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礼萍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氧疗
  • 1篇认知功能影响
  • 1篇湿化
  • 1篇术后
  • 1篇苏醒
  • 1篇苏醒室
  • 1篇吸入
  • 1篇吸入疗法
  • 1篇疗法
  • 1篇麻醉深度
  • 1篇麻醉深度指数
  • 1篇麻醉苏醒
  • 1篇麻醉苏醒室
  • 1篇静脉
  • 1篇静脉麻醉
  • 1篇静吸复合
  • 1篇静吸复合麻醉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患者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2篇廖礼萍
  • 1篇熊晓云
  • 1篇熊云川
  • 1篇郭曲练
  • 1篇钟涛
  • 1篇涂萍
  • 1篇肖丹
  • 1篇赵红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30例,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30例。术中应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镇静深度,并根据CSI值调整用药量,术后接静脉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记录手术后睁眼、拔管和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术后1、3、6、12和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TCI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S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TCI组术后1h和3h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患者术后1.3h和6.0h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S组较TCI组评分低(P<0.05);TCI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6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S组术后12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均可引起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TCI组较S组苏醒快,认知功能恢复早。
熊云川钟涛廖礼萍郭曲练
关键词:靶控输注老年患者麻醉深度指数
非湿化中流量氧疗在麻醉苏醒室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麻醉苏醒室(PACU)3 h内非湿化中流量(4 L/min)吸氧对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患者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观察508例全麻术后PACU中流量吸氧患者,其中非湿化250例与湿化组患者258例,比较入、出PACU时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患者Stward评分=6分后,评价其舒适度(如:鼻腔黏膜不适、上呼吸道干燥,氧异味等);比较两组吸氧方法治疗费用、护士安装与预处理氧气装置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出PACU时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腔黏膜不适评分、上呼吸道干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湿化组患者治疗费用比湿化组减少34.1元,非湿化组护士安装及预处理时间少于湿化组(P<0.01)。结论 3 h内的4 L/min中流量非湿化与湿化吸氧对PACU患者的舒适度无显著差异,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值得临床推广。
涂萍赵红肖丹廖礼萍熊晓云
关键词:湿化吸入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