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婧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1北美放射年会(RSNA)关节影像学究进展
- 11年度RSNA年会共有骨关节系统影像学研究文章457篇,其中关节影像学研究文章达118篇,本文对影像学在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上的应用及关节周围韧带、关节软骨及关节术后影像学评估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今后...
- 庞婧贾梦吴增杰徐文坚
- 关键词:骨关节系统影像学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和MRI诊断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s。男性21例,女性8例,男:女=2.63:1,年龄2个月~69岁,中位年龄为39.00岁。27例为单发病变,2例为多发病变。发病部位:①头颈部9例,位于口底、舌根部及皮下5例,4例位于鼻窦区;②腹部和盆腔9例,其中腹膜后5例、盆腔2例(其中1例位于宫颈)、胃窦部1例、腹股沟区皮下1例;③胸部5例,肺2例,其中1例肺内2个病灶。胸壁3例;④四肢3例,其中髂骨1例,左侧股骨头颈区1例,1例为椎体附件及双侧髂骨多发病变;⑤椎管3例,胸段椎管2例,颈椎硬膜外1例。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n=25)和MR检查(n=9)。CT检查当中,平扫17例,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MR检查中,平扫7例(序列包括FSE T1WI,Fat-Sat FSE T2WI,STIR),增强扫描1例(序列Fat-Sat SE T1WI),同时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1例。结果①软组织肿块:29例中,27例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26例单发,1例多发;②病变大小与数目:29例中,27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变直径0.7~20.5cm,平均(5.64±4.45)cm;③病变形态:肿瘤均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14例边界不清楚,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15例有明确边界;④病变密度:15例肿瘤呈均匀实性肿块,14例肿块内见囊状低密度区。肿块实性成分CT值平均(34.34±13.27)HU。均无钙化或瘤骨;⑤病变信号:肿瘤呈等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影,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⑥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8例及MR增强扫描2例,病变实性成分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CT示低密度区无强化;⑦邻近骨结构改变:6例见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形态不规则,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无骨膜反应。结论 PNETs可累及全身任意部位,CT和MRI主要表现为较大的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及溶骨性骨质破坏,无钙化或瘤骨,少见骨膜反应。CT和MR能够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结构、与邻近组织的
- 贾梦徐文坚庞婧吴增杰冯卫华刘吉华
- 关键词: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骨肿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 MRI诊断硬膜内脊索瘤并转移1例
- 2012年
- 患者男,23岁,主因"双下肢无力5天"就诊。查体:右下肢肌张力减低;C3、4椎体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颈椎MR:平扫于C6、7椎体水平髓外硬膜内见13.8mm×8.8mm×28.5mm等T1长T2异常信号(图1A);增强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软脊膜、软脑膜增厚并多发结节样强化(图1B)。术前诊断:脊膜瘤,不除外神经鞘瘤。行椎管硬膜内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细胞核圆形、略偏位;间质多发黏液变。
- 吴增杰徐文坚郝大鹏庞婧贾梦
- 关键词:脊索瘤脊髓肿瘤磁共振成像
- 颈段硬膜内脊索瘤并转移MRI诊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男,23岁.四肢无力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不适,外院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逐渐出现四肢无力、麻木,以双下肢明显,伴有尿潴留,四肢抬起困难,不能站立、行走.神经系统检查:左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3级;右下肢近端肌...
- 吴增杰贾梦庞婧徐文坚
- 2011北美放射年会关节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2011年度北美放射年会(RSNA)共有骨关节系统影像学研究文章457篇,其中关节影像学研究文章达118篇,髋、膝、踝、肩等大关节周围韧带、肌腱损伤及关节软骨方面研究较多,以MRI为主,其中关节软骨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MRI新技术对损伤后软骨改变、软骨修复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四肢末端小关节及关节微结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为MRI与MR关节造影对比研究。作者对以上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今后关节影像学研究提供帮助。
- 庞婧徐文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韧带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