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拉美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乌托邦
  • 2篇小说
  • 1篇羞耻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技巧
  • 1篇叙事结构
  • 1篇悬念
  • 1篇译本
  • 1篇异托邦
  • 1篇隐喻
  • 1篇英美文学
  • 1篇政治
  • 1篇直译
  • 1篇莎士比亚
  • 1篇史观
  • 1篇童话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主义
  • 1篇女妖

机构

  • 9篇深圳大学
  • 1篇武汉测绘科技...

作者

  • 10篇叶拉美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东华大学学报...
  • 2篇世界文学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译”的政治:马礼逊《大学》译本析论被引量:9
2008年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是基督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也是圣经汉译和儒经英译的先驱。本文考察马氏出版于1812年的《大学》译本,对译者的"直译"策略、汉学水准、以及译本引发的评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早期儒经英译的特色,并对翻译参与建构的英语世界中儒经与中国形象作出反思。
王辉叶拉美
关键词:马礼逊直译
对话与复调——论《拧紧螺丝钉》中悬念的形成
2010年
《拧紧螺丝钉》是英美文学史上一部"迷人"的小说,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可以解读出这部复调小说悬念迭出的原因在于:主次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且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小说中的人物在进行对话时,听者和说者由于"概念视野"的不同,对话语的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女主人公在次文本中的回忆性独白使故事本身产生了时空对话,干扰了读者对故事情节产生稳定性看法。
叶拉美
关键词:英美文学亨利·詹姆斯惊悚小说
浅析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之异同——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被引量:5
1998年
当一种文化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潮流时,它会浸润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之中,使当时的文化带上与之相应的特有的烙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两个在本世纪先后兴起的文化现象也不例外。《西方文化批评术语词典》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下了定义。不难看出,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存在着一种承接关系:“……后现代主义不光继承了现代主义并将它推到极致,继续从事反传统的现代实验,而且也尝试脱离不可避免地日渐成为新的规范的现代主义形式。”显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具有反传统、实验性两大特征,然而区分二者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该书接下来对二者作了对比;“……现代主义的大师们……强调中心,统一和均衡;后现代主义主将们……倾向于多元化、多方向的展开和运动。”
叶拉美
关键词:现代主义《第二十二条军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小说反传统
论《羞耻》中的反面乌托邦构建
2018年
本文从文本策略,叙事方式和负面情感作用三方面的分析出发,认为小说《羞耻》通过童话包装的文本策略,女性主义棱镜的叙事方式,以及羞耻与暴力相生相克的情感作用构建了一个颇具现实指涉意味的反面乌托邦。
叶拉美
关键词:反面乌托邦
微型文本创建与教学效果提高被引量:5
2010年
取材于语料库的鲜活的语言实例,不仅能使学习者学到地道的英语,而且其来自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语言,还能增强语境的真实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参照语料库及网络英语资源优化教学资源已然成为一种必要。然而,语料库及网络英语资源的庞然身形,常使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却步,为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针对教学课件中语言实例匮乏或薄弱的环节,建立微型文本并积累成文本库是积极利用语料库及网络英语资源,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的好举措。
叶拉美
关键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
聚焦与悬疑——论《拧紧螺丝钉》的叙事技巧
2011年
《拧紧螺丝钉》是英美文学史上一部评议颇丰的惊悚小说。亨利.詹姆斯寓言式的叙事结构及巧妙运用视觉互动的叙事技巧,为小说增添了魅力。本文借鉴米克.巴尔的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的结构层次和小说人物间的聚焦关系探讨小说中困惑与悬念的形成,不仅揭开了小说"迷人"的面纱,还有助于揭示聚焦者之间不平衡的聚焦权力关系及视点间的动态关系,对不同的阅读判断形成的原因增进了解。
叶拉美
关键词:叙事结构
论莎士比亚晚期戏剧中的国家策略
2018年
对比前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威廉?莎士比亚在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创作的戏剧《一报还一报》、《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提出了对莎士比亚这一时期创作特征的新的看法,认为作为“国王供奉”(King’s Man)剧团成员之一,并且被任命为宫廷内侍的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充满了对詹姆斯一世的王权思想,政治野心的演绎与诠释,饱含了对王室成员的婚姻牵动国家安危的关切,彰显了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无法掩饰的国家策略(statecraft)的动因。
叶拉美
关键词:莎士比亚
转向或回归:解构主义伦理批评观溯源被引量:1
2019年
继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大师J·希利斯·米勒推出《阅读的伦理》和《皮格玛利翁种种》两部文学批评著作之后,国内外均有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是解构主义的伦理转向或者说是重返传统的文学伦理征途的标志。然而,米勒多次否定了这种理解,认为文学的别异性是他对文学研究始终如一的兴趣所在。文章在试图理解解构主义伦理批评观的同时,也试图考查它是否同解构主义产生时的初衷一致。
叶拉美
从《这幅画》看海勒的历史观被引量:2
2006年
海勒在小说《这幅画》(Picture This)中,以拼贴画的手法展现纷乱的历史事件,旨在构建他的历史观:历史不是辩证发展的统一体,历史是重复的;“历史是胡言乱语”。这种历史观与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派理论家的思想相契合,意在向传统的辩证历史观发出挑战。
叶拉美
关键词:海勒福柯历史观
论《佛罗伦萨女妖》隐喻的文本空间
2016年
从三维空间的角度观照《佛罗伦萨女妖》的文本结构,使平面的文本有了立体空间感。东西方成为了互为镜像的乌托邦,即异托邦。而跨越生死的交流成为了世界融合的乌托邦思想在文本空间里的栖居之所,即另一层次的文本乌托邦建构。
叶拉美
关键词:乌托邦异托邦文本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