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梅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治疗后初始反应对预后的早期评价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药物治疗后初始反应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GB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至少>1级的最初反应时间,将患儿分为快反应组(反应时间为7 d内)和慢反应组(反应时间为8~60 d)。分别于入院时、疾病高峰、发病1和6个月时采用Hughes分级量表评估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65例GBS患儿,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1~13岁;快反应组42例、慢反应组23例。两组性别、年龄、前驱感染史、起病至入院时间、合并面神经及球麻痹、电生理分型、脑脊液蛋白、抗体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反应组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机械通气明显高于快反应组(均P<0.05)。快反应组的发病1及6个月预后良好者均多于慢反应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得出两组在短期(发病1个月)预后预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log-rank检测,P=0.012)。结论GBS患儿经IVIg治疗后初始反应时间对预后有预测价值,7d内出现治疗反应提示短期预后良好;反之,提示预后不良。
- 靳梅刘静刘静耿文锦孙素真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甲基丙二酸血症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8例MMA合并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这些患儿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aEEG监测,并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aEEG及头颅MRI异常程度进行分级,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评分(PCOPCS)评估出院3个月后的脑功能预后。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EEG及头颅MRI异常程度分级与POPC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EEG与头颅MRI在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EEG及头颅MRI分级与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72(P=0.000)、r=0.438(P=0.006)。aEEG与头颅MRI对MMA合并脑损伤患儿脑功能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95%CI 0.687~0.955)、0.735(95%CI 0.572~0.898),aEEG联合头颅MRI较单独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836(P<0.01),敏感度为55.00%,特异度为94.40%。结论aEEG对PICU患儿MMA脑功能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头颅MRI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 韩凝耿文锦靳梅刘帅史海燕孙玲
- 关键词:脑功能
- 儿童枕叶癫痫视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图特点分析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枕叶癫痫患儿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电图(EEG)放电指数的变化特点,为儿童枕叶癫痫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儿童枕叶癫痫患儿46例,其中特发性枕叶癫痫28例(特发组)、症状性枕叶癫痫18例(症状组);同期健康志愿儿童31例(对照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前、药物治疗1年(治疗后)行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EEG放电指数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特发组VEP波幅明显升高(P=0.000),异常率为75%(21/28),VEP潜伏期、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症状组VEP、P300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VE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0),异常率为100%(18/18),P300潜伏期延长(P=0.000),其中3例分化差,7例潜伏期明显延长,异常率为55.6%(10/18)。与治疗前比较,特发组治疗后VEP波幅、EEG放电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00),症状组VEP及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EEG放电指数明显降低(P均=0.000)。特发组EEG放电指数与VEP波幅呈正相关(r=0.635,P=0.000),与P300潜伏期无相关性(r=0.208,P=0.289);症状组EEG放电指数与VEP、P300潜伏期均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489、0.878,P均<0.05)。结论儿童枕叶癫痫VEP、P300与EEG放电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三者可共同作为鉴别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
- 靳梅徐延昭张静刘静郑华城孙素真
-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电图
-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中的应用
-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目前研究为Vit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临床常结合各项辅助检查,如:血...
- 靳梅
- 关键词:躯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变性病
- 文献传递
- 以孤立性癫癎发作为表型的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的孤立性癫癎发作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清抗MOG抗体检测阳性,病程中以孤立性癫癎发作为表型患儿的临床特点。使用基于转染细胞(CB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MOG抗体。结果共3例患儿病程中存在1次及以上的癫癎发作,同时未达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或放射学标准。共6次癫癎发作中,局灶性发作5次,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1次。脑脊液白细胞存在不同程度升高(15~69×10^(6)/L),视频脑电图正常或局灶性慢波。所有患儿均予以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未加用抗癫癎发作药物,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抗MOG抗体可能介导癫癎发作,对于孤立性局灶性癫癎发作的学龄期患儿,应考虑检测MOG抗体,免疫治疗有效,预后好。
- 刘康王薇靳梅孙素真唐洪侠于盼辉
- 关键词:儿童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体感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分析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探讨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体感诱发电位(SEP)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在癫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JME的发病机制、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提供神经电生理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JME(病例组)及30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药物治疗1年后进行SEP、P300检测。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SEP波幅均明显升高(P=0.000),异常率75%(21/28),SEP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0),其中2例P300分化差,9例潜伏期明显延长,异常率39%(11/28),P3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EP波幅均明显降低(均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01)。(3)病例组SEP波幅与P300潜伏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18,P=0.000)。结论:JME患者SEP皮层各波波幅明显增高,常伴有巨大的SEP,因此SEP可以为JME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提供电生理学依据,且对JME患者伴随认知发育异常及临床下病变早发现、早干预。SEP与P300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SEP皮层波幅减低及P300潜伏期的缩短情况,可共同作为抗癫痫药物疗效的客观评价指标。
- 靳梅徐延昭刘静岳玲孙素真
- 关键词: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体感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合理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的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分类评分(PCOPCS)进行近期预后评估,1~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入选60例NCSE患儿中,预后良好10例(16.7%),预后不良50例(83.3%).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P=0.000)、病因(P=0.011)、机械通气(P=0.006)、PICU入住时间(P=0.044)、头颅影像学异常(P=0.002)及是否为难治性(P=0.006)6个因素与预后不良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GCS评分(OR=0.017,P=0.038)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改良GCS评分、病因、机械通气、PICU入住时间、头颅影像学异常和是否为难治性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NCSE近期预后不良有关,其中儿童改良GCS评分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耿文锦靳梅刘刚孙玲史海燕徐梅先
- 关键词:预后
- 发育性协调障碍患儿康复治疗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评估价值
- 2021年
- 目的评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7例高危儿进行BAEP检查。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将患儿分为DCD组54例及非DCD组33例,对比2组患儿BAEP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同时对2组患儿进行3个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非DCD组比较,DCD组BAEPⅢ、Ⅴ、Ⅰ~Ⅲ波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治疗后,DCD组BAEP各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DCD组患儿比较,DCD组BAEP各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P可从听觉方面综合、客观、敏感地反映DCD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在早期协助DCD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岳玲靳梅王静白冰
-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高危儿
-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面神经麻痹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 岳玲商艳朝张颖靳梅杜兆侠刘倩倩
- 选择2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出生2到3天之后采取鼠神经因素肌内注射的治疗方法,保持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治疗疗程。对新生儿出生之后的一周、...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儿面神经麻痹缺氧缺血性脑病
-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在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技术研究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患者痛觉传导通路变化特点,探讨CHEPs在SCD中的应用价值,为其电生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确诊型SCD患者20例和健康人34名,应用CHEPs刺激器,刺激水平为51℃,对C7部位、上肢前臂掌侧前1/3处、下肢内踝及腰部进行刺激,记录点为cz,记录诱发电位主要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分析周围神经A8纤维传导速度和中枢N波峰潜伏期、N—P波波幅,同时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及感觉传导速度(scv)测定并与CHEPs进行比较。结果(1)健康对照组予以51℃刺激,CHEPs的引出率为100%。(2)患者组中存在痛温觉减退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6.4(5.3—8.9)分,下肢5.7(2.8—8.8)分]低于健康对照组[上肢7.6(6.4—9.2)分,下肢6.9(5.7~9.1)分,Z=3.478、3.909,P〈0.01]。(3)患者组上肢A8纤维传导速度(CV)为(9.77±4.28)m/s,下肢A8纤维CV为(8.19±0.91)m/s,与健康对照组[(12.87±1.40)m/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2、14.864,P〈0.01)。患者组中上肢A5纤维CV减慢13例(65%),正中神经SCV减慢4例(20%);下肢A8纤维CV减慢19例(85%),胫神经SCV减慢12例(60%),A8纤维CV异常率高于SCV。(4)患者组下肢CHEPs异常者16例,而SEP异常者1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EPs能发现SCD痛觉传导通路异常部位和程度,较SCV敏感,可以作为辅助SCD电生理诊断的方便、客观的方法。
- 靳梅谢炳均
-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诱发电位躯体感觉疼痛感受器神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