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 作品数:88 被引量:5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一种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及检测方法。为了解决现有PCR扩增步骤需要频繁的进行升温和降温过程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及检测方法。所述...
- 张国军张岩郑光辉李方强徐婷陈燕旌边素莹李国歌史一君钱玲烨吕虹陈柯霖康熙雄
- 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内膜剥脱术中不使用转流管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电生理监测下,使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伴(CAS)对侧颈内动脉闭塞(CAO)患者且术中不使用转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于2013至2016年间收治的7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1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为手术侧狭窄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B组51例为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随访CEA术后30d及术后6个月内患者术侧新发脑梗、新发脑出血及心脏等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以此评价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CEA术中不使用转流管的安全性。结果7l例患者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使用转流管。术后30d随访,A组20例患者中无心脏并发症,无新发脑梗患者,1例(5.00%)新发脑出血病例,无死亡病例,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B组51例患者中无心脏并发症,无新发脑梗患,无新发脑出血病例,无死亡病例,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A组无心脏并发症,无新发脑梗患者,无新发脑出血病例及死亡病例,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B组无心脏并发症,3例(5.88%)新发脑梗患者,无新发脑出血病及死亡病例,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术后30d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1%(1/71)。术后6个月随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3/71)。术后30d及6个月随访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术后A组出现1例舌咽神经损伤,B组出现2例声嘶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再狭窄患者A组0例,B组2例。结论使用CEA治疗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且术中不使用转流管安全可行。
- 罗如韬于功义张东王嵘赵继宗张岩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闭塞转流管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不同部位动脉瘤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对29例PICA动脉瘤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动脉瘤的不同部位分别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2例)、枕下远外侧入路(7例)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0例)夹闭或切除动脉瘤.术后对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9例PICA动脉瘤中,完全夹闭25例,部分夹闭并加固1例,完整切除1例,术中仅切除畸形未切除动脉瘤1例,切除动脉瘤后行端-端吻合1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11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后组脑神经症状,17例无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术后22例(76%)行影像学复查未见动脉瘤残留,6~ 63个月随访患者后组脑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Ⅴ级26例,Ⅳ级1例,Ⅲ级0例,Ⅱ级1例,Ⅰ级1例.结论 PICA不同部位的动脉瘤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前评估PICA的走形特点及动脉瘤的病理特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虽然术后近期并发症较高,但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满意.
- 尹乾坤刘相名朴明学唐凯张岩张东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 复方三七合剂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及降低其病死率的研究——附:62例病例报告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动脉瘤性SAH)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降低动脉瘤性SAH的病死率。方法:将造影证实的62例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和中西药治疗组(西药茶常规治疗加中药复方三七合剂),统计两组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再出血(CT和腰穿)的发生率,及SAH后脑血管痉挛(经颅彩色多普勒TDC,脑血管造影)的发生率和其病死率。结果:复方三七合剂以中药复方的优势能同时体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法,避免了西药应用上单一"止血"与"抗凝","升压"与"降压"之间的矛盾,对减少动脉瘤性SAH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对降低病死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在防治动脉瘤性SAH后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及降低病死率优于对照组,且探索了动脉瘤性SAH的新治疗方法。
- 王岩王硕赵继宗张岩
- 关键词:动脉瘤SAH血管痉挛病死率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脑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初步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脑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2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自我评定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32);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471)。实验组文献检索、团队协作和探索创新能力自我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9,0.024和0.021),两组语言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自我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L教学法是适合于脑血管外科临床教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团队协作和探索创新能力。
- 张谦王嵘张岩赵元立张东
-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
- 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总结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手术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 对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194例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相关手术入路、病种、神经功能评分、牵拉所致相关并发症.结果 194例中脑血管病127例(65%),颅内肿瘤67例(35%),前循环动脉瘤采用额底外侧入路21例,翼点入路39例,后循环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采用远外侧入路2例.桥小脑角肿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5例,近中线幕上病变采用经前、后纵裂入路11例,后颅窝肿瘤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和旁正中入路20例,岩斜区病变采取颞下入路2例.手术入路周围组织挫伤4例(2%).二次手术1例(0.52%),手术后死亡病例2例(1%).术后神经功能无改变62.3%,改善29.4%,恶化8.24%.结论 熟练掌握规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采用无牵开器动态牵拉技术手术可以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相关并发症.
- 叶迅刘兴炬邓晓峰林福鑫王硕张东赵元立曹勇张岩王嵘杨明琪赵继宗
- 关键词:脑血管病颅底肿瘤手术并发症
- 一种基于二维DSA的颅内外动脉代偿评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DSA的颅内外动脉代偿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并进行筛选,得到筛选后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对所述筛选后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进行转换,得到JPEG图像数据;对所述JPEG图像...
- 张岩李文杰赵继宗王硕王嵘张谦叶迅刘兴炬
-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手术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分析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病例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的11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预后评估采用GOS评分,4~5分者为恢复良好.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51例(43.59%),死亡46例(39.32%).急性硬膜下血肿恢复良好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40岁、术前GCS评分>8分、术前无脑疝、从外伤到手术有效减压时间≤4h;无引流静脉损伤;术毕脑肿胀程度轻及脑搏动良好.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包括:年龄> 60岁、术前GCS评分≤8分、术前脑疝、从外伤到手术有效减压时间>4h;引流静脉损伤;术毕脑肿胀明显及脑搏动微弱.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脑疝、术后脑搏动恢复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年龄< 40岁、术前GCS评分>8分、术前无脑疝、术毕脑搏动良好者预后相对好.
- 宋超强任晓辉赵宝刚付辉林松张岩
-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
- 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4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天坛医院28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患者,依据分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人路13例,远外侧入路9例,耳后“C”形经髁上人路4例、经髁旁人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0例,本组2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年。19例随访KPS评分在80分以上,12例仍有不同程度的声嘶或呛咳症状,11例生活可自理,2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有较高复发率,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较高。根据不同分型的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黄冠又张俊廷吴震张岩郝淑煜张力伟贾桂军
- 关键词:脑膜瘤颅底显微外科手术
- 大鼠脊髓损伤后挫伤部位的X线照射治疗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脊髓挫伤部位的X线照射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7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纽约大学的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脊髓(T10)损伤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其中6组大鼠在损伤后不同时间(损伤后20 min、1 d、2 d、4 d、7 d、17 d)对挫伤部位进行X线(20 Gy)照射,第7组则不予照射(对照组).然后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快蓝染色对存活6周以上的大鼠进行挫伤脊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脊髓挫伤后20 min、1 d、2 d行X线照射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脊髓损伤后的2~3周进展较快,后期恢复缓慢.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应用X线治疗组周边组织残存区面积大于对照组.结论 脊髓挫伤部位伤后早期行X线照射治疗可保护脊髓残存的神经组织,改善运动功能的恢复.
- 苏亦兵金铂张岩
- 关键词:X线照射脊髓损伤