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得亮

作品数:77 被引量:3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6篇水稻
  • 28篇食味
  • 15篇淀粉
  • 13篇稻米
  • 12篇育种
  • 12篇直链淀粉
  • 11篇蛋白质
  • 9篇性状
  • 8篇淀粉含量
  • 8篇直链淀粉含量
  • 8篇食味品质
  • 8篇品质性状
  • 8篇RVA谱
  • 7篇选育
  • 7篇栽培
  • 7篇水稻品种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施肥
  • 5篇粳稻

机构

  • 76篇天津农学院
  • 32篇天津中日水稻...
  • 4篇南开大学
  • 3篇日本香川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市水稻研...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济南市种子公...
  • 1篇天津农垦渤海...

作者

  • 77篇丁得亮
  • 55篇张欣
  • 48篇崔晶
  • 45篇施利利
  • 45篇王松文
  • 13篇边嘉宾
  • 7篇刘霞
  • 6篇刘惠芬
  • 5篇杨雪
  • 5篇赵梅
  • 5篇臧凤艳
  • 4篇吴锡冬
  • 4篇黄晓珊
  • 4篇谷守贤
  • 4篇牟善积
  • 4篇郭志义
  • 4篇刘建
  • 4篇楠谷彰人
  • 3篇李子芳
  • 3篇刘国胜

传媒

  • 10篇天津农学院学...
  • 9篇食品科技
  • 8篇中国种业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种子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天津农林科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8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6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品种设计与分子育种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水稻基因组计划的深入开展,水稻品种设计的诸项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实现快周期、持续性、定向性品种改良,已有一些分子改良的尝试和成功例证。针对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脱节的突出问题和倾向,品种设计与分子育种必须定位大量QTL并对其进行评价。品种设计与分子育种的核心是积累不同品种的有益变异和组合形式,利用MAS、图示基因型、强化改良回交、计算机辅助育种等多种途径和综合育种技术培育骨干系,对品种进行持续定向改良。
施利利张欣刘霞丁得亮王松文
关键词:水稻分子育种
小站稻品种间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性研究
2010年
对小站稻品种间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站稻品种间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依次为蛋白质含量>产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在优质育种和栽培实践中可以以降低蛋白质含量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小站稻优质高产。在小站稻区水稻生产上若兼顾考虑产量和食味品质可以选用花育13、花育409和津原47,若以高产为目标可以选用津原45和津原D1,E28可作为优质品种种植,津川1号可作为优质食味米原料品种订单种植。
丁得亮张欣赵梅杨雪黄晓珊
关键词:品种间食味品质
模块育种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以‘扬稻6号’(‘93-11’)为出发品种,通过设计育种的方法,选育出水稻品种‘93-11Y’,并解析出该品种的5个模块。基于5个模块特征,将籼稻可以划分为两个亚群。在构建遗传群体和育种群体过程中,可以选择粳稻与籼稻亚群2杂交。依据构建遗传模块和育种模块的育种原理可以实施种质鉴定、亲本塑造、杂交组合的策略,这种模块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可用于新时期育种。
施利利施利利孙宁张欣丁得亮张欣王松文
关键词:水稻
稻米理化特性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选用16个水稻品种(系)进行了随机区组的品种比较试验,分析了供试品种(系)的9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所测定的9项品质指标在供试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蒸煮食味品质特性中,最高粘度、崩解值、消减值的品种间变异系数较大;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与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中,被入选的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9.28%,其中第一主成分大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低,最高粘度、最低粘度小,崩解值大,消减值小。
施利利张欣丁得亮王松文崔晶
关键词:稻米理化特性
试论小站稻和食味米及天津市水稻产业发展方向被引量:3
2010年
论述了小站稻的种植历史、对我国水稻生产的贡献、有关小站稻的描述和优质的原因,我国稻米品质、食味和食味米的内涵,小站稻和食味米、我国稻米品质和食味米指标的异同点。提出了天津市水稻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优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围绕食味品质进行新品种选育;加强食味理论研究,探讨优质前提下的高产之路;走精品化珍品化道路,抢占国内外稻米高端市场。
丁得亮崔晶张欣
关键词:小站稻食味水稻产业
优质粳稻品种的食味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20个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及1个日本品种越光为材料,测定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以及对稻米食味进行了感官综合评价和食味测定,并对这些指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适中,RVA参数中的崩解值高,消减值低,食味评价得分较高,但蛋白质含量偏高。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r=-0.470)与极显著负相关(r=-0.610);与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r=0.482)与极显著正相关(r=0.839)。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17),蛋白质含量与最终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74)。食味评价得分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18)。
张欣施利利丁得亮黄晓珊赵梅王松文崔晶
关键词:粳稻食味直链淀粉蛋白质RVA谱
小站稻食味提升及加工技术研究
崔晶丁得亮张欣于福安何新益孙文君刘国胜谷守贤贾子玉金洪英盛福坤王连芬
项目组引进40个日本水稻品种(系),收集15个国内水稻品种(系);筛选出第一代食味米原料品种“津原45”,选育出第二代食味米原料品种“津川1号”;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栽培及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制定了食味米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加工...
关键词:
关键词:小站稻
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阐明了粳稻食味的内涵和影响食味的主要理化指标,综述了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研究和生产的4项建议:多单位、多学科协作,以食味品质研究为核心,尽快提高我国稻米品质;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最高黏度值,三者平衡性好;采用食味水稻育种法选育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加强食味品尝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品评员队伍。
丁得亮崔晶张欣施利利王松文
关键词:粳稻食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
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及主成分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为了提高水稻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选择效率,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2个天津市部分新育成水稻品系为材料,分析其稻米理化特性、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和米饭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3项品质指标在供试品系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稻米理化特性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在稻米淀粉谱特性中,最高粘度、崩解值、消碱值的品系间变异系数较大。稻米蒸煮食味特性间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和消碱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630**和r=-0.736**,与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695**和r=0.618**。在主成分分析中,被入选的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82.39%,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最大,达到了44.21%,在第一主成分中,因子负荷量比较大的品质特性有消碱值、直链淀粉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水稻品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水稻品质食味育种改良过程中,第一、四主成分适当减小,第二、四主成分适当增大有利于水稻的食味品质改良。
边嘉宾施利利张欣丁得亮王松文崔晶
关键词:稻米理化特性食味
水稻产量基因网络的初步研究
2019年
产量是作物育种的首要目标。采用多个品种、多个对照品种对其蛋白质组学进行了解析,iTRAQ分析表明,水稻叶片和幼穗中有数万个功能蛋白表达,按照表达强度和产量的关联程度,鉴定了33个对产量有重要贡献的蛋白质,其中淀粉合成酶、种子储藏蛋白是产量构成的重要成分,采用酶活性、产量形成对糖苷合成酶及其基因调控网络进行了验证,对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基因网络重构等进行了讨论。
王松文王松文施利利孙宁施利利丁得亮崔晶张欣
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组基因网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