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厚

作品数:14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3篇骶骨
  • 3篇骶骨骨折
  • 3篇螺钉
  • 3篇内固定
  • 3篇距骨
  • 3篇粉碎性
  • 2篇软骨
  • 2篇自体
  • 2篇桡骨头
  • 2篇踝部
  • 2篇踝部骨折
  • 2篇骶髂
  • 2篇骶髂螺钉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骨软骨
  • 2篇骨头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机构

  • 14篇烟台市烟台山...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刘永厚
  • 8篇王海
  • 8篇刘万军
  • 6篇孙冰
  • 6篇王维光
  • 5篇蒋玉贵
  • 4篇刘云鹏
  • 3篇杨志勇
  • 3篇李旭
  • 3篇王丹
  • 3篇赵勇
  • 2篇王振海
  • 2篇辛大江
  • 2篇孙涛
  • 2篇张树栋
  • 1篇胡有谷
  • 1篇廉伟
  • 1篇谭江威
  • 1篇邹德鑫
  • 1篇季东梅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治疗踝部骨折伴随的距骨骨软骨骨折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和骨软骨折块摘除钻孔术治疗踝部骨折伴随的急性Ⅲ、Ⅳ型距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38例踝部骨折伴随的急性Ⅲ、Ⅳ型距骨骨软骨骨折,术中明确距骨骨软骨骨折的部位以及范围。20例折块摘除后,自同侧膝关节非负重区钻取骨软骨柱,采取打压固定技术将骨软骨柱植入受区的孔中,为移植组;18例骨软骨折块摘除后行钻孔术为钻孔组。对比观察研究两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X线以及MRI表现。结果移植组随访1.5~4.0年,平均(2.92±0.65)年,钻孔组随访2.5~5.0年,平均(3.02±0.83)年。7例行多柱移植,13例行单柱移植。根据Bair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移植组平均(89.85±4.83)分,钻孔组平均(84.28±5.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P=0.002);X线片示移植组3例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5.0%(3/20),钻孔组8例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44.4%(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31.7,P〈0.05);MRI显示移植组3例骨软骨柱松动吸收,发生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占15.0%(3/20),其余修复的关节面平滑,骨软骨柱与周围组织结合良好;钻孔组6例发生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发生率为33.3%(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39.6,P〈0.05);两组膝关节均无远期供区并发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踝部骨折伴随的急性Ⅲ、Ⅳ型距骨骨软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降低了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和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发生率,提高了踝关节的功能。。
刘万军王海刘永厚刘云鹏胡有谷李旭蒋玉贵辛大江王维光孙冰褚楷
关键词:自体骨软骨急性病距骨骨折
三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治疗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比较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为急诊快速螺钉置入方案的制定提供预案和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C型骨盆损伤(右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3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对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后旋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结果S1、S2双层面2枚骶髂螺钉固定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S1或S2的单层面1枚骶髂螺钉;在S2层面1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优于S1层面。结论针对TileC型骨盆损伤的单侧骶骨纵行骨折,要尽可能选择双层面骶髂螺钉固定;如果使用单层面单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该类骶骨骨折,最好选择S2层面。
赵勇张树栋孙涛王丹廉伟刘永厚谭江威邹德鑫
关键词:骨盆骶骨骨折骶髂螺钉三维有限元
髂骨截骨治疗陈旧性Tile C型骶骨骨折一例报告
2011年
目的探讨髂骨截骨治疗陈旧性Tile C型骶骨骨折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2009年8月收治1例骨盆骨折[AO分型c2型,包括骶骨骨折(Tile C型、Denis I型)、双侧髂骨、耻骨骨折]等多发伤1个月的患者,男性,50岁。术前查体:双下肢外旋畸形,左下肢短缩2cm,双髋及骨盆区压痛,双髋关节不能活动。双下肢感觉、血供良好,远端活动良好。X线片、CT片显示:左侧骨盆向上移位。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耻骨上、下支骨折切开复位、左侧髂骨截骨、下拉左侧骨盆、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等治疗。结果骨盆手术时间约3h,术中出血量约400mL。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表现,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术后1年随访,X线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患者已弃拐行走,无痛感,无跛行。结论髂骨截骨是治疗陈旧性Tile C型骶骨骨折的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术式。
赵勇王丹刘永厚
关键词:骶骨骨折截骨术
Mason 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被引量:45
2006年
目的比较研究桡骨小头切除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83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58例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28例行桡骨小头切除术,3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肘、腕关节的疼痛、运动、肌力、X线表现,以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分别平均随访10年和5.5年,切除组平均肘关节痛觉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8.7分,内固定组23.5分(P<0.01);切除组肘关节伸直角度平均-12.4°,内固定组平均-5.8°(P<0.01);切除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活动度与内固定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伸肘、旋前以及旋后肌力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切除组提携角平均增大8.7°、桡骨移位2.1mm,内固定组分别为1.3°和0.3mm,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切除组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0.3分,内固定组91.3分(P<0.01)。结论与桡骨小头切除术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关节活动范围、得到较大的肌力恢复以及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
刘万军王维光刘云鹏刘永厚蒋玉贵王海孙冰褚楷
关键词:桡骨小头
四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治疗双侧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双侧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双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4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左右各1枚骶髂螺钉对S1进行固定(S1层面双向固定)、左右各1枚骶髂螺钉对S2进行固定(S2层面双向固定)、左右各1枚骶髂螺钉分别对S2和S1进行固定(双层面单螺钉双向固定)和左右各2枚骶髂螺钉分别对S1和S2进行固定(双层面双螺钉双向固定)。使用ABAQUS6.9.1(美国SIMULIA公司)软件模拟双足站立位状态下自骶骨上表面竖直向下加载600N力载荷,测量S1上表面的中点的下移距离和后旋角度以及髋骨最高点的角位移,按照移位越小稳定性越好的原则对各种固定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双层面双螺钉双向固定组合明显优于S1、S2层面双向固定组合,也明显优于双层面单螺钉双向固定组合。在竖直稳定性和外翻稳定性方面,S2层面双向固定下移距离和外翻角度分别为0.531mm和0.156°(左侧)、0.163°(右侧),优于S1层面双向固定的0.673mm和0.200°(左侧)、0.232°(右侧);在后旋稳定性方面,S1层面双向固定的后旋角度为0.269°优于S2层面双向固定的0.287°。另外,双层面单螺钉双向固定的后旋稳定性弱于S1、S2层面双向固定,而其下移距离和外翻角度均介于S1层面双向固定和S2层面双向固定之间。结论针对双侧骶骨纵行骨折,可根据左右两侧的后旋稳定性、竖直稳定性和外翻稳定性的具体情况决定具体的螺钉固定层面;为了使后环的稳定性最大化,最好使用S1和S2双层面双螺钉双向骶髂螺钉的固定组合。
赵勇张树栋王丹刘永厚孙涛姜传强潭江威曲文庆辛大江
关键词:脊柱骨折骶骨骨折固定术骨钉
无骨折的距骨周围跗骨脱位的治疗
2004年
目的:探讨距骨周围跗骨脱位诊断及治疗的判断。方法:采用手法及手术治疗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0~46岁,平均37.5岁;内侧脱位4例,外侧脱位2例,以复位后X线拍片判断。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踝关节功能良好。均为发生距骨坏死。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结合拍片能有效避免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距舟关节韧带损伤的漏诊。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
王海刘永厚
关键词:距骨脱位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共收治178例60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102例,闭合或小切口复位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46例,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30例,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52个月,平均27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8.4%,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优良率为93.5%,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0.0%,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及掌侧斜T形钢板固定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石膏外固定与掌侧斜T形钢板固定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
刘万军王维光王海刘永厚蒋玉贵孙冰李旭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粉碎性内固定外固定架老年
改变输液pH值对七叶皂苷所致静脉炎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改变七叶皂苷溶液的pH值是否可以改善七叶皂苷所致的静脉炎(静脉刺激)发生率。方法选取静脉注射七叶皂苷治疗的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缓冲液组使用20mg七叶皂苷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同时在配液时加入1ml 5%碳酸氢钠缓冲液,将溶液pH值调至7.4左右;常规组仅将20mg七叶皂苷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pH值约为4.6,不加入碳酸氢钠进行中和。两组患者均接受每日1次七叶皂苷静脉输液治疗,连续治疗7d。使用INS静脉炎分级和统计标准,对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缓冲液组的患者各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9.1%,常规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配液时在七叶皂苷溶液中加入1ml 5%碳酸氢钠缓冲液将溶液pH值调至7.4左右,可以显著减少七叶皂苷导致的静脉炎发生。
刘永厚季东梅葛宝铭侯广平
关键词:静脉炎碳酸氢钠七叶素氢离子浓度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比较研究Herbert钉、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微型皮质骨螺钉以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34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7例行Herbert钉内固定术(1组),10例行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2组),9例行微型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3组),8例行克氏针内固定术(4组)。通过随访对4组患者肘关节的疼痛、功能评分以及运动、肌力、X线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随访2~6年,平均4.5年,4组平均肘关节痛觉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4.2、23.7、21.5和19.7分(P<0.01),平均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3.3、94.1、91.4和86.3分(P<0.01);4组患者肘关节伸、屈以及前臂旋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伸肘、屈肘肌力以及旋前和旋后肌力差异无显著性(P>0.01),均正常。[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切开复位Herbert钉、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以及微型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
王维光刘万军王振海刘永厚蒋玉贵王海孙冰褚楷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青壮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6年
目的 研究青壮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1例50岁以下青壮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治疗,并对其骨折类型、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3个月~3年,患者无螺钉断裂、松动、股骨头切割等,无感染、髋内翻、患肢短缩外旋畸形,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5.8%。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轴心固定符合股骨转子间的生物力学要求,内固定可靠,能早期获得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适合术后活动要求高的青壮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刘永厚刘万军王海杨志勇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