无脑萎缩;10例(67%)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信号异常,3例(20%)患者有皮质/皮质下异常信号。15例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其中对8例患者进行了MRI动态随访,随访时间在6个月至4年不等。随访结果显示:表现为皮质/皮质下异常信号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影像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异常信号的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差。随访过程中8例MRI复查患者脑萎缩程度均有进展。结论GAD65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神经综合征常见影像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异常信号、皮质/皮质下实质异常信号两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免疫治疗效果上有所差异。头部MRI影像学特征在GAD65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MRI检查有望作为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手段。
周立霞高境谦吕飞燕张文琳王亮曲珍珍司沛沛毛卓锋贾丽景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65免疫疗法
KCND3突变致婴儿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9/22型1例报告
2019年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19/22型是一种KCND3突变相关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婴儿起病的SCA 19/22型如下。1病例患者,女,1岁4个月。因"活动能力差4个月"于2018年4月18日就诊于北京某医院。家长于4个月前逐渐发现患儿活动能力差,表现为不能独立坐稳、爬行,不能独自站立,贴墙短暂站立后即需坐卧,不能用勺子将饭送进口中。
王颖王亮刘玉军贾丽景殷玲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婴儿突变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性SCA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