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继君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慢性
  • 8篇肝病
  • 7篇血清
  • 7篇肝炎
  • 6篇乙肝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细胞
  • 5篇免疫
  • 5篇病毒
  • 4篇乙肝病毒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癌
  • 4篇表皮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4篇病毒感染
  • 3篇乙肝病毒感染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原发性

机构

  • 12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医学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市铁路中...
  • 1篇蚌埠铁路中心...
  • 1篇蚌埠铁路分局...

作者

  • 20篇高继君
  • 4篇张晨光
  • 3篇赵守松
  • 3篇杨清扬
  • 3篇董加秀
  • 3篇李柏青
  • 3篇李方都
  • 2篇焦贤春
  • 2篇王迪生
  • 2篇崔琢
  • 2篇金齐力
  • 2篇陈志武
  • 2篇董六一
  • 2篇岑德意
  • 2篇邢亚群
  • 2篇项雷
  • 2篇张承光
  • 2篇杨青杨
  • 1篇蒋宏俨
  • 1篇张晨光

传媒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淮海医药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全国第四次肝...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赤芍甘草冲剂对D-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肝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赤芍甘草冲剂(200、400、800 mg.kg-1)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使升高的肝脾指数降低;同时发现赤芍甘草冲剂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和NO水平。结论:赤芍甘草冲剂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等有关。
王迪生高继君张承光项雷杨青杨邢亚群岑德意董六一陈志武
关键词:小鼠D-半乳糖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与血清HBVDNA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亚群【髓系DC(MDC)和浆细胞DC(PDC)】的变化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采集健康人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静脉抗凝全血,利用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MDC的特异性标记为L ineage-HLA-DR+CD11 c+,PDC的特异性标记为L ineage-HLA-DR+CD123+);固相放免法定量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PDC相对平均百分率低于健康对照者,但缺少统计学意义,MDC相对数量在两者间没有差别;血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DC相对数量显著高(P<0.01)于HBeAg阴性患者和健康人(P<0.05),而在上述3组中MDC相对数量无差异(P=0.194)。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或DC的凋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DC增加与HBeAg血清转换有关,提示PDC可能有抑制病毒的作用。
董加秀赵守松高继君焦贤春李柏青金齐力崔琢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亚群HBVDNA
Epley法治疗PC-BPPV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Epley法加体位限制)与对照组(仅给予体位限制),分别进行治疗,采用痊愈、改善、无效的标准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痊愈率为82.76%、93.1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15.56%、24.44%、60.00%;治疗组于第4,7,10天时有效率为96.55%、100.00%、100.00%,而对照组同期为53.33%、68.89%、88.8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应用Epley法加体位限制治疗PC-BP-PV,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纯体位限制治疗。
谢康杜双文高继君寿广丽蒋宏俨李有中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EPLEY法体位限制
胃复安、西沙必利对慢性肝病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胃复安、西沙必利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口服胃复安10 mg,3次.d-1,15 d;另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口服西沙必利5 mg,3次.d-1,15 d。开始服药和服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TB I)、催乳素(PRL)等指标。结果:口服胃复安15 d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代偿期病人血清PRL明显升高,肝硬化代偿期病人血清PRL升高更明显。口服西沙必利前后患者血清PRL浓度无变化。结论:胃复安可以升高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PRL水平,而西沙必利不影响PRL的水平。
孙学强高继君张晨光
关键词:慢性肝炎催乳素胃复安西沙必利
蚌埠市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保护水平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高继君
关键词: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肝损害的不同程度与sICAM-1的关系,探讨sICAM-1对于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水平。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慢性肝炎中度和重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1)。慢性肝炎轻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sICAM-1的变化,可作为反映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较为灵敏的指标。对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晨光高继君李方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肝病患者血清AFP与胆囊的关系
2001年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与胆囊声像图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RIA)对100例肝病患者作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同时做B型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的升高与胆囊声像图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说明联合血清AFP水平检测及胆囊B型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后肝再生情况、判断各型肝炎病情变化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高继君
关键词:肝病AFP胆囊预后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1150例模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后乙肝标志物 (HBVM)的常见典型模式及非典型模式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性免疫方法 (RIA)对送检的 115 0份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 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典型模式 9种 (987例 ,占总数的 85 .83% ) ,不常见的非典型模式 7种 (16 3例 ,占总数的 14 .17% ) ,同时也分析了各模式中 HBc Ag的阳性率。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来确定
高继君杨清扬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放射免疫测定乙型肝炎
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变化,探讨pDC亚群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意义。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15例,免疫耐受组19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6例,非活动性组33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髓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1)和浆细胞样树突状前体细胞(pDC2)。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DC2显著下降(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DC1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P<0.05),非活动性组pDC2显著高于免疫耐受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BVDNA水平与pDC2之间存在正相关(r=0.303,P=0.043)。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的外周血树突状前体细胞(pDC)亚群的频率和数量的变化,可能与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和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高继君焦贤春金齐力崔琢董加秀赵守松李柏青
关键词: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
血清sICAM-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水平变化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及病情进展与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紊乱有关,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为近年发现的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本文检测了7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中sICAM-1含量,旨在观察sICAM-1在慢性乙...
张晨光高继君李方都
关键词:发病机理SICAM-1免疫调节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