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二维斑点追踪
  • 5篇心功能
  • 5篇左心
  • 4篇心肌
  • 4篇心肌缺血
  • 4篇缺血
  • 4篇斑点追踪显像
  • 3篇心动描记术
  • 3篇心房
  • 3篇左心房
  • 3篇描记
  • 3篇描记术
  • 3篇急性心肌缺血
  • 3篇二维斑点追踪...
  • 3篇斑点追踪成像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宋香廷
  • 7篇颜紫宁
  • 5篇芮逸飞
  • 5篇黄俊
  • 5篇范莉
  • 4篇陈冬亮
  • 4篇沈丹
  • 3篇刘畅
  • 2篇李洁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早期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对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来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此文就该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左房功能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宋香廷颜紫宁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功能二维斑点追踪
斑点追踪显像对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早期左室节段旋转的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兔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早期左室节段旋转角度,探讨该方法对左室节段功能评估的敏感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6只,开胸行左冠状动脉前支结扎术建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模型,在术前及术后10 min两次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切面动态二维图像;测量常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I技术分析左室三水平共18个节段的旋转角度。结果 :①LVEDD、LVESD、LVFS、LVEDV、LVESV、LVEF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室二尖瓣水平术前下壁及后间隔旋转角度最大,前壁及侧壁旋转角度最小,术后各节段间旋转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水平及乳头肌水平术前及术后各节段间旋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左室二尖瓣水平前间隔、后间隔、下壁及后壁的旋转角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前壁及侧壁旋转角度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心尖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各节段旋转角度术后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早期用STI评价左室节段旋转角度可以敏感的反映左室节段功能的改变。
范莉颜紫宁黄俊宋香廷芮逸飞沈丹陈冬亮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心室功能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改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PSLS)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48只大白兔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形成左心室局部心肌缺血,应用2D-STI技术测量缺血前后左心房各壁(前壁、下壁、间隔、侧壁、后壁)的收缩期、储器期、通道期峰值的应变及应变率(CT-PSR、R-PSR、CD-PSR),并计算其左心房整体平均应变和应变率(mCT-PSR、mR-PSR、mCD-PSR),同时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16节段纵向收缩应变,计算左心室整体PSLS。结果最终46只大白兔均成功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与缺血前比较,缺血后左心房在通道功能期和储器功能期的平均峰值应变均降低(P﹤0.05),在泵功能期的平均峰值应变有所增加。缺血后左心房mCT-PSR、mR-PSR、mCD-PSR均降低(P﹤0.05),左心室整体PSLS也降低(P﹤0.05),且其缺血前后变化率与左心房mCT-PSR、mR-PSR、mCD-PSR变化率呈正相关(r=0.34、0.49、0.38,P=0.022、0.001、0.01)。结论 2D-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变化是可行的,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室整体PSLS及左心房各期平均峰值应变率均降低,左心室纵向收缩应变的变化会影响左心房的功能,表现为左心房各应变参数的改变。
宋香廷颜紫宁范莉黄俊芮逸飞刘畅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急性心肌缺血心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的心功能改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测量应变、应变率及纵向旋转角度等指标判断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常规测量其左心室壁各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径向峰值应变率,左心室壁各节段及整体的峰值旋转角度。常规麻醉,开胸后结扎左前降支,关胸10min后测量术前相同指标,比较二者间差异。结果心率(HR)、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各室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舒张期峰值应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指标稍低于术前。对手术前、后各室壁节段性旋转及整体旋转角度的比较,显示术前左心室侧壁基底段的旋转角度与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4.99)°对(1.17±5.07)°,P〈0.05],而其余室壁的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整体的旋转角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指标均低于术前。结论兔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收缩功能发生改变,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可以较为敏感的反映,左心室侧壁基底段旋转角度的改变也可能是反映心肌早期急性缺血的指标。
黄俊颜紫宁范莉宋香廷芮逸飞沈丹陈冬亮刘畅李洁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缺血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左心功能: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是近来新兴起的评价心肌整体及局部功能的一种新技术,它从组织多普勒发展而来,克服了以往组织多普勒对角度...
宋香廷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支架植入术
文献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节段功能
2015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T)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房节段功能,探讨该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房节段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兔48只,开胸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0分钟采集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2D—STI技术评价左房15个节段在长轴方向的应变率(SR),分别比较心室收缩期(SR—S)、心室舒张早期(SR—E)、心室舒张晚期(SR—A)左房各节段应变率在术前、术后的差异。结果①左房辅泵功能指标:房顶部后壁、下壁、间隔,基底段间隔、下壁SR—A较术前降低(P〈0.01);②左房储器功能指标:基底段下壁、前壁、间隔、侧壁,中间段下壁、前壁、间隔、侧壁,房顶部下壁SR—S均较术前降低(P〈0.01);③左房通道功能指标:除基底段侧壁外,各节段SR—E均较术前降低(P〈0.01)。结论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房通道功能普遍受损,储器功能及辅泵功能部分受损,2D—STI技术评价忽}生心肌缺血早期左房节段功能是可行的。
宋香廷颜紫宁范莉黄俊芮逸飞沈丹陈冬亮刘畅李洁
关键词:斑点追踪显像急性心肌缺血左房应变率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变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通过测量左室纵向峰值旋转角度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前、术后1周、1个月心功能的改变。方法冠心病患者19例为冠心病组,6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PCI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室各室壁节段及整体纵向峰值旋转角度。结果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左室侧壁均呈逆时针旋转,室间隔呈顺时针旋转。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室间隔纵向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纵向峰值旋转角度增大,左室侧壁纵向旋转角度减小(均P<0.05)。与PCI术前比较,冠心病组术后1周左室各室壁节段及整体纵向峰值旋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基底段室间隔纵向峰值旋转角度和左室整体纵向峰值旋转角度均减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存在纵向顺时针旋转,PCI术后1个月心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能反映心功能变化。
黄俊范莉芮逸飞沈丹陈冬亮宋香廷颜紫宁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左心房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左心房任整个心脏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包括3个部分:心室收缩期,存储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即储器功能;
宋香廷颜紫宁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斑点追踪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