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琦琛

作品数:31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9篇下肢
  • 8篇介入
  • 7篇动脉硬化
  • 7篇腔内
  • 7篇静脉
  • 6篇血栓
  • 5篇动脉硬化闭塞
  • 5篇血管
  • 4篇血栓形成
  • 3篇导管
  • 3篇动脉狭窄
  • 3篇血栓溶解
  • 3篇支架植入
  • 3篇支架植入术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溶栓
  • 3篇肾动脉
  • 3篇缺血

机构

  • 30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30篇冯琦琛
  • 23篇李选
  • 18篇王昌明
  • 17篇李天润
  • 17篇栾景源
  • 17篇庄金满
  • 14篇韩金涛
  • 7篇董国祥
  • 7篇傅军
  • 5篇张龙
  • 3篇翟国钧
  • 3篇赵军
  • 2篇吕献军
  • 1篇曲雯
  • 1篇许佳文
  • 1篇隋玉洁
  • 1篇马晓娟

传媒

  • 10篇中国微创外科...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健康博览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国老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olated dissect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artery,IDSM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收治的19例IDSMA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效果等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41~84岁,平均(56±12)岁。临床症状腹痛15例、无症状4例。18例经增强CT确诊、1例经超声诊断。结果19例夹层均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弯曲部前壁。对于4例无症状患者,保守治疗3例,另1例假腔形成瘤样扩张,行支架植入。对有症状的15例患者采取腔内治疗,包括经留置导管动脉内区域性解痉治疗4例;支架植入11例。全部患者均治愈,无并发症。随访时间7~46个月,平均(21±10)个月,19例均无症状,彩超和增强CT显示支架均通畅。结论IDSMA均发生于肠系膜上动脉弯曲部的前壁。对无症状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对有症状患者,如无动脉破裂或肠坏死,推荐植入支架、完全覆盖肠系膜上动脉弯曲部。经导管动脉内区域性解痉治疗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栾景源李选李天润韩金涛庄金满冯琦琛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
Rotarex旋切导管在股腘动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Rotarex旋切导管在治疗股腘动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治疗的32例股腘动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50~89岁,平均(70.7±10.3)岁;急性病程者6例(≤2周),亚急性病程者17例(>2周且≤3个月),慢性病程者9例(>3个月);病变平均长度(23.4±13.7)cm,闭塞长度(19.9±13.3)cm;支架内闭塞者7例;病变位于股浅动脉者13例,腘动脉者8例,同时累及股浅及腘动脉者1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行减容治疗,必要时结合大腔导管抽吸取栓。残余狭窄同期行腔内成形术,经济状况允许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必要时植入支架。术后肝素抗凝24 h,随后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彩色超声复查随访。结果:32例患者均血运重建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107.4±21.5)min。应用8F(1F≈0.33 mm)旋切导管27例,6F旋切导管5例;27例经旋切导管减容后即刻获得正向血流,5例结合大腔导管抽吸。所有患者均行动脉腔内成形术,8例应用DCB再次扩张,其中4例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病变;12例患者植入支架。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中并发症1例,为远端动脉栓塞。该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6±1.5)d,出院时踝肱指数平均值为0.86±0.10,较术前(0.32±0.15)明显改善(t=-16.847,P<0.001),Rutherford分级亦较术前明显降低(Z=-4.518,P<0.001)。随访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发生靶血管急性闭塞,其中1例再次血运重建,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无截肢病例。7例患者随访期间超声提示靶病变再狭窄大于50%,其中1例为应用DCB患者,其余6例为未应用DCB患者,包括2例再次行腔内治疗。结论:应用Rotarex旋切导管治疗股腘动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能够有效清除血栓,暴露基础病变,减少支架的使用,且并
庄金满李天润李选栾景源王昌明冯琦琛韩金涛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栓切除术
高危肺栓塞的介入治疗10年回顾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危肺栓塞进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9月94例高危肺栓塞接受术中取栓、术中快速溶栓及术后溶栓抗凝、机械碎栓等手段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总结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98.9%(1例未完成手术操作即死亡);围手术期死亡6例。72例平均随访33.5月(13~130个月),16例失访,随访率81.8%(72/88)。心功能分级:Ⅰ级68例,Ⅱ级3例,Ⅳ级1例,按照我们疗效标准,完全缓解68例(94.4%,68/72),部分缓解3例(4.2%,3/72),无效1例(1.4%,1/72)。结论高危肺栓塞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可快速有效改善高危PE患者的预后。
傅军李选韩金涛王昌明栾景源李天润翟国钧冯琦琛庄金满赵军董国祥
关键词:肺栓塞介入治疗
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孤立性SMA夹层的CT特征,提出新的分型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其中21例(21/22,95.45%)经增强CT确诊;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10.31±8.67)mm(0~32.03mm),夹层长度平均(73.37±42.69)mm(15.96-205.91mm)。按症状分组,无症状组(4例)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距离为(16.21±10.97)mm(1.00~32.03mm),有症状组(18例)平均为(9.17士6.15)mm(0~25.98mm);无症状组夹层长度平均为(34.81±44.01)mm(15.96-73.84mm),有症状组平均为(83.46±41.90)mm(26.40-205.91mm)。无症状组真腔狭窄率平均为44.16%±12.33%,有症状组为74.35%±22.37%(P=0.042)。随着夹层向SMA远、近端延展,保守治疗效果变差。结论增强CT是诊断SMA夹层的有效方法。孤立性SMA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临床症状及疗效与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度有关。本研究提出的新分型方法有助于全面描述SMA夹层的影像学特征,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栾景源李选许佳文王昌明李天润庄金满冯琦琛韩金涛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预后
肾滤过分数评价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肾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评价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对42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共52条肾动脉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析患者健侧肾和患侧肾(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肾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分肾肾滤过分数的变化,术前与术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 Cr)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收缩压)和服用降压药种类的变化。结果:52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全部成功,术前患侧GFR明显低于健侧(t=-3.989,P=0.000),ERPF明显低于健侧(t=-4.926,P=0.000)。两侧总体FF值相当(t=1.273,P=0.207),术后患侧肾GFR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1,P=0.164),术后患侧肾ERPF明显增高(t=-4.954,P=0.000)、FF降低(更趋近于正常值,t=3.274,P=0.002)。术后健侧GFR明显降低(t=2.569,P=0.000),ERPF明显降低(t=3.889,P=0.001),FF无明显变化(t=-0.758,P=0.454)。术后患侧GFR低于健侧(t=-3.283,P=0.002),ERPF低于健侧(t=-3.351,P=0.001),但两侧FF值相当(t=-0.361,P=0.719)。术前FF相对正常的患肾,术后FF值变化较小(t=0.799,P=0.430);术前FF明显升高的患肾,术后FF值较术前降低(趋向正常值,t=5.299,P=0.000)。患者术后总体血肌酐较前明显下降(t=2.505,P=0.016),但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其血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8,P=0.299);而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血肌酐较术前明显下降(t=2.518,P=0.030),患者术后血压(收缩压)较术前明显下降(t=8.945,P=0.000),服用降压药物种类较术前明显减少(t=5.280,P=0.000)。结论: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分肾FF是了解肾缺血病理生理进程的有益指标,术前FF显著增高或FF相对正常,应视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指征。
冯琦琛李选栾景源王昌明李天润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肾小球率过滤
非单纯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射频闭合联合硬化治疗术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除因单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外,由其他浅静脉返流或大隐静脉返流合并其他静脉返流造成的下肢静脉曲张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材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闭合联合曲张静脉局部剥脱、硬化治疗术的非单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61例、63条肢体,其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23~78岁,平均(55.9±13.2)岁。统计其返流静脉种类、直径及CEAP分级。返流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前副隐静脉及病理性穿支静脉均行射频治疗,皮下曲张浅静脉行泡沫硬化治疗。局部静脉曲张明显处行点状剥脱术。术后即刻穿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结果:本组非单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类型有10种情况。非单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肢体发生重度下肢静脉曲张(C4~C6级)的比例为54.0%(34/63)。病理性穿支静脉位于小腿患者中重度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最高(81.8%,27/33)。手术成功率100%。61例患者中随访44例,44条肢体,随访率72.1%。44条肢体静脉曲张完全消失15条,临床分级降级的肢体24条,有效率88.6%。结论:对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下肢浅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非单纯大隐静脉功能不全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射频闭合联合硬化治疗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近期疗效满意。
冯琦琛李选王昌明盖铄
关键词:静脉曲张导管消融术硬化疗法
Rotarex旋切导管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Rotarex旋切导管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Rotarex旋切导管治疗的7例下肢PAD IS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9.0~76.0岁,平均(70.0±7.6)岁。患者上次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在术后的1.0~72.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6.0个月,自出现缺血症状至本次腔内治疗时间间隔为3 d至2年,中位间隔时间62 d,均行择期再次腔内治疗。再次治疗采用Rotarex机械减容术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必要时再次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肝素抗凝24 h,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彩色超声复查随访。结果:7例ISR患者下肢动脉再通成功,其中3例因原有支架扭曲、断裂再次植入支架,其余4例患者未再植入新的支架。患者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31±0.08,术后为0.86±0.08,t=-12.84,P<0.001。住院期间1例因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0~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0个月,无死亡及截肢病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3例患者再次出现ISR。结论:使用Rotarex旋切导管减容,可有效减少再次支架植入,但是对于增生内膜及陈旧血栓的减容效果欠佳,且不能解决支架断裂及术后内膜增生等问题,因此还需与药物涂层球囊及支架等手段结合使用。
庄金满李天润李选栾景源王昌明冯琦琛韩金涛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支架内再狭窄减容
警惕这个比心梗更凶险的疾病
2017年
王先生50多岁,2周前因为崴了脚,一直在家歇着。这两天觉得脚好了,于是早上多遛了一会儿弯,结果回到家里就觉得胸闷、胸痛、憋气。王先生担心自己是心脏缺血,在家吃了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症状却越来越重了。去医院急诊,在排除冠心病的同时,医生很快确诊了病因——肺栓塞!通过介入取栓、溶栓,患者的症状很快消失。
冯琦琛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就诊过程心脏缺血静脉系统
放了支架就得吃一辈子药吗
2022年
赵大娘因为肾动脉狭窄到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医生经仔细询问后发现,患有高血压的她,5年前发现存在肾动脉狭窄。当年刚确诊的时候,医生就建议她做肾动脉支架手术,可她一直没做,直到现在出现肾功能异常才再次就诊。
冯琦琛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异常门诊就诊肾动脉支架介入血管外科
腔内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的随访结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2月91例(96条肢体)腘动脉硬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P1段44条,P2段7条,P1~P2段35条,P1~P3段10条。狭窄性病变(狭窄率〉50%)42条,闭塞性病变54条。单纯球囊扩张成形35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1条。闭塞性病变均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结果介入治疗腘动脉成功率100%,出院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由术前0.45±0.15升高至0.89±0.17(t=-8.522,P=0.001)。84例(87条肢体)随访12~74个月,(39.0±10.3)月,随访率92.3%(84/91)。术后12个月腘动脉一期通畅率70.1%(61/87),二期通畅率89.7%(78/87)。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中,单纯球囊扩张成形32条肢体的12个月一期通畅率90.6%(29/32),二期通畅率96.9%(31/32);球囊扩张支架置入6条肢体的12个月一期通畅率50.0%(3/6),二期通畅率83.3%(5/6);球囊扩张成形术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Fisher精确检验,P=0.039)。结论介入治疗腘动脉硬化病变效果良好,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近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李天润李选董国祥栾景源王昌明张龙庄金满冯琦琛韩金涛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放射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