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海霞

作品数:50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细胞
  • 14篇动脉
  • 13篇冠状
  • 13篇房颤
  • 13篇白细胞介素
  • 12篇心肌
  • 12篇冠状动脉
  • 11篇心房
  • 11篇心房颤动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8篇血管
  • 8篇白细胞
  • 8篇白细胞介素6
  • 7篇术后
  • 7篇消融
  • 7篇基因
  • 6篇动脉疾病
  • 5篇导管
  • 5篇多态性现象

机构

  • 40篇河南省人民医...
  • 18篇武汉大学
  • 5篇安阳市人民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50篇付海霞
  • 20篇张嘉莹
  • 16篇王现青
  • 13篇李庚山
  • 11篇赵永辉
  • 11篇赵子牛
  • 10篇马继芳
  • 9篇张静
  • 9篇许家琍
  • 8篇李艳
  • 7篇宋卫锋
  • 7篇臧小彪
  • 6篇高传玉
  • 5篇张平安
  • 5篇徐予
  • 5篇程兆云
  • 4篇周晗
  • 4篇陈岩
  • 4篇李建军
  • 4篇蒋锡嘉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患者消融术后需永久起搏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探究心房颤动(房颤)伴长间歇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需永久起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单位接受消融的房颤伴长间歇患者101例,根据消融术后是否植入永久起搏器分为两组:消融组(n55例)和消融+起搏组(n46例),后组消融术后因心动过缓相关症状需永久起搏。收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房颤伴长间歇患者消融术后需永久起搏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多数(71.74%)消融+起搏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为消融同期住院和空白期内。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长间歇长及房颤负荷大是患者需行永久起搏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合并OSAS、长间歇长、房颤负荷大是房颤伴长间歇患者消融术后需永久起搏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凡马继芳周游胡光玲付海霞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起搏器
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病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的影响。方法 观察377例行CABG患者术后房颤发生情况,检测患者术前24h,及术后24h、48h、72h、7d晨起空腹血清IL-6水平,探讨其对CABG后房颤发病的影响。结果 101例患者术后发生房颤(房颤组),总体人群房颤发生率为26.8%,83.2%的房颤发生于术后72h内。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无房颤组)相比,年龄偏大,左房内径较大,射血分数为低,术前β受体阻滞剂应用比例较低,平均ICU停留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延长(P均〈0.05),且术前血清IL-6水平倾向高于窦性心律组[(7.0±6.1)vs(5.4±7.8),单位:pg/ml,(P=0.07)],术后各时间点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24h(OR=1.9,95%CI:1.3-2.8,P〈0..01)、48h(OR=2.9,95%CI:1.8-4.9,P〈0.01)、72h(OR=3.9,95%CI:2.0-7.6,P〈0.001)血清IL-6水平系CABG后房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清IL-6水平与CABG后房颤发生相关。易发房颤患者术前即处于一种低度炎症反应状态,术后则表现出炎症放大效应,致房颤发生。
付海霞赵子牛张嘉莹程兆云王颖
关键词:心房颤动白细胞介素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75岁及以上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试验设计属于前瞻性随访研究,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年龄≥75岁组和年龄〈75岁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住院随访、门诊随访。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年龄〈75岁组相比,年龄≥75岁组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比例较高,男性、糖尿病比例和体质指数(BMI)较低。年龄较高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KaplanMeier曲线表明,年龄≥75岁组全因死亡率(χ^2=4.005,P=0.045)、非心血管死亡率(χ^2=4.418,P=0.041)显著高于年龄〈75岁组,而心血管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χ^2=0.754,P=0.385)。在非心血管死亡的患者中,年龄≥75岁组死于肺部感染者12例(63.2%),年龄〈75岁组死于肺部感染者3例(25.0%),2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P=0.038)。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是预测急性心衰患者全死因[HR(95%CI):1.75(1.28~3.13),Waldχ^2=2.914,P=0.026]和非心血管死亡[HR(95%CI):2.71(1.50~6.55),Waldχ^2=2.266,P=0.038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5岁是影响急性心衰患者全死因和非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影响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对于建立更合理的老年心衰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付海霞马继芳胡鸣凤赵子牛
关键词:预后
蒽环类药物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观察蒽环类药物对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4例,年龄36~59岁。其中ACT组(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21例、FAC组(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19例、EC组(表柔比星+环磷酰胺)24例。分别在化疗2、4和6周期后,采用美国癌症中心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量表评价各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分为0~4级;同时观察各组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12导联心电图和左心射血分数,观察点分别为急性毒性反应时间(时间点A)、亚急性毒性反应时间(时间点B)、化疗结束后24个月(时间点C)、化疗结束后36个月(时间点D)、化疗结束后48个月(时间点E)和化疗结束后60个月(时间点F);并比较各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差别。结果3组患者在年龄、分期、乳腺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阳性、ECOG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组均未发生4级化疗毒性反应。3组的cTnT水平在基线及时间点C、D、E和F均明显低于时间点A,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C组的cTnT指标在化疗2周后的各随访时间点均高于FAC组合AC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心电图异常率和左心射血分数水平在各随访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CT组、FAC组和EC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2%(20/21)、100%(19/19)和95.8%(23/2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2%(20/21)、94.7%(18/19)和91.7%(22/24),各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均可耐受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ACT、FAC和EC方案均可引起心肌损伤,EC方案诱发的心脏晚期毒性反应高于其他化疗方案,但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
呼改凤付海霞马继芳胡鸣凤赵子牛呼朝杨劲
关键词:蒽环类心脏毒性
导管消融后需永久起搏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 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快慢综合征(TBS)患者导管消融(CA)后仍因症状性心动过缓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探究此部分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需要起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有39例阵发性房颤合并TBS患者接受CA后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此类患者临床特点、CA结果、植入起搏器原因及时间特点,并与同期年龄、性别、左房大小相匹配的39例CA后不需永久起搏TBS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筛选TBS患者CA后需永久起搏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组需起搏患者年龄(62.79±8.74)岁,男性25例(64.10%),随访(25.54±6.96)个月,单次消融成功25例(64.10%),多次消融成功29例(74.36%)。71.79%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为CA同期住院或空白期内,1 a后植入起搏器仅有3例(7.69%)。11例(28.21%)因器质性窦房结功能障碍(SND)植入起搏器,余均因快速房性心律失常(ATA)事件后窦性停搏植入起搏器。多因素分析发现,最长长间歇长及长间歇发生在非夜间(06:00—24:00)是患者需行永久起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合并TBS患者CA成功率高,仍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时间大多为围手术期或CA空白期,1/4的植入原因为器质性SND,最长长间歇长及长间歇发生于非夜间是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
王凡马继芳周游赵晨晨胡光玲付海霞
关键词:心房颤动快慢综合征导管消融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无应答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对置入三腔起搏器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及对CRT无应答的原因。方法:2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8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致密化不全心肌病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置入双腔起搏器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置入单腔起搏器1例。随访12个月,观察CRT后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3例患者成功置入三腔起搏器,CRT成功率95.8%。与术前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平均减低1.4级(P<0.01),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提高12%(P<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降低38%(P<0.01),左室同步指数(左室12节段达峰值收缩速度的标准差)明显改善(术前74.12ms,术后40.78ms,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冠状静脉窦夹层1例,左心室电极脱位2例,膈肌刺激2例,猝死1例。CRT无应答4例中包括并发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窄QRS波以及后侧壁坏死瘢痕组织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1例。结论:CRT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纠正左室机械失同步,逆转左室重构,但CRT存在一定的风险且部分患者无应答,应掌握好适应证、规范操作、密切随访和程控。
赵永辉张嘉莹周晗张静王现青付海霞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应答
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3年
为了解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 6基因 - 5 72C G多态的相关关系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了 139例冠心病患者和 16 8例正常对照者的白细胞介素 6基因 - 5 72C G多态性 ,并结合疾病临床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了其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 ,- 5 72C 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冠心病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对于CC基因型 ,暴露于CG基因型、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37(95 %CI:0 .86~ 2 .2 0 ,P >0 .0 5 )和 2 .85 (95 %CI:1.32~ 6 .13,P <0 .0 1) ,校正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 ,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 (95 %CI:1.2 2~ 6 .6 5 ,P <0 .0 5 )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 - 5 72C G多态性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间以及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间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果提示 ,白细胞介素 6基因 - 5 72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付海霞李庚山李艳张平安许家琍李建军夏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
内源性睾酮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内源性睾酮对球囊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2 0只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 ,去势组行去势术 (切除双侧睾丸和附睾 ) ,对照组行相应假手术 ;均于术后 2周行右侧髂动脉内皮剥脱术。观察去势 (或相应假手术 )前和脱内皮术后 1周、2周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1(ET 1)水平的变化。脱内皮术后 2周将动物处死 ,取损伤血管段 ,应用电镜和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 两组间同时间点相比 ,血浆NO、ET 1水平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 ,但脱内皮术后 2周去势组血浆NO、ET 1水平可恢复至去势前水平 ,去势组比对照组 ,NO为 (12 5±2 2 ) μmol/Lvs (130± 18) μmol/L(P >0 0 5 ) ,ET 1为 (81± 8)ng/Lvs (75± 2 2 )ng/L(P >0 0 5 )。而对照组与实验前水平仍存在统计学差异 ,NO为 (98± 19) μmol/Lvs (14 1± 2 0 ) μmol/L(P <0 0 5 ) ,ET 1为(91± 9)ng/Lvs (71± 12 )ng/L(P <0 0 5 )。电镜下两组血管内膜均几乎完全被新生内皮覆盖 ,再生血管内皮细胞 (VEC)胞体肥大 ,轮廓模糊 ;光镜观察两组损伤血管的内膜面积和内膜 /中膜面积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内源性睾酮水平短时低于生理水平时对VEC再生、新生内膜形成无明显影响 ,但有改善损伤的VEC功能的倾向。
付海霞蒋锡嘉许家琍李庚山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成形术内皮素-1一氧化氮动脉粥样硬化
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情况,探讨其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8年5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典型心房扑动患者132例,均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治疗,术前均行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量表评分、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3年,根据是否新发房颤将132例患者分为新发房颤组27例与窦性心律组105例,末次随访时行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量表评分,比较2组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比率等临床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血脂、尿酸、脑钠肽水平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房前后径、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随访期间新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术后3年内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发生率。结果132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期间新发房颤27例(20.45%)。新发房颤组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比率(29.63%、44.44%、14.81%)均高于窦性心律组(9.52%、20.00%、1.90%)(P<0.05),左心房前后径[(37.66±9.48)mm]大于窦性心律组[(30.60±11.66)mm](t=-2.902,P=0.004),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脑钠肽水平及右心房左右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尖瓣反流比率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是典型心房扑动患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后3年内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OR=0.219,95%CI:0.068~0.704,P=0.011)。新发房颤组躯体健康评分降低、精神健康评分降低、焦虑自评量表�
马继芳宋卫锋陈珂臧小彪周游王现青赵永辉付海霞
关键词:典型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兔肺静脉心肌袖组织电生理特性研究
本文拟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兔离体肺静脉心肌袖电活动特点及其与心房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局灶性房颤多起源于肺静脉的电生理基础.
王唏黄从新陈葵付海霞王腾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心肌袖电生理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