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慧

作品数:14 被引量:1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松辽盆地
  • 8篇盆地
  • 6篇油层
  • 6篇扶余油层
  • 4篇地层
  • 3篇尾矿
  • 3篇高分辨率
  • 3篇高分辨率层序
  • 3篇高分辨率层序...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2篇石油
  • 2篇松辽盆地南部
  • 2篇资源量
  • 2篇尾矿资源
  • 2篇储量
  • 1篇倒灌运移
  • 1篇地层界面
  • 1篇断层
  • 1篇断层活动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4篇赵慧
  • 8篇孙雨
  • 6篇于利民
  • 6篇马世忠
  • 5篇丛琳
  • 4篇胡允栋
  • 4篇唐正国
  • 3篇邓善德
  • 3篇闫百泉
  • 1篇唐华风
  • 1篇付宪第
  • 1篇王璞珺
  • 1篇陈建文
  • 1篇孙博
  • 1篇衣健
  • 1篇何海全
  • 1篇姚爱华
  • 1篇张大智
  • 1篇赵然磊
  • 1篇袁自学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能源与环保
  • 1篇吉林省第五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扶余老油田油藏精细评价技术研究与实践
扶余油田是一个已开发40多年的亿吨级油田,至2003年底年产量为65×104t.自2004年开始对油田开展精细油藏评价,通过实施浅层城区三维地震技术,准确落实该区穹隆构造形态、演化过程以及断裂系统对油藏的控制作...
陈建文何海全赵慧孙博董长春
关键词:油水层识别
基于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沉积微相特征与演化分析——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Ⅰ砂组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沉积微相特征与演化分析是油气储层沉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22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830口井的录井、测井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精细划分与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扶余油层Ⅰ砂组可划分为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起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沉积微相的空间演化.早期的基准面缓慢上升阶段发育高可容纳空间条件下形成的分流河道复合体,中期的基准面快速上升阶段发育中高可容纳空间条件下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增多,A/S变化的不均一性造成沉积特征发育差异性,晚期的略有下降阶段发育中低可容纳空间条件下的沉积特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或叠置的席状砂)较发育,但规模较小.
孙雨邓明于利民王永兴闫百泉赵慧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沉积微相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层活动性分析及其控藏作用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去压实校正使地层厚度恢复到沉积时期的厚度,根据地层古厚度计算孤店断层反转前不同时期的生长指数,利用反转率法衡量孤店断层反转过程中不同部位活动的强弱.在研究孤店断层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孤店断层活动对研究区扶余油层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营城组沉积时期孤店断层活动性较强,至泉头组沉积时期其活动性逐渐降低,嫩江组沉积末期孤店断层发生反转.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断层反转活动对嫩江组沉积末期运移并成藏的油气有破坏作用,油气成藏取决于孤店断层的反转强度及孤店断层的侧向封闭性.活动强度小的断层末端受到的破坏程度较小、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对油气的保存有积极作用,为井位部署的有利区.
付宪弟马世忠孙雨陈雷赵慧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
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依据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各级次基准面旋回演化规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发育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地层厚度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向盆地阶梯状减薄;基准面的发育过程经历早期的缓慢上升阶段、中期的快速上升阶段、中后期的缓慢上升阶段及末期的快速上升后略有下降阶段,依次发育高能和低能河控三角洲平原、近岸沉积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扶余油层底部为长期基准面下降至上升转换面,A/S值远小于1,砂体几何形态以多层式为主;随着基准面上升,A/S增加,原始地貌要素保存程度的增强导致河道沉积以侧向加积为主,砂体以孤立式为特征;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主要发育厚层分流河道沉积,构成扶余油层的主要储集砂体。
孙雨张金岩马世忠闫百泉赵慧丛琳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扶余油层
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通过对已发现油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局部构造—岩性油藏,整体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局部构造控界,单砂体控层"聚集特征,三级构造控制油气输导的总体趋势,单一圈闭控制油气的最终成藏;在单一圈闭内,油水平面分布边界受局部构造边界和分流河道砂体边界控制,单砂体的垂向发育特征控制了油水的垂向分布层位。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是本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这对当前复杂的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重要实际意义。
孙雨马世忠张大智赵慧于利民张永波
关键词:岩性油藏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18口井的岩芯分析资料、1 595个重矿物分析数据和近800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和东南部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双重控制,形成了枝状的高能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窄带状、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砂体连续且向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在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区,形成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中心的多支"河控带状体";前三角洲亚相与三角洲前缘亚相无明显界限,受湖浪作用控制在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前缘区形成浪控席状砂,多个席状砂呈顺岸、垂源平行排列,单一席状砂具有明显条带、环状平面分布模式。
孙雨马世忠丛琳赵慧于利民付宪第
关键词: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火山地层界面的储层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基于岩心、薄片、物性及核磁测井T2谱等资料,从盆地火山地层界面分类及测井识别入手,开展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分布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火山地层界面的控储机理。松南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地层界面可划分为2级3类: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构成一级界面,喷发整合和喷发不整合界面构成二级界面。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密切,距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越近,储层物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优质储层往往发育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之下30 m之内。在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界面附近或该类界面集中发育带往往出现物性高值层段,形成相对较好的储集层段。火山地层界面类型及其分布控制储集空间的类型和组合关系,进而影响到储层的分布。火山地层界面所控制的储集层段在垂向上可划分为次生孔隙带、原生孔隙带和相对致密带3种,其中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主要通过控制次生储集空间的发育而形成优质储层,喷发整合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主要表现为原生储集空间的集中发育而形成相对优质的储层。结合王府断陷勘探实例,认为火山地层界面附近发育的火山岩类组合,特别是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火山岩油气有利勘探领域。
赵然磊王璞珺赵慧衣健于太极杨迪孔坦唐华风
美国开发利用石油尾矿资源的经验
2006年
唐正国胡允栋邓善德赵慧
关键词:石油能源尾矿资源能源消耗煤炭生产天然气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与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21
2013年
利用22口取心井岩心资料和830口井的录井、测井资料,系统分析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体系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成因特征、结构样式及分布模式,总结出扶余油层的沉积层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扶余油层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主要有基准面下降至基准面上升转换面、基准面上升至基准面下降转换面和基准面旋回界面对比局部参照等时面;(2)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可分为3大类7亚类,即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可分为2亚类)、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可分为2亚类)和对称型旋回(可分为3亚类),以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为主;(3)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在总体水进的背景下,主要经历4个变化阶段:早期的缓慢上升阶段、中期的快速上升阶段、中后期的缓慢上升阶段及末期的快速上升后略有下降阶段,近似对应于识别出的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这4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中,依次发育高能河控三角洲分流平原、低能河控三角洲平原、河控三角洲分流平原近岸沉积区及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
孙雨马世忠闫百泉赵慧于利民丛琳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运移机制与成藏模式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及构造运动时期等资料,确定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成藏期主要为嫩江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成藏期,源内区域油以垂向"倒灌"运移为主,青一段超压是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动力,油源断裂是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输导通道;源边、源外区域油以"复式"运移为主,源内区域生成的大量油首先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至源内区域的储集层内,再通过一定的优势输导通道长距离侧向运移至源边或源外区域的有效圈闭内成藏。在此基础上,提出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不同区域的3类成藏模式,即: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孙雨陈晨马世忠丛琳赵慧于利民
关键词:成藏模式扶余油层松辽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