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哲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色素P450-2J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牛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 2007年
- 目的:克隆大鼠CYP2J3基因并构建Pcdna3.1(+)-CYP2J3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牛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同济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提取大鼠肝脏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形成CYP2J3C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全长分别是1228bp和345bp。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连接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扩增出大鼠CYP2J3基因全长ORF序列。用KpnI、Not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入pbluescriptSK(+)克隆载体,通过限制酶切位点AflⅡ剔除假基因CYP2J3P1,取酶切正确的pbluescriptSK(+)-CYP2J3重组质粒进行CYP2J3基因全长测序,检测到不含假基因序列。用KpnI,NotI将CYP2J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DNA3.1(+)。用脂质体转染牛内皮细胞,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其在牛内皮细胞表达。结果: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成功克隆出CYP2J3基因A片段,全长1228bp;B片段,全长345bp,并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获得CYP2J3基因ORF全长序列。将CYP2J3基因ORF全长序列克隆入pbluescriptSK(+)克隆载体,通过AflⅡ酶切位点筛选出含有CYP2J3基因的克隆质粒。全长测序CYP2J3基因,测序结果与基因GenBank提交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YP2J3。通过脂质体转染牛内皮细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CYP2J3后的牛内皮细胞能稳定有效表达CYP2J3蛋白。结论:实验成功克隆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获得CYP2J3基因,并成功构建Pcdna3.1(+)-CYP2J3真核表达载体,为CYP2J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想工具。
- 闫哲李仁立汪道文
- 关键词: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反应转染基因表达
- 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与循环微粒的关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循环微粒(MPs)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行冠脉造影术提示为中-重度狭窄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的空腹静脉血;通过两步离心法提取两组MPs并检测其浓度,分析实验组FFR和MPs的关系,最后检测不同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MPs(相同浓度)对离体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体内MPs含量与FFR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Ps抑制离体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实验组MPs抑制血管舒张功能和NO产生的能力与FFR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MPs含量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能力与冠脉缺血程度呈正相关,MPs含量的高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进一步验证了MPs有作为内皮功能受损标志物的潜能。
- 从国彬张涛王恩漫闫哲李向阳
-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一氧化氮血管舒张功能
- 不健康生活方式对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健康生活方式对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共计170例。根据患者有无不健康生活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98例,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吸烟、熬夜、运动少。B组患者72例,经调查患者无不健康生活方式。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9个月随访最小管腔直径(MLD),支架植入部位参考血管直径(RD)、再狭窄率(DS);统计分析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检测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术后9个月随访两组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1.3±1.0)mm VS(2.4±0.4)mm]和再狭窄率[(56±33)%VS(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9个月TLR为15.4%,TVR为14.6%;B组随访9个月TLR为6.2%,TVR为3.8%。两组在TLR和T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5.26±1.06)VS(4.36±1.14)mmol/L;(2.87±0.84)VS(2.46±0.65)mmol/L;(2.66±1.30)VS(1.96±1.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
- 闫哲豆颖孙福成
- 关键词:不健康生活方式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细胞色素P450-2J3基因干预对果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 研究背景与目的:Hwang等首次报道高果糖饮食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血压。Zavarom和Tobey等研究发现,高果糖饮食也能引起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在确定果糖产生此效应试验中,35-72%果糖饮食或者饮用1...
- 闫哲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
- 文献传递
- 膀胱副节瘤临床诊治与病理特点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膀胱副节瘤临床诊治与病理特点。方法 5例膀胱副节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膀胱副节瘤临床诊治与病理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术中出血量为61~253 ml。切除肿瘤完整,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1.6~2.6 cm,表面无明显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者黄褐色。3例术前血压升高,术后血压在3 d内降至正常范围。本组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0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48个月发生腰椎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现象。结论膀胱副节瘤较为罕见,诊断时应重视临床表现,例如与排尿有关的头晕、头痛等高血压发作症状及肉眼血尿等,同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利于对本病进行诊断及鉴别,术前不主张活检,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术后重视随访。
- 豆颖闫哲
- 关键词:手术病理诊断
- CYP2J3基因对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P450-CYP2J3基因对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2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摄入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模型,经尾静脉注入pcDNA3.1-CYP2J3重组质粒。3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对照组、pcDNA3.1质粒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pcDNA3.1质粒干预组,各6只。各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和饮水。基因注入1周测量血压,1次/周,每次测量5次,取平均值。基因注入2周测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纳入动物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大鼠在CYP2J3基因导入后第7天出现血压明显下降,最大降压效应在导入基因后第14~21天,其降压效应持续3周以上,与pcDNA3.1质粒干预对照组对比血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5.7±0.5),(137.8±0.6)mmHg,P<0.05]。②CYP2J3基因导入2周后,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与PCDNA3.1质粒干预组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9.89±0.41),(14.22±0.55)mIU/L,P<0.05],接近各个对照组。结论:果糖可以诱导大鼠发生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CYP2J3基因导入后可以降低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 闫哲彭娜李仁立
-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疗法胰岛素抗药性
- 细胞色素P450-2J3基因干预对果糖诱导胰岛素抗合并高血压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一部分高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合并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研究背景与目的:Hwang等首次报道高果糖饮食可以诱导大鼠产生高血压。Zavarom和Tobey等研究发现,高果糖饮食也能引起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和高甘...
- 闫哲
- 关键词:果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对中老年男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对中老年男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72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94例)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适时植入药物涂层支架。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量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性功能,统计治疗前后每个月性交次数。心绞痛评价采用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心功能评价指标采用6min步行试验结束时患者心率变化及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冠状动脉介人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IIFE-5总分、性交满意度评分、性交次数、CCS心绞痛分级较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20.58±7.36)分比(16.38±6.35)分、(4.32±1.38)分比(2.51±1.89)分、(613±3.2)次/月比(3.5±1.6)次/月、(1.10±0.43)级比(2.50±1.1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min步行试验距离和试验结束时心率、LVEF较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386±82)m比(281±86)m、(95±18)次,min比(122±25)次,min、(65.2±11.2)%比(55.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对于中老年男性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和性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增加了患者性生活时的运动耐量和减少性生活时心绞痛发作。
- 闫哲豆颖王明太孙福成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性生活质量
- 大鼠细胞色素P450-2J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克隆大鼠CYP2 J3基因并构建pcDNA 3.1(+)-CYP2 J3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大鼠肝脏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OE-PCR)扩增大鼠CYP2 J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用W estern b lotting鉴定其在293细胞表达。结果运用RT-PCR和OE-PCR获得CYP2 J3基因开放读码框架(ORF)全长序列,经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基因Gen Bank提交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CYP2 J3。W estern b 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cD-NA 3.1(+)-CYP2 J3后的293细胞能稳定有效表达CYP2 J3蛋白。结论大鼠CYP2 J3基因的成功克隆以及pcDNA3.1(+)-CYP2 J3载体的成功构建,为CYP2 J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工具。
- 闫哲王明太李仁立汪道文
- 关键词: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反应转染基因表达
- 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对冠心病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作用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对冠心病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1例,其中66例患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65例患者使用兰索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50例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雷贝拉唑组).入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检测各组血小板聚集阈值(PATI)、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蛋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ADP-PATI为(3.47±0.96)μmol/L,兰索拉唑组为(3.28±1.05)μmol/L,雷贝拉唑组为(3.32±0.83)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蛋白-PATI、血小板聚集率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期间,联合应用兰索拉唑或雷贝拉唑治疗并不影响抗血小板作用.
- 闫哲豆颖王明太孙福成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兰索拉唑雷贝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