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示敏

作品数:91 被引量:829H指数:1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2篇水稻
  • 35篇枯病
  • 34篇基因
  • 33篇纹枯病
  • 24篇抗性
  • 16篇育种
  • 15篇性状
  • 11篇稻纹枯病
  • 11篇粳稻
  • 9篇水稻纹枯病
  • 8篇稻瘟
  • 8篇稻瘟病
  • 8篇瘟病
  • 8篇分子标记
  • 8篇标记辅助选择
  • 8篇病菌
  • 7篇数量性状
  • 7篇纹枯病菌
  • 7篇分子标记辅助
  • 7篇分子标记辅助...

机构

  • 91篇扬州大学
  • 15篇江苏里下河地...
  • 8篇扬州职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扬州教育学院
  • 4篇教育部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扬州环境资源...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丘陵地区...
  • 2篇扬州市职业大...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91篇左示敏
  • 74篇陈宗祥
  • 63篇潘学彪
  • 55篇张亚芳
  • 21篇马玉银
  • 17篇陈夕军
  • 14篇潘存红
  • 11篇殷跃军
  • 11篇李爱宏
  • 9篇戴正元
  • 8篇李磊
  • 7篇朱俊凯
  • 7篇张洪熙
  • 6篇李育红
  • 5篇薛芗
  • 5篇徐敬友
  • 5篇童蕴慧
  • 5篇刘广青
  • 5篇王子斌
  • 5篇王辉

传媒

  • 23篇中国水稻科学
  • 20篇扬州大学学报...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作物学报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稻米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种子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Journa...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DNA标签技术及其在水稻基因克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T-DNA标签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分离和克隆植物功能基因的方法。本文介绍了T-DNA标签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概述了该法的优缺点和在水稻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马玉银潘存红左示敏张亚芳陈宗祥潘学彪
关键词:T-DNA水稻基因克隆
叶肉细胞特异表达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在不同源库类型水稻品种中的效应
2013年
将水稻自身焦磷酸化酶基因OsIP1置于叶肉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下,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嵌合基因cyFBPase:OsIP1分别导入"源限制型"水稻品种中超123和"库限制型"品种农垦57。根据荧光定量PCR结果和农艺性状,筛选高表达且农艺性状没有明显改变的T2转基因纯合株系,用以检测和分析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水稻焦磷酸化酶基因的效应。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营养生长期,转基因株系的最高茎蘖数和穗数比各受体亲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分蘖性较强的品种上;2)在籽粒灌浆结实期,叶片、叶鞘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在整个灌浆期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且多数转基因植株叶片和叶鞘中的蔗糖含量(除了灌浆高峰期时的叶鞘)均显著高于对照;3)转基因株系单株干物质量较野生型对照有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源限制型"品种中超123转基因株系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幅达显著水平。
张亚芳陈宗祥左示敏娄丽娟余永旗潘学彪
关键词: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南粳5055米香性状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进一步提高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南粳5055蒸煮食味品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米香基因badh2成功导入南粳5055中。在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前景选择的同时,利用《NY/T 1433-2014》推荐的48个以及作者实验室筛选的31个SSR标记进行背景检测;在BC3F2世代,筛选出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一致的单株,结合农艺性状筛选及品质分析,获得所考察性状与南粳5055一致且携带米香基因的南粳5055新品系;并就背景选择中不同来源分子标记对江苏粳稻品种的鉴别力问题进行了讨论。
许志文冯志明李明友华荣孙建荣张亿吴科霆杜海波胡珂鸣张昌泉陈宗祥陈宗祥
关键词:食味品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SR标记轮回亲本
水稻回交世代中两个抗纹枯病主效数量基因的鉴定与标记辅助选择被引量:26
2005年
对水稻品种特青与Lemont杂交组合的F2 单株无性系群体,进行 2年有重复的抗水稻纹枯病QTLs定位,在特青的第 9号染色体和Lemont的第 11号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了 1个主效抗纹枯病QTL,各自命名为qSB 9和qSB 11。从该F2 定位群体中,根据位点双侧标记带型,选取 2个位点均为感病等位基因纯合的 2个单株作为双感亲本,均为抗病等位基因纯合的 1个单株作为双抗亲本,分别与轮回亲本特青和Lemont进行回交。标记辅助选择始于BC2F1 及以后的各回交世代,并于BC2F1 和BC4F1 世代进行了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qSB 9和qSB 11确实存在于原定位区间,各等位基因也在回交过程中被成功选择。BC3F2 采用秧田期大群体标记检测,从中选取符合要求的单株,分别混合得到特青背景下的双感纯合系, Lemont背景下的双感、双抗纯合系,将这些纯合系连同轮回亲本同时种植于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和江苏里下河农科所试验田, 2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 1 )相同背景下的不同纯合系间在发病程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不同纯合系的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Lemont双感系>特青双感系>Lemont>特青 >Lemont双抗系; 2 )2个位点上的抗性等位基因qSB 9和qSB 11单独存在时,分别可减轻病级 1 2级左右,同时存在时可减轻病级 2级左右;
谭彩霞纪雪梅杨勇潘兴元左示敏张亚芳邹军煌陈宗祥朱立煌潘学彪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引进水稻种质穗部性状相关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利用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对从国际水稻核心种质库中引进的315份水稻品种的5个穗部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穗长和一次枝粳数受环境影响大,而粒长、粒宽和籽粒长宽比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较小。检测到与穗长、一次枝粳数、粒长、粒宽和籽粒长宽比显著关联的标记区域分别有7、5、10、8和6个,其中,粒型相关的11个区域和一次枝粳数相关的1个区域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各品种携带的增效等位变异的个数与性状表型值呈显著线性相关。在所有关联位点中,香稻亚群(ARO)和热带粳稻(TRJ)亚群品种平均携带的增效等位变异数最多,最少的为温带粳稻(TEJ)亚群品种;我国水稻品种在其中6个关联位点上主要携带减效等位变异。筛选到具有30个以上增效等位变异的15份水稻种质,均属于TRJ亚群,来自11个不同国家。TRJ亚群品种在我国水稻高产、稳产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讨论了利用TRJ亚群品种改良我国水稻穗部性状的方法。
左示敏康厚祥李前前陈宗祥张亚芳刘文德王国梁陈红旗潘学彪
关键词:穗部性状育种利用
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10年
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在中国南方部分水稻种植区已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但对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却进展缓慢.抗性鉴定方法、抗病基因定位和抗性资源发掘是抗病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最重要内容,亦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提出的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抗病基因QTL进行物理图谱整合,分析了抗病QTL的定位概况,同时对抗源发掘和抗病育种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归纳与讨论,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加速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进程提供帮助.
左示敏张亚芳陈宗祥陈夕军潘学彪
关键词:水稻物理图谱育种价值抗性资源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技“入户难”成因和对策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技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可知农技入户难的原因有3个,即农业比较效益低、规模经营超小及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过低。解决科技入户难的对策为:培育高素质专业农民,减少兼业户比例;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芦千文司智霞左示敏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户行为
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3个抗水稻纹枯病QTL的聚合效应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特青/Lemont组合的回交群体,证实了特青第7染色体上存在抗纹枯病QTLqSB7Tq。以Lemont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连续回交结合性状鉴定,构建了qSB7Tq与另外两个抗水稻纹枯病QTLqSB9Tq(位于特青第9染色体)和qSB11Le(位于Lemont第11染色体)的一套近等基因系,对各抗性QTL的单个效应及其聚合效应进行了研究。3个抗性QTL单独存在或在聚合状态下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水平。但是,不同抗性QTL之间可能普遍存在一定的负向互作关系。讨论了一致的遗传背景对QTL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不同QTL的聚合效应及互作关系对育种实践的意义。
殷跃军左示敏王辉陈宗祥马玉银张亚芳顾世梁潘学彪
关键词:纹枯病数量性状座位基因聚合近等基因系
江苏粳稻食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启示被引量:7
2014年
以江苏省2001—2013年通过审定的83份常规粳稻品种及4份对照品种为对象,利用食味仪测定各品种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及食味值,分析各生态型品种食味品质的变化趋势,以探讨加快江苏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选育进展可能的途径。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余波盛生兰左示敏陈宗祥张亚芳潘学彪
关键词:生态型食味品质品种选育
田间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体系的确立与完善被引量:57
2006年
建立科学的田间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体系,是开展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描述了田间水稻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强调只有在充分认识并依据这些特点所建立的抗性鉴定体系才具科学性。分析认为Rush的总体抗性鉴定体系最为合理。为适应抗性QTL精细定位的精度要求,在Rush的总体思想体系基础上,提出并试行了以“最高病斑达到的叶鞘位”为基础的新的病情评定标准,以进一步完善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体系。
左示敏张亚芳殷跃军陈宗祥潘学彪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抗性接种技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