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圣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5篇疗效
  • 4篇术后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粘连
  • 3篇丝裂霉
  • 3篇丝裂霉素
  • 3篇丝裂霉素C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椎板
  • 3篇椎板切除
  • 3篇椎板切除术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
  • 3篇安全性
  • 2篇手术

机构

  • 15篇如东县人民医...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作者

  • 16篇陆圣华
  • 6篇缪国平
  • 3篇孙琳婧
  • 3篇曹晓建
  • 2篇王立新
  • 1篇滕皋军
  • 1篇臧凤超
  • 1篇秦晓东
  • 1篇孙钰
  • 1篇缪永辉
  • 1篇唐锦荣
  • 1篇顾海军
  • 1篇徐冠华
  • 1篇张弛
  • 1篇张伟
  • 1篇曹军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抽取45例作研究对象,并遵从随机抽签原则分组,研究组(n=23)应用PFNA内固定术式,对照组(n=22)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负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95.65%,并发症发生率是4.35%,平均负重时间是(5.51±0.95)周;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72.73%,并发症发生率是31.82%,平均负重时间是(7.36±1.28)周,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且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高,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陆圣华缪国平朱爱杰
关键词:PFNA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
一种骨科手术腿部临床支撑辅助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手术腿部临床支撑辅助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架体通过固定装置与手术床固定连接;具有升降功能的腿部支撑架,所述腿部支撑架滑动连接在架体的侧面;具有升降功能的操作台,所...
陆圣华陈海磊朱爱杰
文献传递
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12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诊治疗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抽选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差异性,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功能评分变化,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56.45±8.48)min、骨折愈合时间(3.13±0.45)个月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95.68±11.12)mL、术后引流量(165.35±15.13)mL少于对照组,术中透视频率(3.41±1.02)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83、15.661、4.794、15.502、16.77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足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足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具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运用并推广。
陆圣华朱爱杰
关键词:安全性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7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2)及对照组(n=23)。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同时行单节段的植骨融合;对照组采用四钉固定术治疗。记录并统计两组不同时间段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变化;依据Frankel分级评定两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变化;采用巴塞尔指数(BI)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呈明显的降低状态(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陆圣华缪国平朱爱杰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日常生活能力
INFIX治疗闭合性非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内置外固定支架(INFIX)治疗闭合性非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非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INFIX组(35例)和外固定支架组(30例)。采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采用Lowa评分和Majeed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INFIX组愈合时间短[(9.63±1.50)周vs.(11.10±2.25)周](P<0.05),术后切口或钉道感染率低(2.86%vs.40.00%)(P<0.05),而Matta优良率(88.57%vs.66.67%)、Lowa优良率(97.14%vs.76.67%)和Majeed评分[(83.11±8.87)分vs.(64.93±12.45)分]高(P<0.05)。结论与外固定支架比较,INFIX治疗闭合性非稳定型骨盆骨折疗效较好。
朱爱杰陆圣华缪国平秦晓东徐冠华
关键词:骨盆骨折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髋部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老年患者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85岁,体重52~83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0)和AHH(H组,n=20)。硬膜外麻醉前,经右颈内静脉H组以15~20 ml/(kg.h)的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C组按0.7~0.8 ml/(kg.h)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补液时间均为1 h。分别于入室开放静脉后(T0)、术毕(T2)、术后1 d时(T3)抽取两组肘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浓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另每组于补液1 h后(T1),抽取静脉血2 ml测定HCT。术中记录T0及T1时两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术前1 d及术后7 d时探测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检查是否有下肢DVT形成。结果:T0及T1时两组CVP、HCT均在正常范围内。与T0比较,T2及T3时H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C组T2及T3时血浆黏度降低且T3时D-二聚体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T2及T3时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T3时H组D-二聚体降低(P<0.05)。术后7 d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C组DVT发生率为55%,H组为15%,H组DVT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术前AHH能改善髋部手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孙琳婧陆圣华缪永辉唐锦荣仇惠斌
关键词:血液稀释羟乙基淀粉老年患者静脉血栓形成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双Endobuuon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住院手术患者3l例,采用切开复位双Endobuaon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7个月。结果: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26例,良5例,治疗优良率100%。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效果好,具有对肩锁关节功能干扰少、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内固定不必取出等优点。
陆圣华孙琳婧缪国平曹军
关键词:疗效
AO钛缆系统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钛缆系统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11月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住院手术患者24例,均为新鲜脱位,采用AO钛缆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作喙锁韧带修补。结果:24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8.7个月,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9例,良5例,治疗优良率100%。结论:AO钛缆系统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效果优良,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且钛缆生物相容性佳,避免了二次取出手术。
顾海军陆圣华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疗效
丝裂霉素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的量效关系及其使用安全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分别切除L1椎板,术中各组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A组)或0.1mg/ml(B组)、0.3mg/ml(C组)、0.5mg/ml(D组)、0.7mg/ml(E组)的MM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min。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分别测定其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术后4周处死大鼠,切取手术段脊柱,肉眼观察硬膜外粘连程度,行硬膜外瘢痕组织羟脯氨酸(HOP)含量测定、胶原组织面积测定及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A组应用生理盐水前后及B、C、D、E组应用MMC前后SEP潜伏期无明显改变。D、E组与A、B、C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胶原面积减少,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硬脊膜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变轻,HOP含量降低,成纤维细胞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间及B、C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mg/ml浓度的MMC对预防大鼠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粘连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且使用安全。
陆圣华孙琳婧张弛曹晓建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硬膜丝裂霉素C量效关系安全性
一种上肢骨折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骨折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件(1)、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内的固定组件、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上的吊带组件,所述支撑件(1)长度方向两端和上端开口,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件(1)内呈中空圆柱...
朱爱杰陆圣华陈海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