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宇

作品数:22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口腔
  • 3篇牙周
  • 3篇牙周病
  • 3篇术后
  • 3篇颌面
  • 3篇疗效
  • 3篇面部
  • 2篇正畸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皮瓣
  • 2篇前牙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颌面部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1篇丹参

机构

  • 18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18篇高宇
  • 16篇刘怀勤
  • 6篇曹丽霞
  • 6篇徐扬
  • 6篇蔡建梅
  • 5篇米磊
  • 4篇叶蕾
  • 4篇徐建华
  • 3篇武秋林
  • 2篇李润琴
  • 2篇马静
  • 1篇叶海华
  • 1篇张治忠
  • 1篇吕兰兰
  • 1篇刘振芬
  • 1篇冯娟
  • 1篇何莉
  • 1篇刘永飞
  • 1篇李岚
  • 1篇徐德华

传媒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2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察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了解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于该病的临床矫正治疗方法,以便加强患者对该类疾病的早期治疗与预防的意识。方法:选择64例前牙移位患者进行研究。结果:经过临床的矫正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前牙移位现象得到缓解,患者在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出血指数等均显著降低,患者面型及合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前牙移位得到有效地治疗。结论:利用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前牙移位现象,稳定的改善患者的牙周状态,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
马静高宇吕兰兰
关键词:牙周病前牙移位正畸修复
前牙冠折断离体后再接的修复方法与体会
<正>随着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人们对牙齿美学的要求日益增强,为了满足广大牙齿缺损患者的要求,我科从1995年以来对前牙冠折断后自体冠再接修复42例,经过3-4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资料共...
刘怀勤曹丽霞高宇蔡建梅
丹参酮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94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奥硝唑片,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参酮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炎性因子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8%、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水平均显著降低,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机体炎症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米磊刘怀勤高宇
关键词:丹参酮胶囊奥硝唑片口腔颌面部炎症血液流变学血清炎性因子
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全舌再造术
刘怀勤何莉张治忠高宇叶蕾徐德华曹丽霞
该课题为转移或移植皮瓣修复舌缺损研究。研究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再根据舌体形态和创面缺损情况,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行全舌再造术。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全舌再造术:将已完全游离的胸大肌肌皮瓣转移移植于口底创面缺损区,...
关键词:
关键词:肌皮瓣
皮肤扩张术在头面部缺损修复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索皮肤扩张术在头、面部手术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皮肤扩张器在邻近病变部位扩张皮肤,利用扩张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病变切除术后的创面。结果利用扩张器的方法不仅去除了头面部疾病,同时修复了容貌。结论扩张器法治疗头面部疾病、修复治疗后缺损,是众多方法中理想的手术方法。
曹丽霞蔡建梅刘怀勤徐扬高宇
关键词:扩张器头面部疾病修复创面
双垫矫治器、功能调节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效果比较
2010年
近年来我中心通过对4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分成两组,分别用双牙合垫矫治器、功能调节器进行矫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就有关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曹丽霞刘怀勤高宇徐扬
关键词:功能调节器临床疗效错牙合
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怀勤高宇曹丽霞蔡建梅徐建华叶蕾李岚刘振芬
该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是为16例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获得成功。该研究认为,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唯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该手术难度大,一方面患儿体弱,瘤体与腮腺混为一体,面神经穿过瘤体;另一方面腮...
关键词:
关键词:外科手术婴幼儿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皮肤缺损修复重建的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皮肤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8例。其中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后修复,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后修复。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感觉、口腔不良状况,以及患者对口腔功能恢复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感觉优良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1%,口腔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31.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瘢痕、感觉以及进食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不仅对患者口腔缺损皮肤修复重建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米磊苗辉高宇刘怀勤
关键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口腔恶性肿瘤股外侧皮神经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领面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患者单双侧唇腭裂状况,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后SNA、SNB、ANB角度变化。结果患者实施正畸正领联合治疗后,下颌骨位置较术前SNA值增大,SNB值变小,ANB角度提高,面部直观观察矫正效果良好。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唇腭裂继发牙领面畸形患者实施正畸正领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牙领面畸形状况,同时恢复牙齿咬合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高宇徐扬刘怀勤武秋林马月
关键词:唇腭裂牙颌面畸形
口腔颌面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接收并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31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传统颁骨切除术的另31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作...
高宇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