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抗松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海马
  • 5篇中耳
  • 5篇慢性
  • 4篇肾上腺
  • 4篇肾上腺皮质
  • 4篇肾上腺皮质激...
  • 4篇皮质
  • 4篇皮质激素
  • 4篇切除
  • 4篇内镜
  • 4篇激素
  • 4篇激素释放
  • 4篇促肾上腺皮质...
  • 4篇促肾上腺皮质...
  • 3篇胆脂瘤
  • 3篇行为学
  • 3篇噪声暴露
  • 3篇脂瘤
  • 3篇中耳胆脂瘤
  • 3篇水杨酸钠

机构

  • 1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0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贵阳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杭州诺尔康神...

作者

  • 21篇陈抗松
  • 9篇廖华
  • 9篇虞幼军
  • 6篇杨希林
  • 6篇刘振
  • 6篇王博琛
  • 5篇陈建新
  • 5篇孙恺
  • 4篇郑立岗
  • 4篇杨琨
  • 4篇王跃建
  • 4篇解为全
  • 3篇林枫
  • 3篇邹团明
  • 3篇陈俊明
  • 2篇谭玲梅
  • 2篇刘行
  • 1篇吴莎
  • 1篇潘爱珍
  • 1篇王高华

传媒

  • 7篇听力学及言语...
  • 5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第九次全国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蛋白表达的改变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4 h,持续28 d;氟西汀组(C组):噪声暴露的条件和时间与噪声组相同,每天噪声暴露后即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g/kg的氟西汀,持续28 d,噪声暴露前1 d、第7、14、28 d观察大鼠的旷场行为并检测ABR反应阈,实验前后记录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最后断头取脑,剥离大鼠海马,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RF表达。结果第7、14、28 d,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表现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大鼠与噪声组比较,旷场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暴露28d后,与对照组相较,噪声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噪声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其ABR反应阈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海马CR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但较噪声组表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噪声暴露可使大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抗抑郁剂能改善这些行为的改变。海马CRF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噪声应激所致的大鼠行为学变化。
陈抗松杨琨杨希林陈建新廖华
关键词:应激动物行为学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囊肿前壁切除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前至少进行过一次穿刺抽液及石膏加压治疗后复发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前壁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囊肿前壁切除的患者切口均于14d后愈合,随访3月~7年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囊肿前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可靠,不易复发。
郑立岗林枫虞幼军刘振陈俊明陈抗松王跃建
关键词:耳廓假性囊肿
咽与食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咽及食管异物的MSCT表现、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因"进食后出现咽部异物感"行MSCT检查的患者68例,以内镜及随访为确诊金标准,统计MSCI对咽食管异物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漏诊率和误诊率,分析MSCT征象和漏诊误诊原因。结果:本研究MSCT诊断异物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1%、准确度为92%,CT还可以明确异物位置、形态、走形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另一方面,MDCT存在6%漏诊率和8%的误诊率,漏诊和误诊主要出现在对细小异物和等低密度异物的识别。结论:MSCT对咽与食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且为快捷无创性检查,有望作为咽与食管异物诊断的首选方法,但需要警惕细小异物和等低密度异物,合适的扫描条件、细致的观察、详细的病史问询可降低漏诊误诊率。
李勤祥潘爱珍高明勇陈涛周涛陈抗松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计算机体层成像
耳内镜下异体真皮基质内植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异体真皮基质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1耳)在耳内镜下应用异体真皮基质内植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鼓膜穿孔愈合率,并比较手术前后言语频率气导平均听阈。结果 51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时鼓膜穿孔愈合48例(94.12%,48/51),穿孔未愈合3例;术前言语频率纯音气导平均听阈29.00±7.43dB HL,术后3月时为12.89±7.49dB HL,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01)。结论耳内镜下异体真皮基质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率高,听力提高明显。
郑立岗虞幼军刘振梁海荣林枫王跃建陈俊明孙恺王博琛陈抗松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耳内镜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一期切除术被引量:10
2017年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第一鳃沟的遗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无继发感染,通常不需处理。对于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传统的做法是先控制急性炎症,局部有脓肿者予以切开排脓,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彻底切除。但这种治疗方式需多次门诊就诊,且切开排脓后需反复换药冲洗脓腔疼痛明显,治疗周期往往需1~3个月。
郑立岗虞幼军陈抗松王博琛赖彦冰刘振王跃建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治疗
耳内镜下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的分期手术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分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儿童单侧中耳胆脂瘤患者在耳内镜下进行一期鼓膜切除、取出听骨链及清理胆脂瘤病变,3~6个月后于耳内镜下行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及鼓膜修补,分析耳内镜下分期手术的效果及体会。结果二期术后随访半年,5例患儿术耳平均气导听阈为28.32±1.17 dB HL,平均气骨导差为15.66±3.21 dB,与术前(42±3.79 dB HL)比较听力明显提高(P<0.01),复查鼓膜移植物在位、愈合良好,无内陷或穿孔。结论耳内镜下分期手术治疗儿童局限性中耳胆脂瘤能明显减少手术对中耳及乳突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术后患者听力提高及鼓膜愈合效果好。
陈抗松虞幼军赖彦冰王博琛郑立岗刘振
关键词:耳内镜儿童中耳胆脂瘤分期手术
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式,探讨各种植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在3例甲醛固定的成人正常颞骨标本开展新手术方式,并测量相关参数。结果所有标本均在耳内镜下显露圆窗龛,并植入电极,未开放乳突气房和损伤鼓索神经、面神经。圆窗膜外侧缘到鼓索神经出骨性鼓环处距离(a)5.47±0.11mm;圆窗下缘到外耳道下壁6点电极骨槽骨性鼓环端距离(b)5.62±0.43mm;外耳道下壁长度(c)12.63±0.99mm;面神经乳突段到外耳道下壁电极骨槽的最短距离(d)4.65±0.50mm;外耳道上壁长度(e)17.02±1.52mm。结论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快捷且容易学习的具有可行性的新手术方式,对显微镜下圆窗显露不满意等复杂病例更具有其优势,但其具体效果尚待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并且对于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王博琛赖彦冰虞幼军侯昭晖陈抗松柴斌王跃建
关键词:耳蜗植入耳内镜外耳道
头孢曲松对抑郁模型C57小鼠行为及海马谷氨酸转运体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对抑郁模型C57小鼠行为及海马谷氨酸转运体1蛋白表达(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头孢曲松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CUS组(B组)、CUS+头孢曲松组(C组)各10只.CUS组、CUS+头孢曲松组进行连续21 d,2次/d的CUS应激、随后给予CUS+头孢曲松组小鼠头孢曲松21 d的治疗,对照组和CUS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小鼠应激前、应激后及头孢曲松治疗后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的变化,同时在行为学测试结束后使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3组小鼠海马G L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应激21 d后CUS组和CUS+头孢曲松组小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CUS+头孢曲松组小鼠经头孢曲松治疗21 d后糖水偏好(78.74±3.54)%,总行程(6818.35±505.14) cm,平均移动速度(12.36±0.89) cm/s,直立次数(58.20±4.05)次,与CUS组[(59.46±2.75)%、(2931.71±271.89) cm、(5.84±0.42) cm/s、(26.20±2.62)次]比较有明显改善(R0.05).(2)免疫印迹分析显示,CUS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海马GLT-1蛋白表达下降(P<0.05),经头孢曲松治疗后,小鼠海马GLT-1蛋白表达比CU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头孢曲松对CU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慢性应激(CUS)下调小鼠海马GLT-1蛋白表达水平,而头孢曲松上调GLT-1蛋白表达水平,GLT-1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头孢曲松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
陈建新姚丽华王惠玲刘忠纯王晓萍陈抗松王高华
关键词:头孢曲松C57小鼠海马抑郁
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的行为学及听性脑干反应改变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和听性脑干反应的改变,探讨耳鸣与精神行为异常的关系。方法 1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盐水组和水杨酸组,每组6只。水杨酸组每天按时腹腔注射350mg/kg的水杨酸钠1次,连续28天,盐水组每天同一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各组大鼠注射前1天、注射第14、28天的旷场行为,并在实验前1天、注射第7、14、28天对水杨酸组大鼠进行ABR检测。结果注射水杨酸钠第14、28天,与盐水组和对照组比较,水杨酸组大鼠除粪便数量增加外,总行程、平均速度、直立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体重增长量、摄食量、24h液体消耗量和糖水偏爱均显著降低(P<0.01);盐水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旷场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杨酸组大鼠注射前和注射第7、14、28天ABR反应阈分别为36.67±4.08、50.00±5.48、64.17±8.61、75.00±4.47dB SP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第14天与注射前、注射第7天比较,水杨酸组大鼠ABR波Ⅰ、Ⅱ、Ⅲ、Ⅴ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各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第28天与注射前、注射第7天比较,各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第14天比较,各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Ⅴ、Ⅰ-Ⅴ波间期延长(P<0.05)。结论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的旷场行为表现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耳鸣对其精神心理的影响;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可导致大鼠ABR反应阈升高,波潜伏期延长。
陈抗松廖华杨希林陈建新解为全吴莎
关键词:水杨酸耳鸣动物行为学听性脑干反应
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脑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表达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水杨酸纳致耳鸣大鼠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表达,探讨其参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BR反应阈<30dB SPL的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21天,B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14天,C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天。给药前采用改良的饮水抑制法对各组大鼠进行条件反射训练,条件反射消退期开始注射水杨酸钠并检测各组大鼠饮水抑制率(R值);分别于给药前两天、首次给药后2h、给药结束后当天检测各组大鼠ABR反应阈,然后将大鼠处死并断头取脑,剥离海马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F在各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结果条件反射消退期1~3天A、B两组大鼠R值大于C组(P<0.05),证明耳鸣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首次给药后2h及给药结束后A、B两组ABR反应阈均较给药前提高了约30dB(P<0.05),但A、B两组间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海马区CRF表达量A组>B组>C组(P<0.05)。结论水杨酸钠注射致耳鸣大鼠的海马区情绪应激相关蛋白CRF表达增强,且随注射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提示CRF表达升高可能是边缘系统参与耳鸣的重要机制之一。
解为全廖华杨希林陈抗松邹哲飞李暐
关键词:水杨酸钠耳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海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