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晓东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1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区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 1篇腰部
  • 1篇腰部疼痛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硬脊膜外血肿
  • 1篇张力性
  • 1篇张力性气颅
  • 1篇症状
  • 1篇中动脉
  • 1篇神经干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41...
  • 1篇解放军第二六...

作者

  • 8篇邓晓东
  • 8篇应奇
  • 3篇徐小龙
  • 2篇钱磊
  • 2篇侯增欣
  • 2篇高荣帅
  • 2篇王翱
  • 2篇王毛毛
  • 1篇周健銮
  • 1篇金婷妍
  • 1篇鲁守龙
  • 1篇王思瑞

传媒

  • 4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8
  • 4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困难及前景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侧脑室的室下带及海马齿状回产生新的神经能力却在下降,其机制现在不是很清楚,可能是与成人大脑老化过程中内部的一些改变有关。成人大脑与婴幼儿大脑相比,其神经发生的能力显著下降,而老化的大脑内部结构功能的改变及有害产物增加、信号转导通路异常等一系列的内环境的改变都抑制了神经的发生,退行性疾病则更加剧了这种抑制效应,这也致使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应用中受到限制。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成功之前,必须清楚认识成人大脑、老化大脑和退行性病变的大脑内部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及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作用,鉴于这一点,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几年对成人大脑及病变大脑内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神经干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邓晓东徐小龙王翱应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退行性疾病
无脑实质出血颅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其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无脑实质出血颅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无脑实质异常的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影像学诊断表现,分析其创伤机制、并发症及预后。结果:37例患者CT或MRI检查均无脑实质出血表现,9例(24%)见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84%1)出现于6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病例中颅骨凹陷性骨折19例,线性骨折18例,GCS评分均10~15分。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无脑实质出血颅骨骨折主要见于老年人,因其颅骨含钙量少,蛛网膜下腔较大,轻度外力可使颅骨骨折而不致损伤脑实质,临床表现轻微,预后好。
应奇徐小龙钱磊邓晓东
关键词:颅骨骨折脑损伤
共济失调术后并发张力性气颅42例临床分析
2007年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42例颅内积气患者,男33例,女9例;年龄8-63岁,平均46岁;积气量20-250ml;积气部位:双额极、颞极21例,双侧脑室和第三脑室9例,天幕和环池、桥池、枕大池5例,多部位7例;症状:单纯头痛16例,伴恶心、呕吐和精神症状21例,伴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5例;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h至7d;治疗:经皮椎颅穿刺抽气36例;穿刺时间:术后3h至12d;保守治疗6例。治疗方法:如颅内积气已明确,且积气量大于30m1应根据积气部位及早穿刺抽气减压。双额颞极积气多采用额极椎颅内穿刺抽气,穿刺时进针不宜过深,刺破硬膜即可,以免损伤脑皮质血管引起颅内出血。抽气时用稍大的注射器缓慢抽吸,
应奇侯增欣高荣帅邓晓东
关键词:张力性气颅术后并发共济失调穿刺抽气颅内积气精神症状
颅脑外伤后发生高热的原因分析与治疗(附49例报告)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患者高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热原因及处理方法,并比较中、重度脑外伤发热的差异。结果:肺部感染发热15例(30.6%,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9例,占18.4%),术区(伤口、颅内)感染发热3例(6.1%),深静脉置管感染1例(2.0%),脱水热13例(26.5%),中枢性高热17例(34.7%)。治疗包括给予各种退热药、补充血容量、广谱抗生素、亚低温等综合治疗。35例发热好转,14例呈植物生存或死亡。重度脑外伤高热以中枢型高热为主。结论:脑外伤后高热病因有感染、中枢性、脱水热3种,不同病因应用不同治疗,以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
应奇王毛毛徐小龙邓晓东王翱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热病因
去骨瓣减压手术在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脑灌注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术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21.5±2.5)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灌注压(63.5±2.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5)vs(11.6±2.6)P〈0.05];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死率为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缺失,降低其病死率,值得于临床推广使用。
邓晓东应奇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颅内压随机对照试验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例
2008年
患者,男,50岁,于2006年11月14日清晨,在坐位时突发颈项强直疼痛,随即感觉腰部酸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不久即感觉运动丧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脊髓出血”,2006年11月17日以突发性颈腰部疼痛伴双下肢进行性感觉运动障碍转入我院。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醒,颈项强直,双上肢感觉运动正常,双下肢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消失,肌张力下降,肌力0级,双膝、跟腱反射消失,
邓晓东周健銮鲁守龙应奇
关键词:硬脊膜外血肿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组织钳,包括通过螺丝相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中:所述第一钳体的头部设有呈弯爪状的第一钳头,尾部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手柄;所述第二钳体的头部设有弯爪状的第二钳头...
王毛毛邓晓东金婷妍应奇孙能强钱磊
文献传递
星形细胞瘤内并存脑囊虫1例
2007年
应奇侯增欣邓晓东高荣帅王思瑞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脑囊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