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纯

作品数:243 被引量:337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会议论文
  • 1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8篇细胞
  • 155篇白血
  • 152篇白血病
  • 100篇淋巴
  • 89篇慢性
  • 87篇淋巴细胞
  • 73篇淋巴细胞白血...
  • 66篇基因
  • 61篇突变
  • 61篇慢性淋巴细胞
  • 58篇急性
  • 53篇慢性淋巴细胞...
  • 33篇骨髓
  • 32篇基因突变
  • 31篇髓系
  • 30篇预后
  • 29篇髓系白血病
  • 26篇急性髓系
  • 24篇急性髓系白血...
  • 18篇增生

机构

  • 224篇江苏省人民医...
  • 2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江苏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43篇乔纯
  • 210篇李建勇
  • 111篇徐卫
  • 105篇吴雨洁
  • 63篇范磊
  • 63篇张建富
  • 55篇钱思轩
  • 55篇缪扣荣
  • 50篇仇海荣
  • 47篇洪鸣
  • 47篇张苏江
  • 43篇朱华渊
  • 43篇朱丹霞
  • 37篇朱雨
  • 32篇沈文怡
  • 30篇何广胜
  • 30篇方成
  • 29篇王冬梅
  • 29篇董华洁
  • 27篇王蓉

传媒

  • 4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4篇中华血液学杂...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中华医学遗传...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江苏省第十七...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5篇第13届全国...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第12届全国...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3篇2017
  • 9篇2016
  • 15篇2015
  • 19篇2014
  • 13篇2013
  • 17篇2012
  • 44篇2011
  • 12篇2010
  • 45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1、IDH2)突变情况及预后意义.方法: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IDH1、IDH2基因的4号外显子,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99例AML患者IDH...
洪鸣乔纯张苏江钱思轩李建勇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直接测序法突变率
文献传递
实时荧光RT-PCR相对定量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循环miR-16
<正>目的:目前研究表明多类肿瘤细胞中存在异常的microRNA表达,通过microRNA表达谱可以区分多类肿瘤。血清作为临床检测的重要标本来源,是否同样存在microRNA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RT-PCR(qRT...
方成徐卫朱丹霞董华洁王冬梅范磊乔纯李建勇
文献传递
典型与不典型免疫表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典型免疫表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与不典型CLL在临床特征、Binet分期、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ZAP-70蛋白表达、CD38表达、IgVH突变和遗传学特性等预后因素上的差异。方法参照英国CLL临床指南诊断评分系统,77例患者中积分5分的有61例,为典型CLL,积分为4分或3分的有16例,为不典型CLL。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77例CL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包括CD5、CD19、CD23、FMC7、sIg(κ和λ)、CD20、CD79b,并检测预后相关因素ZAP-70和CD38的表达水平;采用多重RT—PCR检测IgVH基因突变状态;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结果典型CLL与不典型C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IgVH基因突变率、ZAP70表达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98、0.189、0.268和0.131);不典型CLL组中ALC≥50×10^9/L、Binet B+C期和CD38阳性率≥30%所占比例(分别为43.8%、87.5%、43.8%)明显高于典型CLL组(分别为16.4%、36.1%、16.4%)(P=0.026、P〈0.01和P=0.026);典型与不典型CLL组的分子遗传学结果也有显著差异,典型CLL组中单独伴有del(13q14)异常的比例(26.8%)大于不典型组(7.6%),而del(17p13)或del(11q22)异常的比例(12.2%)小于不典型组(46.2%)(P=0.022)。结论典型免疫表型CLL与不典型CLL在Binet分期、ALC、CD38表达和遗传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
曹鑫徐卫吴雨洁乔纯刘琼范磊缪扣荣李建勇
关键词:免疫表型预后
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表达与检测
目的:构建带EGFP的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该载体在真核细胞如骨髓 MSCs中的表达效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质粒PBV220-TNFα-Tumstatin扩增融合基因,插入pAdt...
王兴忠乔纯杨欢周洪兴司煜安徐静周忠海钱晖许文荣
关键词:TNFΑTUMSTATIN腺病毒骨髓间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突变的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NOTCH1突变在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通过对42例成人T-ALL患者外显子(exon)26/异二聚体N末端(HD-N)、exon27/异二聚体C末端(HD-C)、exon28和exon34/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域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研究NOTCH1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突变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T-ALL中NOTCH1突变率66.7%(28/42),共发现45种NOTCH1突变,最多见于HD-N(48.9%,22/45)和PEST(40.0%,18/45);HD-N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1575(L1575P)(25.0%,7/28),PEST结构域突变最多位于氨基酸位点2443(14.3%,4/28);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NOTCH1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1.7%vs 54.5%,P=0.021);骨髓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比例超过50%者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95.8%vs 57.1%,P=0.006);流式免疫表型CD10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高于无突变组(51.9%vs 0%,P=0.006)),CD15和CD11b阳性表达率突变组显著低于无突变组(分别为5.3%vs 42.9%,P=0.047和0%vs 57.1%,P=0.002)。结论: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具有不同于儿童的突变特征和预后意义,而且中国成人T-ALL的NOTCH1突变与西方国家相比可能存在差异。
林忠琨张闰葛峥刘娟郭星乔纯吴雨洁仇海荣张建富李建勇
关键词:成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FcγRⅢa基因多态性对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研究Fcγ受体Ⅲa(FcγRⅢa)基因多态性对接受含利妥昔单抗(RTX)的免疫化学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接受8(4~12)个疗程含RTX的免疫化学治疗的122例DLBCL患者和100名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联合测序法检测其FcγRⅢa基因型,并分析FcγRⅢa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22例患者中FcγRⅢa基因F/F型、V/V型及V/F型者分别为78例(63.93%)、5例(4.10%)和39例(31.97%),各基因型在DLBCL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的分布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免疫分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国际预后积分(IPI)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122例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80.33%,部分缓解(PR)率为9.02%,总缓解率(ORR)为89.35%;F/F型、V/V型及V/F型患者的CR率分别为69.23%、100.00%、100.00%,PR率分别为14.10%、0、0,ORR分别为83.33%、100.00%、100.00%,V/V型及V/F型的CR率及ORR相近,明显优于F/F型(P值均<0.05).中位随访时间为35(12~62)个月,122例患者中46例(37.70%)疾病进展或复发,40例(32.79%)死亡;3年无进展生存(PFS)及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2.29%和67.21%; F/F型、V/V型及V/F型患者的3年PFS率分别为41.03%、100.00%、100.00%,3年OS率分别为48.72%、100.00%、100.00%;经生存分析,V/V及V/F基因型的PFS及OS率相近,明显优于F/F型(P值均<0.05).结论 FcγRⅢa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含RTX的免疫化疗对DLBC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庄芸乔纯杨国华沈云峰钱锡峰杨蕾徐卫李建勇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疗效比较研究
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和表达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PAX5是paired-box(PAX)家族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的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PCR、克隆和测序技术等检测101例成人ALL患者PAX5基因片段缺失、PAX5基因外显子(exon)2-10的突变;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PAX5基因表达特征;并研究PAX5突变和表达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ALL患者PAX5突变率7.9%,均发生于B-ALL;共发现PAX5突变类型9种(缺失突变4种、点突变4种和插入突变1种);PAX5突变组年龄≥50岁患者数显著多于无突变组(62.5%vs 21.5%)(P=0.031);PAX5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之间的B细胞亚型、初诊血小板计数和免疫表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在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86.7%vs 62.5%)(P=0.030),6个月总生存率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75.0%vs 50.0%)(P=0.034)。结论:PAX5基因在成人B-ALL患者中存在缺失、插入和点突变等多种类型突变和异常表达,并与临床参数相关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林忠琨张闰葛峥许景艳刘娟郭星李敏吴雨洁乔纯仇海荣张建富李建勇
关键词:PAX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
BMI-1干扰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008年
背景:BMI-1的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目的:以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携带BMI-1干扰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重组腺病毒pShuttle-H1-AdEasy-1-P1P2/P3P4。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2/2007-08在江苏大学医学技术研究所完成。材料:限制性内切酶由NewEngland BioLabs提供,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大肠杆菌BJ5183、Ad293细胞由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分子医学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惠赠。方法:采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RNA干扰腺病毒载体pShuttle-H1,PmeⅠ线性化质粒,通过同源重组腺病毒骨架蛋白pAdeasy-1,得到重组的腺病毒干扰质粒;经PacⅠ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293A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以未转入小干扰R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为对照,包装后收集细胞,反复裂解细胞获得腺病毒。主要观察指标:腺病毒质粒重组构建及鉴定情况。结果:经酶切鉴定,已成功构建siRNA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Shuttle-H1-AdEasy-1-P1P2/P3P4,获得了重组病毒子。结论:利用新型腺病毒载体pAdeasy-1系统可在短期内制备BMI-1干扰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制备出重组腺病毒P1P2/P3P4。
朱伟许文荣乔纯钱晖
关键词:SIRNABMI-1腺病毒载体
LEF1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淋巴增强因子1(1ymphoid enhancer factor 1,LEF1)是Wingless-type(W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LEF1基因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扩增、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131例初发成人ALL患者中LEF1基因突变和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参数和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组131例成人ALL患者中LEF1突变率3.1%(4/131),均为点突变(位于外显子2和3);初诊时外周血中位白细胞计数和中位原始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在LEF1高表达组明显高于低表达组(70.6×109/L vs 26.2×109/L,P=0.010;81.0%vs 57.0%,P=0.014);费城染色体阳性ALL和高危患者比例LEF1高表达组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6.7%vs 36.5%,P=0.038;79.2%vs 56.2%,P=0.044)。结论:LEF1高表达在成人AL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刘娟郭星葛峥张闰许景艳李敏吴雨洁乔纯仇海荣张建富李建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
免疫表型结合间期原位杂交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被引量:6
2008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骨髓涂片荧光免疫表型结合间期原位杂交技术(FICTION),为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提供新方法。以骨髓涂片为载体,通过标记FITC的抗CD138抗体筛选浆细胞(PC),比较筛选的PC比例与形态学检测的PC比例之间的差异。同时采用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C的8号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骨髓涂片上荧光抗体筛选的PC比例与骨髓形态学检测的PC比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9例患者中4例(44%)有8号染色体异常,其中8号染色体单体(-8)3例(33%),8号染色体三倍体(+8)1例(11%)。结论:骨髓涂片FICTION技术具有简便、特异、准确的特点,可用于MM分子遗传学异常的研究。
王晓炜李建勇陈丽娟钱思轩洪鸣乔纯张建富徐卫陆化
关键词:FICTION多发性骨髓瘤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