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玄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杏果
  • 6篇杏果实
  • 6篇果实
  • 3篇水杨酸
  • 3篇水杨酸处理
  • 3篇成熟度
  • 2篇不同成熟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规律
  • 1篇低温贮藏
  • 1篇滴灌
  • 1篇收成
  • 1篇水利
  • 1篇内源多胺
  • 1篇农田
  • 1篇贮藏
  • 1篇细胞壁物质
  • 1篇显微结构
  • 1篇膜下滴灌
  • 1篇抗病

机构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巴音郭楞职业...

作者

  • 7篇马玄
  • 5篇朱璇
  • 4篇赵亚婷
  • 2篇敬媛媛
  • 1篇郭科燕
  • 1篇张悦
  • 1篇赵经华
  • 1篇常雪花
  • 1篇侯媛媛
  • 1篇杨婷婷
  • 1篇洪明
  • 1篇陶洪飞
  • 1篇吴旭春
  • 1篇付秋萍
  • 1篇周和平
  • 1篇丁兰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成熟度杏果实组织的结构变化与絮败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根据转黄率将杏果实分为成熟度Ⅰ(着色面积﹤50%)、成熟度Ⅱ(着色面积50%~80%)和成熟度Ⅲ(着色面积〉80%),测定3种不同成熟度杏果实在4℃冷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同时通过石蜡切片制作观察杏果实在冷藏7、21和35 d时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对3种不同成熟度杏果实显微结构变化与絮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成熟度Ⅲ杏果实在贮藏21 d后表皮细胞发生断裂、果肉细胞解体、细胞间隙大、组织分解,在感官指标上,絮败出现时间最早症状最严重,成熟度杏果实Ⅱ次之,成熟度Ⅰ最轻。说明成熟度是影响杏果实发生絮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马玄朱璇赵亚婷丁兰方晨璐
关键词:成熟度杏果实显微结构
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抗病性及苯丙烷代谢的诱导被引量:47
2015年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材,在果实坐果期、膨大期、转色期及采收前48 h的4个时期,采用1.0 mmol/L水杨酸对杏果实进行喷施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采收后的杏果实置于4℃、90%~9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定期统计杏果实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及木质素、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研究采前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抗病性和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前水杨酸处理能有效降低杏果实损伤接种的病斑直径和接种发病率,显著提高杏果实PAL、C4H、4-CL的活性和木质素、总酚、类黄酮的含量。
赵亚婷朱璇马玄郭杨美娟
关键词:水杨酸
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病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用质量浓度为0.002、0.01、0.05 g/L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以减压渗透方式处理,将处理后的杏果实置于温度为4℃、90%~95%RH的冷库贮藏,以蒸馏水处理的作为对照。定期统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2-·)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研究结果表明,0.01g/L SA处理可有效降低贮藏期间杏果实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抑制CAT活性的增加和O2-·产生速率,提高SOD、POD的活性和H2O2含量。试验表明,质量浓度为0.01 g/L SA处理可显著提高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抗病性。
马玄常雪花郭科燕赵亚婷朱璇
关键词:水杨酸杏果实抗病性活性氧
冷藏过程中杏果实絮败形成机理的研究
本文以“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从控制杏果实采后低温贮藏导致的絮败入手,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杏果实冷藏品质、细胞壁物质代谢、乙烯生理代谢、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采收成熟度杏果实采后抗冷性机制,为控制杏果实絮败提...
马玄
关键词:低温贮藏采收成熟度
不同成熟度杏果实采后细胞壁物质代谢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为探究不同成熟度杏果实采后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变化。以新疆"赛买提"杏为试材,根据转黄率将果实分为成熟度Ⅰ(着色面积<50%)、成熟度Ⅱ(着色面积50%~80%)和成熟度Ⅲ(着色面积>80%),置于4℃、90%~95%RH贮藏,每7 d测定相关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成熟度Ⅰ、Ⅱ和Ⅲ杏果实可溶性果胶(WSF)、CDTA溶解性果胶(CSF)、纤维素含量逐渐上升,Na_2CO_3溶解性果胶(NSF1)和NaOH溶解性果胶(NSF2)含量逐渐下降,木质素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methylesterase,PME)、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β-G)、纤维素酶(Cellulase,Cx)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贮藏结束时,成熟度Ⅱ杏果实纤维素含量、PG、PME活性低于成熟度Ⅰ和Ⅲ果实(p<0.05),木质素含量高于成熟度Ⅰ和Ⅲ果实(p<0.01),硬度、Cx活性高于成熟度Ⅰ和Ⅲ杏果实(p<0.05)。说明采后贮藏杏果实可选择成熟度Ⅱ作为适宜采收成熟度。
敬媛媛杨婷婷马玄闫有明朱璇
关键词:杏果实成熟度细胞壁物质
水杨酸处理对杏果实冷害及内源多胺的影响
2014年
以新疆塞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用质量浓度为0.01 g/L 的水杨酸(SA)以减压渗透方式处理,置于温度为0℃、90%~95%相对湿度的冷库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的冷害指数、腐胺(Put)、精胺(Spm)及亚精胺(Spd)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杏果实冷害指数和腐胺的含量,冷害较对照推迟7d 发生,并显著提高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使其在冷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水平.试验结果说明,水杨酸处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杏果实冷害的发生,与水杨酸对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侯媛媛朱璇马玄赵亚婷敬媛媛张悦
关键词:水杨酸冷害内源多胺
干旱区膜下滴灌农田排盐技术与方法研究
周和平王少丽赵经华吴旭春马玄管孝艳李冰韩松俊刘超峰洪明付秋萍陶洪飞
《干旱区膜下滴灌农田排盐技术与方法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9162),起止时间2007年~2013年。由新疆农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水利管理总站承担,历时六年完成。新疆耕地面积1/3盐碱化...
关键词:
关键词:滴灌灌溉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