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玲
- 作品数:70 被引量:153H指数:6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7、8号染色体异常及其预后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5、7、8号染色体异常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CCA)和FISH技术对45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分析,比较CCA和FISH技术检测5、7、8号染色体异常的情况,观察5、7、8号染色体正常和异常患者的转归。结果 CCA检出13例(28.89%)5、7、8号染色体异常,其中-5/5q-异常4例(8.89%),-7/7q-异常6例(13.33%),+8异常3例(6.66%)。FISH除证实CCA发现的5、7、8号染色体异常外,还检出2例有5q-,7q-和+8,异常检出率为42.22%。平均随访18个月,5、7、8号染色体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死亡率和转白率较高,平均平均生存期短。结论 CCA结合FISH技术能提高MDS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对于疾病诊断与鉴别、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 邓明凤黄俊黄知平唐元艳陈永玲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
- 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王昌富梅冰李琳芸彭长华彭家清陈永玲欧阳耀灵熊涛
- 该课题首先成功建立了检测GR亚型GR-α和GR-β表达水平的方法,即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法。该检测技术平台的开发国外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并通过上述方法分别检测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亚...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肾病综合征乙型病毒性肝炎
- 荆州地区810名0~14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荆州地区0~14岁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了解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方法采集810名参加健康体检0—14岁儿童全血标本,其中男性465名,女性345名,分为4个年龄组,0~1岁组169例,1~4岁组218例,4~7岁组190例,7~14岁组233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铜、锌、铁、钙和镁5种微量元素的水平。结果儿童全血中锌元素水平随儿童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5006)。荆州地区儿童微量元素锌缺乏率最高(28.27%),铁、钙缺乏率次之(分别为19.63%和16.79%),铜缺乏率较低(4.57%),锾未见缺乏。不同年龄组间锌、铁、钙、铜缺乏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57,P=0.001;χ^2=9.97,P=0.0019;χ^2=37.70,P=0.0000;χ^2=11.36,P=0.010)。个别微量元素缺乏率与性别有关,男童中铜缺乏率为1.94%(9/465),女童中铜缺乏率为8.12%(28/345),男童铜缺乏率显著低于女童(,=15.96,P=0.0001)。结论生长期儿童易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及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指导相应微量元素的正确补充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 陈永玲梅冰彭长华黄俊
-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
- 严重贫血对PT、APTT检测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凝血因子Ⅱ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通过检测PT、APTT可以了解血液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用于PT、APTT测定的抗凝血一般要符合109mmol/L枸橼酸钠与全血比例为1:9的要求。当患者表现为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时,由于血浆在全血中的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可能需要对枸橼酸钠的量进行纠正。
- 高清萍陈永玲王昌富
- 关键词:APTT检测严重贫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外源性凝血系统红细胞增多症枸橼酸钠
- 校正抗凝剂量对严重贫血标本PT、APTT结果的影响
-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手术前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通过 PT、APTT的检测可了解血液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大致变化。用于PT、APTT测定的抗凝血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09...
- 陈永玲王昌富
- 关键词:抗凝剂
- 恶性血液病患者182例细胞遗传学分析
- 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发生在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大量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改变有着密切关系,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于研究血液肿瘤的发病机制,指导诊断分型、预后判断、治...
- 邓明凤王柳燕陈永玲袁琳张万胜张艮汉
- 关键词:白血病染色体血液病诊断骨髓细胞
- 白血病骨髓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定量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张万胜王昌富邓明凤陈永玲张银汉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骨髓细胞白血病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分析及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定量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染色体分析与bcr/abl融合基因定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CML患者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G、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分析,同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进行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检测,并对其中的9例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全部患者均检出Ph染色体及表达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之间19cr/abl表达水平差异很大。常规药物治疗后稳定于慢性期的4例患者,bcr/bal表达水平轻度上升或下降,未发现新的染色体异常;进入急变期的3例患者bcr/abl表达平均上升了9.06倍,均出现新的附加染色体异常;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患者bcr/abl表达水平随临床治疗而发生变化;bcr/abl变化趋势相同而细胞遗传学结果不同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同,预后也不一样。结论染色体分析结合bcr/abl基因定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CML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对CML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邓明凤王昌富张万胜李琳芸彭长华陈永玲
-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
- 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分析22年研究-附国际或国内首报异常核型
- 王昌富邓明凤张万胜黄玉蓉陈永玲袁琳丁卓玲王长征彭长华张银汉
- 该课题主要展示遗传咨询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以利于产前诊断与辅助生育工作(我院已通过省卫生厅技术准入),为人群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作出新贡献。包括培养基pH浓度、小牛血清、PHA含量及培养箱温度、秋水仙素量、处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染色体分析
- 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存在弥漫性微血管内凝血(DIC)基础疾病的患者出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40名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分析,观察二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DIC基础疾病患者D-Dimer阳性率最高,死亡组出凝血和纤溶阳性率均高于生存患者;对49名患者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分,死亡者DIC评分呈持续升高和/或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动态监测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指标,结合评分变化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 邓明凤陈永玲王长征黄俊廖星富袁万博
- 关键词:凝血纤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