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丽

作品数:25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细胞
  • 6篇粒细胞
  • 6篇淋巴
  • 5篇预后
  • 5篇淋巴瘤
  • 5篇骨髓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液
  • 4篇早幼粒细胞
  • 4篇粒细胞白血病
  • 4篇疗效
  • 4篇骨髓瘤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液病
  • 3篇血液病患者
  • 3篇药物
  • 3篇细胞淋巴瘤

机构

  • 25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开封市中心医...

作者

  • 25篇姜丽
  • 24篇朱尊民
  • 20篇袁晓莉
  • 18篇张茵
  • 17篇杨靖
  • 14篇雷平冲
  • 13篇马荣军
  • 12篇郭建民
  • 9篇张琳
  • 8篇王臻
  • 6篇王同保
  • 6篇臧玉柱
  • 6篇孙恺
  • 6篇杨世伟
  • 5篇刘忠文
  • 4篇商保军
  • 4篇陈玉清
  • 4篇时杰
  • 3篇孔黛
  • 2篇陈香丽

传媒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1、TIM-3、LAG-3、BTLA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原发鼻腔最常见的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难治且易复发,患者生存差异大,也难以确定最佳预后因素,因此有必要探寻一些可靠标志物以尽早评估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行个体化精准治疗。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IC)的靶向治疗已使不少肿瘤患者获益,其中,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及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常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效应,介导肿瘤细胞逃逸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1]。
聂璐刘笑吟马荣军袁晓莉姜丽杨靖胡爱侠李真朱尊民
关键词:预后价值BTLA
2010~1013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血流感染病原体分布特点
目的 探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血流感染病原体特点,为临床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01~2013.12.31河南省血液科病房对发热患者未应用抗生素前进行了血细菌、真菌培养检查,共采集了243...
朱尊民袁晓莉姜丽王臻王同保杨靖郭建民张茵臧玉柱刘忠文王山梅
维甲酸、亚砷酸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ATO双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成人非高危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药组及双药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诱导期间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输血情况等,并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早期死亡率及预后。结果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78例;年龄的M(Q1,Q3)为41(18,70)岁;其中三药组75例、双药组89例。三药组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白细胞(WBC)计数分别为(9.49±6.10)×10^(9)/L、(5.43±3.97)×10^(9)/L,双药组为(15.17±17.06)×10^(9)/L、(13.37±12.5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三药组WBC峰值低于双药组[13.8(6.3,89.7)×10^(9)/L比19.2(3.8,112.8)×10^(9)/L,P=0.019]。诱导治疗第7天,三药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双药组[27(11,147)×10^(9)/L比45(8,183)×10^(9)/L,P=0.014];但第14、21、28天两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输注PLT的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仅有极少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 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 s,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药组患者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双药组(2.7%比12.4%,P=0.022);早期死亡率虽低于双药组(1.3%比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完全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成人非高危APL患者,三药诱导方案可降低WBC计数和峰值,减少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
马荣军袁晓莉姜丽杨世伟杨靖王臻张萍张琳商保军程琳娜张茵朱尊民
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67个月,其治疗后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25%和71.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245 U/L)、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Ki-67高表达(≥65%)及骨髓浸润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其生存率较低(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to-PBHSCT前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和auto-PBHSCT后未行巩固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0.46、0.12,95%CI:0.22-0.95、0.02-0.82,P<0.05)。结论:auto-PBHSCT治疗可明显改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但auto-PBHSCT治疗后应进行巩固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姜丽朱尊民
关键词: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因素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联合ATO双药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APL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三药诱导组(58例)和双药诱导组(126例)。三药诱导方案为ATRA 20 mg·m-2·d-1,第1~28天;ATO 0.16 mg·kg-1·d-1,第1~28天;蒽环类药物去甲氧柔红霉素8 mg·m-2·d-1或柔红霉素40 mg·m-2·d-1,第3~5天。双药诱导方案为ATRA联合ATO,剂量用法同上。184例患者中WBC〉10×109/L者69例,WBC≤10×109/L者115例。结果①近期疗效:三药诱导组1个疗程的血液学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及诱导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8.3%、87.9%、72.4%和0,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7.3%、65.9%、51.6%和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2、0.008、0.005);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5.6%,P=0.042;4.2%对15.6%,P=0.246);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2.3%,P=0.032),但缓解率及早期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远期疗效:三药诱导组的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98.5%、96.6%,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6%、86.5%、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18、0.019);尤其是WBC〉10×109/L的患者,三药诱导组优势更加明显。③不良反应:三药诱导组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心肌损伤及头痛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在APL的诱导治疗中,三药诱导方案的疗效优于双药诱导方案。
马荣军朱尊民袁晓莉姜丽杨世伟杨靖郭建民张琳雷平冲王臻臧玉柱陈玉清王同保孔黛孙恺张茵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清β-CTX/PINP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及骨转移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 探讨血清骨代谢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浓度及β-CTX/PINP比值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MBD)及骨转移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分别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肿瘤科及体检中心就诊的初诊MM 31例、骨转移瘤46例及健康对照12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将MMBD分为0~4级,骨病0~2级为A组(8例),3~4级为B组(23例).化疗两疗程后评价疗效,将MM分为化疗有效组(部分缓解以上,22例)和无效组(未达部分缓解,9例);ELISA法检测血清β-CTX、PINP表达水平并计算β-CTX/PINP比值.结果 初诊MM、骨转移瘤及健康对照血清β-CTX浓度分别为(3 563±544) ng/L、(6 690 ±343) ng/L、(2 726±1 026) ng/L(x2 =22.207,P<0.001),PINP浓度分别为(72±14) ng/L、(112 ±62) ng/L、(171 ±62) ng/L(x2=7.418,P=0.024)及β-CTX/PINP比值分别为93±19、141±21、17 ±8(x2 =20.192,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诊MM β-CTX/PINP比值高于健康对照(P=0.001),骨转移瘤β-CTX浓度(P =0.003)及β-CTX/PINP比值(P <0.001)均高于健康对照.初诊MM血清β-CTX浓度低于骨转移瘤(P <0.001).初诊骨髓瘤A、B两组血清β-CTX、PIN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血清β-CTX/PINP比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两疗程后,MM血清β-CTX浓度(P=0.023)及β-CTX/PINP比值(P <0.001)均降低;A组血清β-CTX、PINP浓度及β-CTX/PINP比值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血清PINP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但血清β-CTX浓度及β-CTX/PINP比值较治疗前均降低[(4 027±647)ng/L比(2 370±460) ng/L,P=0.043;111±23比30±6,P=0.002].化疗有效组血清β-CTX/PINP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无效组血清β-CTx、PINP浓度及β-CTX/PINP比值较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β-CTX在初诊MMBD与骨转移瘤中存在差异
杨世伟马荣军赵娟娟袁晓莉姜丽杨靖雷平冲张茵张琳刘刚王芳朱尊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HB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精准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313例初诊NHL患者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HBVDNA(〉1×10^5拷贝/ml为高拷贝组,1×10^3-〈1×10^5拷贝/ml为低拷贝组),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HBV感染与预后的关系,并与普通人群HBV检出率(来源于全国HBV血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①NHL患者组HBsAg阳性率为12.5%(39/313),高于普通人群的7.2%(χ^2=14.596,P〈0.001);HBV既往感染者(HBsAg阴性但HBcAb阳性)114例(36.4%),发生率较普通人群(34.1%)略高。②HBsAg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B细胞型(87.2%对70.3%,P=0.027)、Ann Arbor分期Ⅲ-Ⅳ期(69.2%对34.6%,P〈0.001)、IPI评分3-5分(74.4%对50.0%,P=0.004)、LDH水平升高(79.5%对47.8%,P〈0.001)、肝脏受累(45.5%对31.7%,P=0.006)患者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HBV既往感染组(114例)与非感染组(160例)比较,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0.023)、IPI评分3-5分(P=0.035)患者的比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HBV DNA阳性组(30例)与阴性组(71例)比较,Ann Arbor分期Ⅲ-Ⅳ期(P=0.011)、IPI评分3-5分(P=0.03)、LDH水平升高(P=0.025)及肝脏受累(P〈0.001)患者的比例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1×10^5拷贝/ml为界将30例阳性组患者划分为HBV DNA高拷贝组(23例)和低拷贝组(7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上述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HL患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BV感染和B细胞型NHL关系更密切;合并HBV感染、HBVDNA阳性患者Ann Arbor分期晚、IPI评�
张令袁晓莉姜丽杨靖郭建民时杰雷平冲张茵朱尊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D8^(+)T细胞SLAMF6表达与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初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6(SLAMF6)表达与穿孔素、颗粒酶B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初诊SAA患者的血常规及骨髓象等指标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初诊时及治疗结束后半年[移植11例,免疫抑制治疗(IST)21例]的标本中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穿孔素及颗粒酶B分泌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临床指标与标本检测结果相关性,并以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正常对照组)及13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MDS/PNH)患者(MDS/PNH组)为对照进行SLAMF6表达量、穿孔素及颗粒酶B分泌量的比较。结果(1)初诊时:SAA组SLAMF6表达量为(56.40±6.37)%,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4.34±5.81)%和MDS/PNH组的(82.24±4.98)%(P均<0.001);SAA组穿孔素的表达量为(32.73±8.46)%,高于正常组的(23.75±5.10)%和MDS/PNH组的(26.12±5.53)%(P均<0.05);SAA组颗粒酶B的表达量为(36.23±7.9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1.67±5.05)%和MDS/PNH组的(21.79±5.10)%(P均<0.001)。SAA患者SLAMF6表达量与血红蛋白(r=0.804)、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0.656)、骨髓粒系百分比(r=0.643)、骨髓红系百分比(r=0.622)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CD8^(+)T细胞穿孔素(r=-0.792)、颗粒酶B(r=-0.908)均呈负相关(P均<0.001)。(2)治疗后:30例SAA存活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治疗前[(79.19±12.69)%比(56.40±6.37)%,P<0.001],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11例移植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移植前[(86.54±3.75)%比(56.40±7.35)%,P<0.001],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量低于移植前(P均<0.05)。12例IST有效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高于初诊时,其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7例IST无效患者CD8^(+)T细胞SLAMF6表达量、穿孔素、�
商保军杨世伟马荣军袁晓莉姜丽雷平冲刘忠文李玉龙董晓燕张琳张茵朱尊民
关键词:T淋巴细胞穿孔素
尼洛替尼一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朱尊民王苹袁晓莉姜丽张茵郭建民雷平冲杨靖刘忠文张琳商保军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骨髓瘤骨病患者血清骨代谢物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骨髓瘤骨病(MBD)血清骨代谢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同工酶(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及维生素D3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新诊断的MBD患者68例,均给予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4个和8个疗程后患者血清TRACP-5b、β-CTX、PINP、维生素D3浓度及影像学变化。结果TRACP-5b、β-CTX和维生素D3在患者治疗4个(68例)和8个疗程(63例)后都较治疗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P治疗前浓度为(78.1±44.9)ng/L,4个疗程后为(94.5±56.1)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1,P=0.063),8个疗程后升高至(173.3±80.5)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2,P<0.001)。治疗前影像学骨病分级≥3级的患者比例为66.2%,4个疗程后降至60.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477);8个疗程后降至4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0,P=0.012)。8个疗程后,可评估患者63例,其中治疗有效者50例,无效者13例,有效组患者血清PINP浓度为(190.7±78.5)ng/L,高于无效组(106.5±47.3)ng/L(t=5.762,P<0.001),维生素D3浓度为(11.7±4.8)μg/L,低于无效组(15.6±5.5)μg/L(t=-2.478,P=0.016),骨病分级≥3级的患者比例为38.0%,也低于无效组的69.2%(χ^2=4.076,P=0.044),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血清TRACP-5b和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主的方案治疗后,MBD患者血清中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TRACP-5b、β-CTX和维生素D3减低,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PINP升高,影像学骨病分级下降。
马荣军杨世伟袁晓莉姜丽杨靖王臻张茵雷平冲张琳商保军程琳娜朱尊民
关键词:硼酸盐维生素D3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