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树红

作品数:29 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痴呆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5篇影像
  • 5篇症状
  • 4篇影像学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运动症状
  • 3篇帕金森病患者
  • 3篇颞叶
  • 3篇基因
  • 3篇姜黄素
  • 3篇额颞
  • 3篇额颞叶
  • 3篇非运动症状
  • 3篇病患
  • 3篇成像
  • 2篇单光子
  • 2篇单光子发射
  • 2篇单光子发射计...

机构

  • 23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北京医院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28篇贾树红
  • 16篇焦劲松
  • 8篇刘尊敬
  • 7篇李旭东
  • 7篇周知
  • 6篇陈海波
  • 6篇彭丹涛
  • 5篇金轶
  • 4篇王宇
  • 4篇汪仁斌
  • 4篇崔蕾
  • 3篇钱端
  • 3篇王康
  • 2篇矫毓娟
  • 2篇鲍秀琦
  • 2篇张玉虎
  • 2篇刘蕾
  • 2篇刘玮
  • 2篇荣培
  • 2篇田朝晖

传媒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老年保健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2010年北...
  • 1篇第七届全国帕...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霍纳征伴双侧面瘫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性,40岁。主因"面部不适、四肢末端麻木无力1周"于2011年1月28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自觉面部不适、僵硬感,睁闭眼费劲,次日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未在意。3d前讲话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同时双上肢麻木无力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独立行走,来中日友好医院就诊。患者发病前1周有咳嗽史,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
张杰贾树红陈妍汪仁斌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双侧面瘫双下肢麻木无力上肢麻木四肢末端饮水呛咳
PPARγ天然激动剂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组织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明确PPARγ天然激动剂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组织学变化的影响,分析姜黄素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应用前景。方法 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200mg/kg.d灌胃给药处理)和模型组(无任何干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同周龄雄性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大鼠尾动脉无创血压测定方法测定大鼠清醒安静状态下尾动脉的收缩压。喂养至18周龄时终止实验处死动物取颈动脉标本,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测定内外弹力膜间血管中膜的厚度、横截面积、平滑肌细胞核面积。结果平滑肌肌动蛋白在3组大鼠中膜中均大量表达;实验开始至实验结束所测的每个时间点均显示模型组大鼠及姜黄素干预组收缩压较WKY大鼠收缩压显著增高,随着鼠龄的增加,模型组及姜黄素干预组大鼠收缩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姜黄素干预组和模型组大鼠组在同一时间点收缩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及姜黄素干预组中膜厚度、中膜横截面积、平滑肌细胞核面积较WKY大鼠增加显著,姜黄素干预组上述3指标较高血压大鼠组明显下降。结论姜黄素作为PPARγ的天然激活剂,能够降低高血压大鼠颈动脉中膜的病理重构,提示姜黄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刘尊敬贾树红刘玮鲍秀琦胡跃强黄青张玉虎刘恒方焦劲松张国强
关键词:PPARΓ姜黄素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
具有路易体痴呆样临床表现的早老素-1基因突变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一家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1个有路易体痴呆样表现的早老素-1基因突变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的临床表现及存在的基因突变。方法分析该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集先证者及其女儿的血样,并选100名健康体检者设立健康对照,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早老素-1、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基因检测。结果该家系中有3名成员具有路易体痴呆样临床表现,先证者及其女儿的早老素-1基因第12号外显子第1292位碱基均发生变异(C→T),导致第431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Ala变为Val。MAPT基因未发现致病突变。健康对照组未发现相似的早老素-1基因突变。结论该家系早老素-1基因发生A431V突变,证实在中国人群存在这一突变现象并且导致发病。该基因变异导致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也可以出现路易体痴呆样的特殊临床表现。
李珺贾树红乔亚男王康顾卫红钱端焦劲松金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系谱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的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医院门诊就诊的111例PD患者及46名健康对照,对其进行NMS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各项NMS的分布,并结合临床特征等因素分析NMS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PD组的NMS-T(NMS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每例PD患者有12项NMS,并且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多.UPDRS-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左旋多巴剂量、年龄与NMS.T正相关,对NMS-T的决定作用占26.9%.左旋多巴剂量、Hoehn.Yahr分级、UPDRS-Ⅲ、NMS.T与UPDRS-II(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二部分)正相关,对UPDRS-Ⅱ的决定作用占70.3%.结论 PD患者的NM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MS分布于各期PD患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多;NMS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贾树红陈海波张玮玮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经颅多普勒检测大动脉炎患者脑动脉微栓子阳性1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性,31岁,主因"发作性言语不清10d"于2014年4月1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0d前出现发作性言语不清,持续约半小时后缓解,否认肢体力弱或麻木,否认视物成双、饮水呛咳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颈部血管超声(图1见封底):无名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符合多发性动脉炎,无名动脉中段提示重度狭窄,双侧锁骨下动脉考虑闭塞。
孙丽丽贾树红刘玮郭静汪仁斌薛爽
关键词:大动脉炎脑动脉微栓子经颅多普勒检测微栓子信号双侧颈总动脉视物成双
甲硝唑致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2016年
1例60岁男性患者因牙痛及肛门虫爬感自行服用甲硝唑,每日3~5片(0.6~1.0 g),连续服用1个月。停用甲硝唑后双脚趾逐渐出现麻木感,10余天后因眩晕、恶心呕吐连续10 d静脉滴注奥硝唑(0.5 g/d)、头孢呋辛钠(2.25 g/d)和长春西汀(20 mg/d),用药5 d时麻木感上升至腰部。停用奥硝唑后2个月内麻木感逐渐下降至双膝水平。出现麻木感10个月后肌电图检查提示双下肢和右上肢感觉神经轴索损害,下肢重于上肢。腓肠神经活体组织检查显示神经束内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重度降低,薄髓纤维增多,可见轴索肿胀变性的髓球样结构和神经再生形成的再生簇结构,提示轴索病变。辅助检查排除了代谢性、免疫相关性、炎症相关性周围神经病,考虑为甲硝唑所致感觉性周围神经病,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自觉下肢麻木感稍减轻。
贾树红崔蕾董明睿段晓慧汪仁斌焦劲松彭丹涛
关键词:甲硝唑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早老素1基因突变伴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家系基因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早老素1基因突变伴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家系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基因突变。方法临床收集并分析该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采集先证者及其儿子的血样,采用二代测序方法进行家族性AD相关基因的筛查,并对突变位点进行一代测序验证。结果家系中3名成员具有AD表现,其中2名为晚发型AD。先证者核磁共振影像呈现多发脑叶微出血,其早老素1基因8号外显子编码区第865号核苷酸由T变为C,导致第289号氨基酸由Ser变为Pro(p.Ser289Pro),为错义突变。结论早老素1基因发生p.S289P突变可能会导致晚发型家族性AD,且伴淀粉样血管病表现。
贾树红金轶孙丽丽王康田朝晖彭丹涛刘尊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早老素1微出血
姜黄素对APPswe/PS1△9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与海马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APPswe/PS1△9转基因小鼠海马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对APPswe/PS1 A9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为AD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野生小鼠组、APP/PS1转基因小鼠组、姜黄素干预组、槲皮素(HSPs抑制剂)和姜黄素共同干预组.5月龄转基因小鼠腹腔注射姜黄素150 mg·kg-1·d-1,连续4周,槲皮素和姜黄素共同干预组采用给予150mg· kg-1·d-1姜黄素腹腔注射,同时给予槲皮素50mg· kg-1 ·d-1腹腔注射,连续4周.Western blot测定APP/PS1小鼠海马区HSP70蛋白的表达,Morris水迷宫测试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主要观察指标为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中HSP70蛋白的表达与WT小鼠相比明显降低(OD值:APPswe/PS1△9:0.31±0.14;WT:1.14±0.51,P<0.01).小鼠腹腔注射给予姜黄素后HSP70的表达较APP/PS1转基因鼠明显升高(OD值:姜黄素:0.91±0.20,P<0.05).腹腔注射姜黄素或同时给予槲皮素,连续4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APP/PS1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APPswe/PS1 △9:(82.3±6.8)s;WT:(29.5±4.4)s]、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降低[APPswe/PS1 △9:(2.7±1.1)次;WT:(5.2±2.1)次].姜黄素给药后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较APP/PS1小鼠明显缩短[(47.7±7.6)s],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多[(4.5±1.9)次],而小鼠同时给予姜黄素和HSPs抑制剂槲皮素后,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较姜黄素单独给药明显延长[(69.7±9.1)s],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3.2±1.6)次].结论 姜黄素可促进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HSP70蛋白的表达,同时可提高APP/PS1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这可能与姜黄素提高HSP70表达有关,结果提示姜黄素对于AD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王宇贾树红刘蕾陈雅文刘尊敬
关键词:姜黄素热休克蛋白70阿尔茨海默病槲皮素
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经颅脑实质超声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经颅脑实质超声改变。方法符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2版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15例患者(RBD组)和15例正常对照受试者,于多导睡眠图监测后通过经颅脑实质超声检查并测量中脑黑质高回声、基底节高回声、第三脑室宽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结果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电生理学改变。RBD组黑质高回声(6/15)、基底节高回声(7/15)阳性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1/15和2/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0.109)。RBD组伴与不伴黑质高回声患者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但RBD组伴基底节高回声患者MMSE评分高于不伴基底节高回声患者(P=0.021)。结论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作为突触共核蛋白病前驱期,经颅脑实质超声可表现为黑质和基底节高回声,且伴不同结局。经颅脑实质超声可以检测出脑亚临床改变,评价突触共核蛋白病风险。
李旭东薛爽侯春蕾贾树红乔亚男周知魏坤郑文静荣培焦劲松
关键词:脑超声描记术
MAPT基因突变导致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1例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分析1例由微管相关tau蛋白(MAPT)基因突变所致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的临床、神经心理及影像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收集bvFTD患者1例,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评估,并行常规化验检、影像学及基因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表现为突出的行为异常、人格改变及执行功能下降,症状进行性加重,家族中数人有类似临床症状。患者头颅MRI提示双侧额叶、颞叶前部萎缩,SPECT提示相应区域灌注减低。基因检查提示MAPT基因c.1920+16C>T杂合突变。文献报道bvFTD以人格、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主要特征,是FTLD中遗传性最强的亚型,MAPT基因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结论:本例bvFTD患者存在MAPT基因c.1920+16C>T剪切突变,从而导致4R tau蛋白表达增加引发神经变性。对于临床诊断bvFTD的患者应完善基因学检测。
周知钱端郝莹贾树红焦劲松李旭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