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雪侠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地震速报
  • 3篇速报
  • 2篇震中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形
  • 1篇地震波形数据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模型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站
  • 1篇地震图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地震危险性评...
  • 1篇地震信息
  • 1篇地震应急
  • 1篇地震应急指挥
  • 1篇地震应急指挥...
  • 1篇地震震中

机构

  • 7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7篇辛雪侠
  • 3篇奚冲霄
  • 2篇白永福
  • 2篇徐平
  • 2篇武安绪
  • 2篇李春连
  • 1篇季红
  • 1篇林向东
  • 1篇吕春来
  • 1篇王春媛
  • 1篇赵文忠
  • 1篇乔振英
  • 1篇乔永军
  • 1篇吴培稚
  • 1篇李国江
  • 1篇董鸿燕
  • 1篇王力
  • 1篇武敏捷
  • 1篇马志明
  • 1篇黎长维

传媒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首都圈地区震源机制解综合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1月~2010年6月619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依据区域构造特征将首都圈划分为3个区域,用聚类统计方法中的最长距离法对各分区的机制解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各分区的构造应力张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E-NEE向,T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W-NWW向,绝大多数地震震源处的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破裂以水平走滑为主。首都圈西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75°,中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62°,东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向挤压为主要特征。
武敏捷武安绪徐平林向东董鸿燕辛雪侠李腊月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应力张量首都圈
北京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徐平季红吴培稚温建农王力乔永军武安绪李文生兰从欣白永福王春媛辛雪侠黎长维马志明柴金翼赵文忠乔振英李国江
该项目是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北京市部分的窗口项目,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害现场第一手资料由地震现场震情和灾情系统通过网络、卫星等手段传到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系统汇集地震现场、地震监测、地震前兆、分析预报、震...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应急指挥防震减灾
地震速报信息软件产品开发技术介绍
2022年
地震速报信息准确快速的发布是衡量地震行业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标准,同时也是地震系统社会服务能力的体现。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各省地震局基于JOPENS系统和EQIM系统开发的地震速报信息软件产品及其地震辅助产品,对地震速报信息软件产品开发技术进行介绍,为开发者实现地震速报及相关信息快速发布,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系统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奚冲霄高翔辛雪侠李春连
北京市地震局非天然地震事件信息发布服务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非天然地震"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国内相继发生多起非天然地震事件,如天津港和江苏响水爆炸事件、西藏江达山体滑坡事件以及山东郓城冲击地压事件等,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王凌等,2020)。非天然地震事件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9年,为进一步规范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核实流程,提高地震监测台网社会服务能力,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组织有关部门编制《<非天然地震事件专报>模板及编制规程》。若有符合条件的非天然地震事件发生,将按照该规程以专报形式报送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奚冲霄李春连辛雪侠
20世纪早期北极的地震活动:1904~1920年地震的重定位
2020年
发表于20世纪前半叶的20世纪初北极地震震源参数,至今仍被用来绘制仪器测定地震的震中图。然而,它们所依据的报告并没有使用那个时期运行的所有地震台站的数据,而且基于的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近似概念。为了创建一个可靠的全新定位目录,我们重新定位了从20世纪早期开始在北极地区记录的地震。我们收集了全球台网所有可用的地震报告,包括国际地震中心—全球地震模型(ISCGEM)目录、欧洲地震图计划(EuroSeismos)项目、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调查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获得的数据等,并采用改进的广义波束形成方法和ak135速度模型进行重定位。在北极地区的25次地震中,有18次采用了这种重新定位程序。一些地震的新坐标被证明与以前确定的坐标有显著不同。因此,这可能对弱地震活动频繁的北地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地区的最终地震危险性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大多数重新定位的地震震中都位于北极的主要地震带,即洋中脊、斯瓦尔巴群岛和拉普捷夫海大陆架。1914年10月14日的一次震级为MW(ISCGEM)=6.6的地震,发生在法兰士维多利亚地堑附近“海陆”过渡区的巴伦支海大陆架上。
A.N.MorozovN.V.VaganovaE.V.ShakhovaY.V.KonechnayaV.E.AsmingG.N.AntonovskayaZ.A.Evtyugina辛雪侠高翔(译)吕春来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模型地震台站地震震中地震图洋中脊
北京市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信息服务系统被引量:7
2019年
基于JOPENS数据处理系统,利用C#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软件实现地震速报和地震目录数据服务功能。利用该软件,实现地震速报信息实时监控和采集,建立北京市地震局地震速报数据库,实现北京及首都圈地区最新地震速报数据获取和地图显示,并自动生成地震速报卡;统计强震后发生的余震,自动生成余震报告;综合检索地震目录数据库,实现查询结果的图形化显示。
奚冲霄白永福辛雪侠于辰飞刘海天
关键词:地震速报MYSQL百度地图API
众包触发快速可靠的地震定位
2020年
在许多情况下,地震发生后通常需要几分钟时间才能在线发布地震位置。通过监视众多网站、应用程序(App)或推特(Twitter),可以使用众包检测地震波形数据中的地震,并降低误检风险,从而加快有感地震的信息发布。我们展示了这种低成本的方法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布快速可靠的地震信息。我们利用2016~2017年期间发生的地震对该系统进行了回溯性测试,发现在103s以内成功地确定了50%的地震,比GEOFON快了76s,比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的发布时间快了271s,90%的地震位置与最终震中相差在54km以内。
R.J.SteedA.FuenzalidaR.BossuI.BondarA.HeinlooA.DupontJ.SaulA.Strollo辛雪侠高翔(译)房立华
关键词:地震中心有感地震地震定位地震波形数据地震信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