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顺民

作品数:31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骨折
  • 11篇手术
  • 11篇内固定
  • 7篇手术治疗
  • 6篇腰椎
  • 6篇颈椎
  • 6篇后路
  • 5篇胸腰椎
  • 5篇植骨
  • 5篇疗效
  • 5篇固定术
  • 5篇复位
  • 4篇髂骨
  • 4篇髂骨块
  • 4篇内固定术
  • 4篇脊髓
  • 4篇骨块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植骨结合

机构

  • 22篇解放军第98...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湖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1篇邢顺民
  • 25篇谭俊铭
  • 14篇陈德纯
  • 13篇王朝阳
  • 11篇何翔
  • 11篇申练兵
  • 11篇来津
  • 8篇时国华
  • 6篇苏加向
  • 5篇廖腾
  • 5篇冯炜
  • 5篇王金鑫
  • 4篇梁再跃
  • 4篇张颉锋
  • 4篇于健
  • 4篇王朝阳
  • 4篇赖爱宁
  • 2篇朱亚中
  • 2篇邱一华
  • 2篇安智全

传媒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2009年全...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尺神经沟置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尺神经沟置针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8~2004年采用该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46例,术后测量BA角(Baumann角),于1年时按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BA角(72.5±3.5)°,随访1年总优良率98%,无肘内翻畸形,无继发尺神经损伤。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防止骨折远端继发尺偏移位,维持BA角,防止其增大,有效地避免了肘内翻的发生。尺神经前置可有效地防止继发尺神经损伤。
朱亚中徐惠芬邢顺民冯炜陈金富卢一生
关键词:尺神经沟髁上骨折肱骨
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组(采用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33例)和双节段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固定,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4个月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24个月OD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双节段固定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何翔来津邢顺民王东旭谭俊铭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例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比较手术前后Masato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Masato神经损伤评分明显改善,无加重病例发生,磁共振检查:椎管无明显狭窄。结论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诊断明确后都应及早地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后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充分彻底的骶管探查减压并修复损伤的马尾神经,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杨雷方良勤邢顺民来津范国涛谭俊铭
关键词: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手术治疗
髂骨块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骨折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评价髂骨块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4月收治54例57足跟骨骨折,行髂骨块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术后骨折复位、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0.4个月,术后Gissane角及Bohler角均恢复,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Maryland评定标准,优39足,良14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为92.98%。结论选择髂骨块植骨治疗跟骨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直接恢复跟骨的Gissane角及Bohler角,可减少外固定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赖爱宁王朝阳梁再跃冯炜邢顺民于健
关键词:髂骨块植骨内固定跟骨骨折
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后路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分析了早期颈后路切除减压融合治疗18例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患者。方法术前常规X线、CT和MRI检查,其中11例患者存在异常T2加权MRI信号,手术前后分别行Nurick和Niu系统评估。随访6个月-5.5年,平均2.4年。结果平均Niu评分由术前6.22(5-7)提高到术后4.72(3-7),15例患者(83.3%)的最后随访示Nurick评分至少提高Ⅰ级,3例无明显改善和恶化。术后6例患者仍存在T2加权MRI信号异常。结论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早期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融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疗效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谭俊铭王朝阳陈德纯邢顺民申练兵苏加向廖腾时国华何翔王金鑫来津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板切除术内固定
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不同数量骨折碎片的桡骨头骨折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研究比较假体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不同数量骨折碎片的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院自2006-02—2013-04诊治桡骨头骨折42例,根据骨折碎片的数量分为2组。Ⅰ组22例(骨折碎片〉3个):12例行假体置换(ⅠA组),1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ⅠB组)。Ⅱ组20例(骨折碎片≤3个):12例行假体置换(ⅡA组),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ⅡB组)。结果 2组术后平均随访28.5(15-35)个月。Ⅰ组:22例均获骨性愈合,ⅠA组和Ⅰ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A组在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提携角和尺侧位移以及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ⅠB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20例均获骨性愈合,ⅡB组和ⅡA组在VAS评分、尺侧位移、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提携角、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桡骨头骨折碎片〉3个时假体置换的治疗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碎片≤3个时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邢顺民来津杨雷何翔陈翰林常维东谭俊铭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假体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后路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比较。方法对55例AO分类为A型及部分B1、B2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后路手术,伤椎置钉;其中一组(A组)以单纯后方轴向撑开复位骨折椎体;另一组(B组)以伤椎椎弓根螺钉按撬拨、矫形原理恢复生理弧度及椎体高度,再适当撑开或不撑开,分别从伤椎前缘压缩比、侧位Cobb角、椎管面积比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比、Cobb角及椎管面积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前缘压缩比和Cobb角恢复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并且无后方韧带复合结果过撑现象。结论伤椎置钉技术对胸腰爆裂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即时复位效果,但通过伤椎螺钉撬拨复位优于单纯后方轴向撑开。
陈德纯时国华谭俊铭王朝阳邢顺民
关键词:胸腰椎脊柱骨折复位
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与距骨骨折手术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本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距骨骨折患者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33.8±10.2)岁;其中距骨体骨折27例,距骨颈骨折1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手术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距骨骨折部位、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6±0.4)年,术后优良率为55.5%。不同骨折复位患者术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复位情况、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P〈0.05)。结论距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有助于距骨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
来津谭俊铭申练兵邢顺民何翔王金鑫张颉锋
关键词:骨折外科学距骨
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凝血系统有关指标在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术前24 h与术后24、72 h的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C(血小板计数)等凝血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深静脉血栓(DVT)形成16例,术前24 h与术后24、72 h的FIB、APTT、PLC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DVT组与非DVT组患者发现,术前FIB与APTT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72 h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APTT、PLC凝血系统指标可作为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DVT形成的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DVT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申练兵谭俊铭王金鑫张颉锋方良勤邢顺民何翔来津
关键词:凝血系统骨科大手术DVT
髂骨块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骨折
跟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对于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折如治疗不当可可遗留持续性疼痛及严重的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手术治疗跟骨骨折越来越得到多数学者认可,而对于跟骨骨折手术出现骨缺损时,对是否植骨、植骨材料、如何...
赖爱宁王朝阳梁再跃冯炜邢顺民于健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