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杰超

作品数:59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病毒
  • 16篇传染
  • 16篇传染性
  • 13篇疫病
  • 13篇新城疫
  • 12篇新城疫病
  • 12篇新城疫病毒
  • 12篇抗体
  • 11篇重组新城疫病...
  • 11篇细胞
  • 9篇法氏囊
  • 9篇法氏囊病
  • 9篇传染性法氏囊
  • 9篇传染性法氏囊...
  • 6篇蛋白
  • 6篇猪传染性胃肠...
  • 6篇胃肠炎
  • 6篇肠炎
  • 6篇传染性胃肠炎
  • 5篇免疫

机构

  • 59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美国农业部
  • 2篇吉林和元生物...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9篇尹杰超
  • 35篇李德山
  • 33篇任桂萍
  • 10篇李一经
  • 9篇任晓峰
  • 8篇吴云舟
  • 7篇周兵
  • 7篇张瑛杰
  • 6篇李广兴
  • 6篇李天鹤
  • 5篇唐丽杰
  • 5篇孙田
  • 4篇郭茉
  • 4篇徐黎明
  • 4篇韩秀娥
  • 4篇刘铭瑶
  • 4篇王文飞
  • 3篇牛泽杉
  • 3篇张天援
  • 3篇田贵游

传媒

  • 11篇中国预防兽医...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药学学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H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3年
hp基因位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基因组的3′端,该基因在病毒复制时表达编码一个78AA、9100的疏水蛋白。该蛋白可以与猪超免抗TGEV血清发生免疫沉淀反应。目前,对其功能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就其在细胞内的位置而言,hp蛋白可能对复制复合体膜的缔合以及病毒粒子的装配起重要作用。根据Genebank已发表的TGEVhp基因cDNA序列,利用Oligo4.1软件设计一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hp基因。将PCR产物用KpnI和XbaI酶切后克隆到载体pPROEXHTc的KpnI和XbaI多克隆位点上。然后对重组质粒进行相应的酶切鉴定和PCR鉴定。将重组子测序并且与其国外分离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p基因克隆成功是可信的。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GEV的基因组及其非结构蛋白奠定了重要基础。
尹杰超李一经
关键词: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克隆传染性胃肠炎
利用细菌展示技术系统地筛选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的线性抗原区域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系统的筛选位于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上的抗原优势区域,本研究将缺少N端核定位信号的Cap蛋白基因分成7个连续重叠的DNA片段cap(1~7),然后分别克隆于细菌展示载体APEx中,IPTG诱导重组蛋白片段表达于细菌内膜外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片段和抗PCV2 Ca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cap(1~7)均可以和抗该Cap蛋白的多抗结合,并且cap6的结合能力最强。将cap6片段进一步分为连续不重叠的3段(cap6-1、cap6-2、cap6-3),以同样的方法鉴定抗原表位。结果显示,cap6-2与抗PCV2 Cap蛋白的多抗结合能力最强。此外,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对细菌展示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利用细菌展示技术以及流式细胞仪快速的筛选了PCV2b Cap蛋白上的抗原优势区域,cap(1~7)片段均包含抗原表位,并且cap6是Cap蛋白上的抗原优势区域,cap6-2可能是抗原优势表位。
徐文娟张瑛杰李青青吴强于向纺郭笑辰尹杰超任桂萍李德山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CAP蛋白多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鞭毛蛋白及鸡GM-CSF重组新城疫病毒对鸡的免疫增强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评价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FliC)以及鸡GM-CSF(chGM-CSF)对新城疫病毒(NDV)弱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本实验通过PCR扩增fliC,并合成chGM-CSF编码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BrClone30-fliC和pBrClone30-GM-CSF,拯救获得重组病毒rClone30-fliC和rClone30-GM-CSF。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fliC和chGM-CSF基因正确插入重组病毒,并获得稳定表达;重组病毒免疫7 d后重组NDV HI抗体效价检测显示,实验组平均HI效价分别达到4.5 log2和4.8 log2,而r Clone30组和空白组HI效价仅为3 log2和1 log2;免疫7 d后攻毒,空白组SPF鸡均死亡,rClone30组有两例发病,实验组SPF鸡全部存活并且无任何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FliC和chGM-CSF作为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
王卉张天援吕政孙田尹杰超吴云舟刘云野吴金任桂萍李德山
关键词:鞭毛蛋白新城疫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一种制备B区缺失的成熟人凝血因子Ⅷ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人凝血因子Ⅷ重链FⅧH和轻链FⅧL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FⅧH和FⅧL高效表达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B区缺失的成熟人凝血因子Ⅷ的制备、活性检定及在药学上的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新...
尹杰超李德山王文飞袁清艳郑琦黄涛
文献传递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2015年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施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以已进行产业化的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全过程为模式,将产业化前期基因工程药物设计方案、研究方法和技术融入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全面掌握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理念和技术。通过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实践基础。
任桂萍王文飞尹杰超刘铭瑶李德山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p26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11年
为制备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EIAVp26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抗EIAV衣壳蛋白p26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应用重组p26蛋白为抗原建立ELISA筛选方法,获得两株能够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E11和F8。经试验证明,这些抗p26MAb均能够与感染驴胎皮肤细胞的EIAV和经SDS-PAGE分离的EIAV总蛋白中的p26蛋白结合。这两株p26蛋白MAb的获得将为EIAV的检测及鉴别诊断奠定基础。
韩秀娥张萍王雪峰李萌魏萍周建华尹杰超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初步探索
2023年
本科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在一起。“基因工程原理”专业课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提炼并融入授课过程中,包括科学素养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感恩情怀的培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实际科学问题。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郭笑辰任桂萍尹杰超
关键词:基因工程原理
重组新城疫病毒溶瘤制剂技术平台及其应用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首要敌人,其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计,至2030年中国每年癌症患者将达到500万人,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达到350万人。研制有效的治疗肿瘤的药物是医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早在197...
尹杰超刘天艳吴红松杨甲瑞任桂萍李德山
文献传递
FGF受体-1和FGF受体-2介导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信号传导被引量:3
2010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是FGF家族成员,FGF-21与其他FGF家族成员不同,它没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但具有很强的调节血糖作用.本实验旨在系统研究FGF-21的功能受体,以及配体/受体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FGF-21的生物功能,加快FGF-21从基因到药物的转变奠定理论基础.前期实验表明,FGF-21促进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对前脂肪细胞无作用,说明3T3-L1脂肪细胞表达FGF-21功能受体.本文以3T3-L1脂肪细胞为靶标,深入研究FGF-21的功能受体.在FGF-21作用下3T3-L1脂肪细胞中的FGF受体1(R1)和FGF受体2(R2)形成特异性异源二聚体.脂肪细胞经FGF-21处理后,R1和R2均迅速发生磷酸化,表明两个受体均被FGF-21激活.siRNA干涉实验表明,抑制R1和R2功能可以抑制FGF-21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Glut1的表达水平,揭示了FGF-21通过R1和R2上调3T3-L1脂肪细胞中Glut1的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表明,FGF-21可以介导3T3-L1脂肪细胞表面R1和R2的内吞.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3T3-L1脂肪细胞表达的FGF受体为FGFR-1Ⅲc和FGFR-2Ⅲc.结果表明,FGFR-1Ⅲc和FGFR-2Ⅲc是FGF-21的功能受体,参与FGF-21在脂肪细胞中介导的糖代谢活性的信号传导.
任桂萍尹杰超王文飞李璐李德山
关键词:FGF-21葡萄糖代谢GLUT1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农业院校生物制药办学特点和东北农业大学基因工程制药的学科研究特色,东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组优化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为教学成果,构建生物制药综合训练大实验教学体系,并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丁良君苍晶李德山任桂萍尹杰超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