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成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2篇应用解剖学
  • 2篇应用解剖学研...
  • 2篇三脑室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颞下
  • 2篇颞下经
  • 2篇外科
  • 2篇显微解剖
  • 2篇显微外科
  • 2篇颅底
  • 2篇脑室
  • 2篇解剖学
  • 2篇口咽入路
  • 1篇第三脑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分叉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丹阳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0篇陈新成
  • 7篇刘宁
  • 6篇赵春生
  • 5篇骆慧
  • 4篇朱风仪
  • 4篇蒋健
  • 4篇周明卫
  • 2篇徐善水
  • 2篇吴旻
  • 2篇江晓春
  • 2篇邓引生
  • 2篇马振宇
  • 2篇方兴根
  • 2篇朱凤仪
  • 2篇王存祖
  • 2篇刘庆良
  • 2篇周强
  • 1篇徐光明
  • 1篇方景海
  • 1篇许慧中

传媒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安徽省第九次...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例血栓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2007年
陈新成王存祖骆慧史德志刘宁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颈内动脉瘤动脉分叉部诊治血栓形成
显微外科治疗枕大孔区肿瘤
2012年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治疗和病理证实的枕大孔区肿瘤16例,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远外侧入路5例。结果病理类型:脑膜瘤6例,神经鞘瘤9例,皮样囊肿1例。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4例。门诊随访3个月至5年,无症状10例,遗有颅神经功能障碍4例,生活自理1例,部分自理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疗效。
方景海吴旻徐光明邓引生陈新成
关键词:枕大孔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内镜下经口咽入路至颅颈交界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咽入路至颅颈交界区域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探讨经口咽至颅颈交界手术入路;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该入路的定位标志,即“路标”主要为寰椎前结节、齿突、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IX~Ⅻ对脑神经、椎动脉及其分支、延髓等;沿途“路标”构成该入路的操作路线图。结论(1)解剖数据对于临床手术具有参考价值;(2)应用不同角度的内镜,仅切开软腭足以达斜坡下部至第2颈推的范围,应用特殊手术器械可完成上述区域病变的治疗。
陈新成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蒋健骆慧
关键词:口咽入路颅颈交界区应用解剖学
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
目的: 研究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提供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十二例成人尸头,在5-25倍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测量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胼胝体的厚度、前联合后缘到室间孔后缘...
江晓春方兴根刘宁赵春生刘庆良马振宇周强朱凤仪周明卫陈新成徐善水
关键词:显微解剖三脑室脑室肿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颞下经下颌入路显露侧颅底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颞下经下颌入路应用解剖,为术中保护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用成人尸头10例(20侧),摹拟手术入路,解剖观察、测量相关结构,探求入路涉及的骨、肌肉和神经血管间的解剖关系。结果影响该入路暴露的主要结构包括面神经、腮腺、颧弓和下颌升支。颞下窝和翼腭窝血管神经丰富,茎突及其筋膜将咽旁间隙分为咽旁前和咽旁后间隙,后者容纳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和Ⅸ、Ⅹ、Ⅺ及Ⅻ对脑神经。结论颞下经下颌入路暴露充分,熟悉其应用解剖对手术治疗侧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蒋健刘宁朱风仪赵春生陈新成骆慧
关键词:侧颅底应用解剖学面神经颧弓
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提供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成人尸头,在5~25倍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测量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胼胝体的厚度、前联合后缘到室间孔后缘的距离、分离透明膈间腔、观察统计冠状缝前后的引流静脉。结果该入路可在直视下进入三脑室。(1)冠状缝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43.7mm,范围:40.1~45.9mm;(2)胼胝体厚度大约(5.1±1.6)mm,平均厚度:5.3mm;(3)前联合后缘至室间孔后缘的平均距离为10.2mm,范围:9.5~11.5mm;(4)三个标本没有分开透明膈间腔,在剩下的标本中,在高倍显微镜下用显微剥离子分开透明膈间腔;(5)冠状缝前5cm引流静脉很少,而冠状缝后引流到矢状窦的静脉却异常密集。结论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按生理间隙进入,直视下操作,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很小,是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最佳入路。
江晓春赵春生刘庆良马振宇周强朱凤仪周明卫陈新成徐善水方兴根刘宁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第三脑室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内窥镜下经口咽至中下斜坡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至中、下斜坡局部解剖学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0°、30°硬质内窥镜研究10例成人尸头,测量与入路相关的60具成人颅骨标本数据。结果斜坡常规开窗20 mm×30 mm,对应脑干侧前方的解剖结构为:口咽→咽后壁软组织→骨性标志(枕骨大孔前缘→下斜坡→咽结节→中斜坡)→硬脑膜→非骨性标志(VI^X II颅神经、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其之间解剖毗邻关系);切牙孔、前鼻棘、后鼻棘、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外口及舌下神经管外口的内侧缘至咽结节及后四项至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1.0±4.1、78.3±4.3、33.7±4.3、27.2±2.1、13.2±2.0、25.7±2.3、19.7±1.3、23.3±2.1、10.5±2.0、25.2±3.7、17.2±2.7 mm。结论应用内窥镜经口咽入路可完成中下斜坡脑干腹侧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以处理椎基底动脉瘤及体积较小且血供一般的病变为佳。
陈新成刘宁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蒋健骆慧
关键词:口咽入路斜坡神经内窥镜
鼠胚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帕金森的有潜力的方法之一。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纹状体移植对帕金森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及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定点注射毁损黑质纹状体的方法构建帕金森大鼠模型;向造模成功的大鼠纹状体内分别移植1×106(共计20μL)的第3代胚鼠神经干细胞或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帕金森大鼠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后3周,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移植干细胞的帕金森大鼠脑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增多,纹状体内可见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Hoechst33324d标记神经干细胞在移植针道附近最为密集,并向远隔部位迁徙。干细胞移植后8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移植干细胞的帕金森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明显增高(P<0.01)。说明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能够减轻6-羟基多巴胺引起的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改善大鼠的旋转行为。
蒋明陈新成吴旻邓引生陶轶
关键词:帕金森神经干细胞大鼠模型酪氨酸羟化酶
院前GCS中运动评分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Glasgow昏迷分级(GCS)中运动评分与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死亡率及愈合结果之间的关系,探讨运动评分应用于院前评估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TBI患者出院病历,统计患者到达急诊室时的GCS评分。预后指标包括ICU死亡率,存活者(生存时间超过1个月)ICU时间、出院时的Glas-gow结果分级(GOS)、伤后第6个月的GOS。结果:本组患者共140例,65例(46.4%)在ICU治疗期间死亡,入院时总GCS评分及睁眼、言语和运动评分与ICU死亡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其中最为相关的是总GCS、运动评分。生存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中,运动评分与出院时GOS和伤后第6个月GOS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评分越高,愈合结果越好。结论:GCS中运动评分与sTBI患者死亡率和愈合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替代总GCS,作为院前评估指标。
王存祖谢江宁常志英谢正兴许慧中丁德群陈冬云陈新成
关键词:颅脑外伤
颞下经下颌入路相关骨性结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与颞下经下颌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解剖,为扩大手术暴露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用成人尸头10例(20侧),经模拟手术后去除软组织,显露相关骨性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颧弓是暴露中颅底和颞下窝的关键,颧弓长度和下颌关节窝宽度分别为32.9±2.6mm和15.5±1.3mm;下颌孔位于下颌升支内侧面中央略偏后上方,下颌升支的斜行截骨安全且可以获得最佳的纵向暴露;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骨性结构复杂,腔隙众多且互为交通;茎突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其根部至颈静脉孔后缘仅2.95±0.25mm。结论颞下经下颌入路暴露充分,掌握相关骨性解剖对手术治疗侧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蒋健刘宁朱风仪赵春生陈新成骆慧
关键词:颞下经沟通性肿瘤扩大手术骨性解剖中颅底下颌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