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7篇动脉
  • 7篇金属蛋白酶
  • 7篇老年
  • 7篇基质金属蛋白...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血清
  • 6篇疗法
  • 5篇血压监测
  • 5篇药物疗法
  • 5篇他汀
  • 5篇综合征
  • 5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动态血压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脏

机构

  • 3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赵维江
  • 16篇姜志安
  • 13篇张晓光
  • 13篇肖文良
  • 12篇张素华
  • 10篇曹治宸
  • 10篇王士昌
  • 7篇黄建敏
  • 7篇张利宣
  • 7篇戴华
  • 6篇潘丽萍
  • 5篇陈亚丽
  • 4篇张书平
  • 4篇赵淑健
  • 3篇刘芳
  • 3篇董士民
  • 2篇郄素芳
  • 2篇遇智勇
  • 2篇王丽坤
  • 2篇崔艳茹

传媒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药
  • 5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2004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水平影响
2003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MP-9水平影响,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ACS患者54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24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立普妥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变化值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变化值,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9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张素华赵维江曹洽宸董士民黄建敏潘莉萍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
抗栓灵、肝素钠与阿司匹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1998年
肖文良赵维江何秀月刘芳姜志安
关键词:抗栓灵肝素钠阿司匹林心绞痛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研究新型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21例和氨氯地平组2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口服,疗程结束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两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指标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24h血压,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这种作用与氨氯地平的作用相似。
姜志安张晓光郄素芳肖文良赵维江王士昌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心室肥厚氯沙坦氨氯地平
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姜志安赵维江王士昌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生理学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明胶酶B水平影响的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血清明胶酶B(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ACS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30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30例,阿托伐他汀40mg组22例,均于入院24h内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测定三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血清MMP-9及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清MMP-9水平,提高TIMP-1水平,阿托伐他汀20mg组及阿托伐他汀40mg组均优于阿托伐他汀10m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阿托伐他汀40mg组优于阿托伐他汀20mg组,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清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阿托伐他汀20mg作用明显优于10mg,阿托伐他汀40mg与20mg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张素华张利宣赵维江曹治宸黄建敏潘丽萍
关键词:明胶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破裂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明胶酶B(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 1 )水平 ,探讨两者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3 0例 ,ACS患者 5 4例 ,并选择 3 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随机将ACS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 3 0例 )及常规治疗组 ( 2 4例 )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 9,TIMP 1水平变化。结果 :SAP、ACS、健康对照组三组之间MMP、TIMP 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 9、TIMP 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MMP 9升高及TIMP 1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明显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MP 9水平 ,升高TIMP 1水平 。
张素华赵维江曹治宸黄建敏潘丽萍
关键词:明胶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明胶酶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的临床探讨
2004年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明胶酶B(MMP 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 1)水平 ,探讨MMP 9及TIMP 1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评价血清MMP 9及TIMP 1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30例 ,ACS患者 5 4例 ,并选择 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比较ACS组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MMP 9及TIMP 1水平的差异。结果 ACS组血清MMP 9水平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 ,而血清TIMP 1水平低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SAP组血清MMP 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血清TIMP 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MMP 9水平增高及TIMP 1水平的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相关 。
张素华张书平赵维江曹治宸遇智勇
关键词:酶类冠状动脉疾病斑块破裂
螺内酯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PICP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E、A)及其比值(E/A)。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IC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螺内酯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E/A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螺内酯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螺内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的合成可能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张素华张利宣赵维江曹治宸黄建敏潘丽萍
关键词: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螺内酯
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血清MMP-9水平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测定,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80例老年患者行全麻手术,分别在手术前1 d及术后1、3、7 d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得血清置-20℃冰箱中保存待测,血清MMP-9及TNF-α浓度测定采用定量夹心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结果术后7 d内28例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35%)。POCD组患者术后1、3、7 d血清MMP-9及TNF-α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POCD组各时间点血清MMP-9及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无POCD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血清MMP9及TNF-α浓度增高可能参与了POCD的发生发展。
刘哲张素华张利宣王静赵维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麻醉药全身
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对 91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 :血压节律正常组 (A组 ) 35例 ,异常组 (B组 ) 5 6例 ,将这两组患者ABPM和左室肥厚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B组比A组有较高的 2 4hSBP、nSBP、nDBP、收缩压负荷以及明显的LVMI(P <0 .0 5 ,P <0 .0 1)。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
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维江王士昌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