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青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容量复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脏器支持等基础对症治疗,肝素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5 U/kg/h,疗程1周,观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变化,记录并发症并比较28日死亡率,并观察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逐渐降低,肝素组患者治疗7d后APACHEII评分(11.81±3.24)显著低于常规组(13.74±3.54)(P〈0.05)。肝素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略高于常规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 P=0.504)。肝素组28天病死率(18.75%)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 P=0.459)。治疗1 d、4 d、7 d后,两组患者PT、PLT、APTT数值略有升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持续泵注5 U/kg/h小剂量肝素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并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增加出血反应。
- 魏军王艳红蒋金辉冯冬青
- 关键词:脓毒症小剂量肝素凝血时间病死率
- 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8-12-2009-12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家庭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例随访1a。结果家庭护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孙凤媛冯冬青王雪梅王冬梅石艳辉
- 关键词:生活质量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滴血必净注射液,7 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 d后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7 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D-dimer、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7 d内MODS发生率(13.3%vs 20.0%)与病死率(10.7%vs 13.3%)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高凝状态。
- 魏军王艳红蒋金辉冯冬青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乌司他丁炎性介质T细胞亚群D-二聚体
- 家庭干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诱发因素的影响
- 孙凤媛冯冬青王雪梅王冬梅李磊邓俊国王建云郭慧云王晓华王艳敏
- 慢性心功能不全为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人缺乏对疾病相关因素的认知,只知治疗,忽视预防,导致反复发作,反复住院。课题通过开展研究有效提高了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自我护理监测能力,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尊医行为,建立健康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
-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 魏军王艳红冯冬青蒋金辉
- 采用阳性对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表明: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并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增加出血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且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小剂量肝素
- 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宣教,评定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中,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完成50例,对照组完成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5);试验组完成6 min步行试验平均距离为(207.66±36.48)m,对照组平均距离为(178.25±27.41)m,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65,P〈0.01);两组患者LVEDD、LVEF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性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心功能LVEDD、LVEF等指标分别为(55.08±5.71)mm和(45.68±4.57)%,对照组分别为(62.68±6.82)mm和(32.42±3.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t=3.092,均P〈0.05);试验组再住院5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再住院20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6、4.35,均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 孙凤媛冯冬青王雪梅王冬梅石艳辉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运动康复心理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